胡道静与新闻史
2004-04-29傅宁
傅 宁
2003年11月5日晚,胡道静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1岁。他的离世是历史学界、科技史学界和文献学界的损失,也是新闻学界的损失。在当代,胡道静先生是以在科技史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蜚声中外,并于1981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科学史研究院会议上被推选为通讯院士。其实远在20世纪30年代,胡道静先生就以在新闻领域中的成就而备受瞩目。他是最早研究中国新闻史的学者之一,同时,又以自身的新闻活动,为上海新闻史乃至中国新闻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章。
满门报人受熏陶
胡道静先生是安徽泾县人。泾县胡氏为一方望族,世代为书香门第,出过不少颇有影响的国学名人,胡先生的伯父胡朴安、父亲胡怀琛都是近代著名的学者,不但在学术界、教育界享有盛誉,而且在报学史和革命史上也同样令人崇敬不已。
早在辛亥革命前,胡朴安、胡怀琛兄弟俩就于1910年参加了以柳亚子为首的南社,与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于右任等先后创办了《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揭露清政府的黑暗腐败,展开反清反封建斗争。
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时,胡朴安作为记者,在现场目睹了这一血淋淋的事实。事发后,他在《中华民报》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如《论宋案延迟之危机》、《告政党》、《宋案与大借款》、《论袁世凯之激变造祸》等,揭露袁世凯的罪恶行径。
胡朴安除与宋教仁、于右任、王印川、景耀月、范鸿仙、谈善吾、钱病鹤等办《民立报》以外,还给瞿绍伊先生主办的《春申报》当过编辑,给《新闻报》担任过小品文编辑,又曾与邓秋枚合办《民国报》,又曾在《中华民报》、《民权报》、《民国新闻》等报主持笔政。先后出任《国民日报》报务委员与《民国日报》社长之职。至1947年逝世,他在报界工作长达37年。①
先生的父亲胡怀琛先生,1909年受《神州日报》之聘,担任编辑职务。1911年武昌起义后,和柳亚子、朱少屏等创办《警报》,报道革命军的战绩,激励民心,倡导民主。1912年《神州日报》发表文章,诋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胡怀琛愤然退出《神州日报》,加入《太平洋日报》,与柳亚子同编文艺两年,两年后,又去《中华民报》编辑文艺。在各报工作期间,他都和胡朴安一样,痛斥袁世凯称帝,反对曹锟贿选,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宣扬"五四"精神,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救亡,均立场坚定,爱憎分明。1938年1月,胡怀琛不幸病逝,柳亚子曾以诗哭之。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胡道静从小耳濡目染,不但酷爱经书,养成了浓厚的国学兴趣,在文献学、目录学、方志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父辈的办报活动,也使他对新闻事业十分熟稔,为他日后进入新闻界做好了铺垫。胡道静的新闻活动从他进入通志馆开始。
史家思想著力作
1931年,19岁的胡道静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国学系。1932年进入柳亚子先生任馆长的上海通志馆,负责编辑25篇通志稿中的《文化事业编》、《交通事业编》和《宗教编》中的基督教内容。其中,《文化事业编》内容丰富,包括图书馆、报刊等等。就是这么一个偶然的因素,决定了胡道静今后20年的生活道路,与新闻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32年到1937年,胡道静专心于上海新闻史的编撰工作,他以严谨的学术品格,扎实的考据功夫,赢得了馆内同仁的赞许,并先后发表了多篇颇有分量的新闻史学论著,对上海报史进行系统清理,初步显示出报学方面的惊人才华。②
在通志馆,胡道静联袂推出三部新闻史系列专著:《上海的日报》、《上海新闻之史的发展》、《新闻史上的新时代》。《上海的日报》记录了自1861年《上海新报》创刊起至20世纪30年代创办于上海的日报的简单历史。
在上海庞杂的新闻体系中,撷取日报作为描绘的对象,在新闻史上,第一次对其进行了汇总分析整理。其中,不论语言(中文、外文),出报时间(晨刊、夕刊),部门(金融、司法),团体(劳工、妇女),内容(如通俗及提倡语文体的报纸)等,都属本书的研究范围。这本书对于今天的新闻史研究的最大意义就是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史料及研究线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上海一些日报的概貌,如出版时间、地址、创办人、主笔、刊期、开本、纸张、版式安排及主要特色,以及办报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报务改革等;并对上海的日报作了简单的定性,如维新派报纸、革命派报纸、进步报纸、保守报纸等。除对日报的个体研究外,还进行了报纸间相关研究,如流转关系等。
对于有影响的大报,提供的资料也颇为详细,如《申报》,除上述内容的交代以外,对其办报方针、不同时期的走向,也不惜笔墨。再结合作者辑入《报坛逸话》的《申报六十六年史》,《申报》的面貌已十分清晰。
另外,这本书还对以前的新闻史著作进行了勘误,如对《中国报学史》中《上海新报》的创刊时间、《申报》美查招添外股,改为美查有限公司的时间等几处作了更正,并提供了可信的佐证。
