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称呼的由来
2004-04-29杨中兴
杨中兴
《厚重河南》是《大河报》的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版,创刊于2002年12月2日,其前身是该年11月4日创刊的《郑州解读》。《厚重河南》是《郑州解读》在全省范围的扩展与延伸,在这里谈《厚重河南》亦包括了前期的《郑州解读》。《厚重河南》从创刊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可和欢迎。2003年9月,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厚重河南》已结辑出版两卷,且销势不错。作为一个述史版,《厚重河南》如此受欢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它的写作方式给广大读者所带来的阅读愉悦。在下面的篇幅里,笔者就尝试着对它的文体作一分析。
一、给历史以新闻的观照
《厚重河南》是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版面,但它在展现历史时采取的不是对史学家的史料的简单复制与粘贴,而是由记者亲自跑到历史的现场去感受,去采写,它是记者眼中的、手下的历史,而不仅仅是史学家的历史;它是由新闻人采写的、以新闻的视角、新闻的手法表现的历史;它是历史,但它又具有了新闻的价值。具体分析《厚重河南》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记者亲自去采写信息。这在每一个主题中都有清晰的体现。例如:1.体现在大标题中的"访"字,《踏雪寻访博古城》、《冬日寻访墨子故里》、《探访郑州老坟岗》、《叩访朱仙镇》等;2.体现在文章中作者对在某时去了某地的交代上,"深秋时节,沿着商代古城墙,记者实实在在地走了近似正方形的一周……"(《商都梦寻》);"采访'杜康',正值三夏大忙……"等。(二)由现实景观切入历史。《厚重河南》对历史的展现采用的不是直接进入远逝的历史的方式,而是由历史遗留下的现实景观作为切入点,由作者亲赴历史现场,在对现实的采写感受中逐渐地深入历史,而有关现实景观的信息本身就是新闻,比如在《从厨师到名相》中有关伊尹祠现状的一段描写:"眼前伊尹祠规模不大,正殿5间,东西两配殿各3间,前门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内瓦砾遍地,凌乱的蒿草一米多高,一棵老梧桐下的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整个祠堂灰瓦灰墙的色调暗淡,屋顶满是枯叶,正殿后墙坍塌,失去支撑的屋脊也塌下一边。陪同记者的姬朝武老人,退伍后……前不久,他听人说在一条水渠的下面,有一块关于伊尹的清代石碑,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人一合计,每人出200多元钱雇农民把石碑给挖了上来。"伊尹祠破败不堪的现状及新挖掘的石碑都是为广大受众所不知的新鲜信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三)用新闻的手法表现历史。《厚重河南》在展现历史及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很多时候采用的是新闻的手段。比如,通过who、when、where、what四个w展现信息,"2003年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嵩山纸房乡龙头村空桑涧旁的伊祠……"(《从厨师到名相》);"几天前,我们步行来到熊儿河桥上,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新的南关大街已露雏形,但桥下仍是记忆中的臭水沟。一个闲坐在这里的老太太听说我们问熊儿桥的情况……"(《寻古问今郑州古桥》);通过采访获取信息,"据王宴春老人讲,吹台西去300米外的繁塔……"(《禹王台下话古今》);"第二次到岗李村,见了岗李村的李杰三老人。他说,岗李村是从山西阳城县迁来的……"(《古荥陈迹思古风》);"当地的同志说:'如今的梅林铺村早已没有梅林了……"(《踏雪寻访博望古城》)。
二、给历史以艺术的风貌
《厚重河南》独特的写法除了表现在它的新闻性上外,还表现在它的文学性上。把历史与文学结合起来,给历史以文学艺术的风貌,使之符合大众的口味,让大众想读,乐读,爱读,是《厚重河南》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厚重河南》的成功之所在,更是《厚重河南》的创新之所在。《厚重河南》的文学艺术性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一)形式上。《厚重河南》的文学性在形式上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标题制作上的文学性。从《厚重河南》每个主题的大标题上,读者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它扑面而来的文学气息。如:《多少旧梦是城中》、《商都梦寻》、《古荥陈迹思古风》、《百年沧桑大同路》、《荆紫关传奇》、《会馆闻笙竹汴京怀晋商》等。二是写作手法上。《厚重河南》在写作上的文学性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对现实景观的描写上,"此时此刻我就站在淅川县荆紫关镇的制高点上,俯瞰着脚下的这座小镇。在深秋透明的阳光里,在野菊花和黄姜的馨香中,这座地处南阳盆地西部的小镇显得越发神秘而幽远。"(《荆紫关传奇》);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上,"晋商从'俭为美'到'奢为贵的蜕变,当然不是看戏的错。开封陕甘会馆之所以笙竹之声不绝于耳,也不完全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还有自娱的味道在其中,也和开封乃至中国戏曲盛行的大环境有关。