《上海新闻之史的发展》与《上海的日报》时间跨度大体相似。《上海的日报》是以个体研究为内容重点,《上海新闻之史的发展》则变换了研究视角,从个体走向整体,以时间的推进为经,以上海新闻事业的发展为纬进行研究,是一部上海新闻事业的简史。内容涉及上海新闻事业的缘起,各个时期的走向,主要的派别,重要的新闻事件与报案、著名报人、新闻立法、新闻团体及新媒体等多个方面,相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提供了比较完整的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闻事业的概貌,对研究当时上海的新闻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与《上海的日报》都成书于1935年,正处于1927年《中国报学史》之后新闻史研究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的时期,各地方新闻史相继问世。这段时期,中国新闻事业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声像媒体已经引入,报纸数量、种类、发行量也比以前翻了几倍。上海由于其"环境的优越"(商业发达,使报纸容易获得培植的原动力以及外国租借地的掩护,在相当的程度内获得自由言论权)、"人才的集中",成为全国报纸的先导。正是由于这一客观原因,上海的新闻史研究较全国其他地方成熟许多。而这本书的史料至少都是经过作者多方考证的。
《新闻史上的新时代》包括3个部分:第一是图片,第二是《新闻史上的新时代》等文字五篇,第三是《报坛逸话》。内容的重心,胡道静先生在自序中指明:"在于提供一些有关的新闻事业史上的资料和意见,希望对于此种学术的研究者能作参考之助。"很显然,先生最初的这种愿望,在后来的新闻史研究当中是实现了的。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1946年11月条里记载:"胡道静撰写的《新闻史上的新时代》,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该书为新闻学术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有关新闻史的资料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意见。"
本书不是成系统有主题的,而是一本"集纳式"的资料汇编,而且写作本书的初衷也是提供可资研究的资料和意见。所以这本书,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新闻学者对当时新闻界的审视、研究和记录。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对史料的集存。今人作研究时仍时常引用其中的材料。
胡道静先生的史家眼光,使他对当时新闻事业的关注非常自觉,认为当时业内人士"勤于记述他人的事,而对于有关本身的事,反多疏忽"。他所作的先遣工作也非常系统而且完整。如对报纸的研究,有个体的研究、内容的比较、广告与报纸、印刷与纸张、交通与报业等,每一部分都讲述得甚为详细。有的部分还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如报纸的个体研究方法,零片收集方法等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还有他的史学理想。"我始终认为我们应有一本良好的新闻史,而要有这一本杰作,则需要很多的同志有计划地做准备工作:(一)搜集和保存史料。(二)编撰长编。所谓'长编'者是历史的草稿,昔司马温公撰资治通鉴,先做长编"。可见,他所作的资料留存,不是为了写一两本小册子,而是为了堪称杰作、气势恢弘的新闻史著作。一切努力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此。
叱咤报坛写风云
胡道静和新闻结缘是从研究开始的,真正进入报界,是从总编《通报》开始的。上海租界沦为"孤岛"之日,正是租界内抗日报刊声威俱壮之时,中国各界爱国力量充分利用"孤岛"的政治局势为抗日报刊留有的生存空隙,继续开拓与寻求抗日宣传之路。《通报》就创刊在这个时期(1938年4月10日),为保护自己,不得不和这一时期的其他报刊,如《国际夜报》、《导报》、《大英夜报》等一样,以英商名义开办,形成一个以"洋旗报"为主体的抗日宣传阵营。25岁的胡道静被公推为《通报》总编辑。
《通报》创刊正值抗日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溃退,士气低落,一时间"亡国论"甚嚣尘上。1938年3月至4月间,"台儿庄大捷"消息传来,群情振奋。《通报》利用时机,全力报道,深受大众欢迎。一时间,上海市民抢购《通报》,报纸销路打开。但是,书生办报,不会做广告,卖报收入不抵支出,加上英商发行人见报纸畅销,索价更高,报纸困难重重。3个月后,总编辑胡道静不得不写下最后的《告别读者辞》,宣告停刊。
《通报》停刊后,胡道静又曾做过大中通讯社编译,担任过《中美晚报》的采访部主任、《大晚报》的编辑记者。同时他还为《密勒氏评论报》撰稿。由于报纸的舆论立场和胡道静本身的新闻活动,汪伪特务机关把他列入黑名单,企图伺机杀害。1941年的一天,胡道静刚离开办公室去接电话,室外投进一颗炸弹,把他的办公桌椅炸得粉碎。坐在他后面正在刻写蜡纸的青年被炸断双腿,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太平洋战事爆发后,上海租界沦落敌手,胡道静在敌人通缉下,被迫离开上海来到浙江金华《东南日报》任编辑。1942年,他随该报从金华西迁衢州,途中遇敌机轰炸,但幸免于难,不知实情的柳亚子先生写下了悼亡诗。抗战胜利前夕,他又到安徽老家屯溪,在《中央日报·安徽增刊》任编辑。开始任报社编辑兼资料部主任,后任副刊《青锋》主编,编发了大量新闻报道,积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揭露汪伪汉奸的卖国丑行。同时,还在《从奋斗到胜利》综合纪念刊上撰写《四年间上海新闻界奋斗经过》,记述"孤岛"时期亲闻亲见的上海抗日报纸的战斗历程,为新闻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抗战胜利后,日伪报纸《平报》被国民党接管后更名《正言报》,胡道静被邀接任老报人伍特公先生的总编辑职位。《正言报》是上海复刊的第一家报纸,由于抢占了先机,报纸销量大增,最高时日销量17万份。
《正言报》因其最初的定位是一份平民报纸,针砭时弊,批评国民党内部的一批贪官污吏,因此得罪了国民党大小官员,如揭发孔祥熙、宋子文贪赃枉法之事,对举世瞩目的沈崇事件报道与市党部口径不一。由于这些稿件都是胡道静一手签发,因此他多次受到时任市党部主任的方治的点名批评。1948年,国民党腐败日益严重,《正言报》言辞更加激烈。7月15日刊登《新民报停刊与新闻自由》,抨击国民党控制新闻舆论自由。16日,又刊载《不照宪法行事就是违法》一文,矛头直指某些"党国要员"。这些言论终于激怒了蒋介石,《正言报》最终依蒋手谕查封。《正言报》被封之后,胡道静先生也离开了新闻界。
注释:
①《胡朴安家族和新闻界》
②《皖籍学者胡道静的报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