都说晋商到了后期,越发腐败了。想想也是一种必然。
一旦生意做大时,晋商与官府的来往就不可避免。最初做易货贸易时,靠的是勤勉,不求人也罢;后来做票号,专为工商业提供金融服务,仗的是信义和严格的管理;但是到了后期,票号的业务重点转移到争取巨额官款,生意成了交易之后,穷奢极欲的风气随之大开。"
"山西商人最后在生活上走向腐败,与清末的时势也有一定的关系。作为男人,作为商人,在眼看着国事已现颓势,又无力挽回时,难免会有些人到脂粉堆里寻觅安慰,在吞云吐雾中逃避现实。"(《会馆闻笙竹汴京怀晋商》);对历史细节的放大上,如:《范仲淹墓园的历史之谜》中用三千多字详写范仲淹墓园中'神道碑'上缺20多个字的谜。(二)内容上。《厚重河南》的文学性在内容上的典型表现就是对民间传说、民间习俗的采用上。比如:在《迎福迎祥我城隍》中有一段关于隔扇门的传说,"说起城隍庙的隔扇,还有个离奇的传说。据说,当年修建郑州城隍庙的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来到施工现场。他说自己是个木匠,会雕刻,想在这里找点活。监工非常不耐烦地说,没活可以让他干。老木匠执意请求:'让我试试吧。'监工根本没有把老木匠放在眼里,心想随便打发他走得了,就用手一指说:'那边有个树疙瘩,你想刻个啥就刻个啥吧。'
老木匠没有再答话,拿起墨斗走到树疙瘩前,蹲在那里,就在那个树疙瘩上横一线,竖一线地画起来。画过墨线后,老木匠拿起墨斗悄悄地走了。
干活的人们突然发现老木匠走了,便都围过来看这个树疙搭。除了横七竖八的墨线外,再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监工走过来说:'我就知道他干不了什么,横竖是个混饭的。'说着,他抬起脚朝树疙瘩一踢。奇迹出现了:只听见'哗啦'一声,树疙瘩开了,霎时变成了六扇精美绝伦的雕花隔扇门。人们惊喜地大叫:'鲁班爷爷显圣了'!"像这样的传说在《厚重河南》中有很多,它们不但增加了这一版的文学性、趣味性,而且为该版赚取了许多的眼球。
三、给历史以历史的本真
《厚重河南》是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刊,写历史自然是其主要的内容。历史是客观的,写历史显然要遵循史学的规则。比如:根据考古的发现来写某一处遗迹,从发现到完全显现的过程,在这里以《商都梦寻》中的《古都追梦》一节为例。在这一节里,作者详细地记述了古代商城遗址是如何在50多年前由一个名叫韩维周的小学教师发现的,又是如何考古挖掘的,以及如何推测出它就是具有了35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城遗址的全过程;根据文史资料的记载来再现历史的真实等,"据《史记》记载,张良的祖辈5人先后担任韩国的国相,韩之后,20多岁的张良把全部的家产变卖,寻找勇士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多少旧梦是城中》)《厚重河南》对于远逝历史的展现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的文史资料的记载进行的,目的也就在于给历史以本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厚重河南》专刊在写作方式上是非常独特的,它不但涉及历史、文学的写法,还涉及新闻的写法,是一种兼及三者的创新文体。这种文体既照顾到了历史的原貌,又糅合了文学艺术的风味,同时又在总体上给以新闻的把握,使历史不但具有了新闻的价值,而且还具有了文学艺术的风貌,真正做到了新闻性与历史感的统一、理性思考与感性描写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雅与俗的统一、创新与创收的统一。
(编校:张红玲)
在北京中国记协俱乐部里,记者和诗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兴致正浓时,记者问:"诗人今年几岁?"答曰:"千岁,鼻祖五千岁。"诗人问:"记者今年年庚几何?"答曰:"记者今年九十九。"
这一问一答很有意思,幽默、实在而又不玄乎。"诗人千岁"隐喻我国最早的诗歌专集《诗经》已有千年的文明史,"鼻祖五千岁"系指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记者今年九十九"也是有根有据的。记者,即新闻记者。在我国最早出现"记者"一词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上海《申报》,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文章中。从1905年到2004年,正好九十九岁。
1905年以前,中国的新闻记者叫什么?说来也真有趣,从"笔者"、"笔耕者"、"笔受者"到"友人"、"访友"、"访事"、"访员",然后又由"访事"、"采访"、"访员"到"记者",确实由称呼的发展变化中,可以观窥到一部中国新闻史话的缩影。
1875年(清光绪元年)7月7日,《申报》首次刊登招聘访事的广告,应聘担任访事的条件是:"必须学识兼长,通达事务,并为人端正,实事求是者。"并称:"薪金当从丰酬送,愿者来馆面议。""访事"就是"记者"的前称,从这个中国最早的记者招聘广告上看,首先把广义的"笔者"、"笔耕者"、"笔受者"趋向专业化,然后又突出了新闻报纸的特性,再后规范了从业人员的身份特征权利义务。
但是以统一的"记者"一词代替其他杂七杂八的称呼,是报刊大改革的先声。1905年《申报》进行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大尝试,把"记者"、"新闻记者"的称呼率先使用起来。1905年3月10日《申报》载文《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文中有这么一句:"记者又何必须再烦笔墨以渎吾同胞之听哉!"第二次再见这称谓是同年同月14日,在一篇题为《赞成报馆同盟会之谈》的文章,文中说道:"由于中国各报记者程序之不齐,则虽非立异,而其议论自不相同。"再后自1905年3月21日以后,《申报》连续出现了"记者"、"新闻记者"的称谓用词,其使用频率也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