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制作应当出新
2004-04-29罗林
罗 林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标题,不仅能牢牢吸引住读者,吸引读者往下看,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既然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怎样才能使这双眼睛具有魅力吸引读者呢?下面就结合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实际,谈谈对标题制作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力戒平庸,活用佳句
翻开报纸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不新、表现手法陈旧的问题外,最为突出的是新闻标题制作单调、乏味而冗长,使人读来生涩、费劲,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诸如《……捷报频传》、《……成效显著》、《……上台阶》、《……出新招》等,如此"万能标题",却屡屡见诸报端,在某种程度上讲,削弱了新闻事实的价值,降低了报纸的质量,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失去读者。
标题要力戒平庸,不是说现成的句子统统不能当标题。其实只要用活了,给人以新鲜感,一样能文采飞扬。《中国体育报》上曾用过这样一个标题:《重赏之下,必有勇女》,"勇夫"变成"勇女",一字活用,化陈句为新奇。标题鲜活,就能吸引读者非把文章看完不可。记述邓小平南巡谈话的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直接引用唐代诗人的诗句,新鲜生动,为文增色。
又如:《春风得意"马蹄轻",壮志未酬"身先去"》这个新闻标题,前句仿拟唐诗《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后句仿拟唐诗《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全文的内容是写在第十五届世界杯比赛中,罗马里奥等人均有上乘表现,自觉轻松得意;而马拉多纳等人"壮志未酬",并因各种原因即将退出绿茵场。这个标题,仿拟古诗,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读之琅琅上口,给人以吟咏诗词式的艺术享受。
二、实话实说,恰当贴切
一篇文章的标题如能寻得佳句,给人以美感固然好,但事实上并非每次都能如愿以偿。有时候往往搜肠刮肚而不可得。新闻性稿件如评论、专访、特写、侧记等等,都有个时效性。由不得你从容不迫,像贾岛似的"两句三年得"。主观上也不可能像杜甫老先生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2001年底,我单位像以往一样给职工发合理化建议奖,按照过去的惯例写篇小消息即可。可笔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此次提建议的职工人数和发放的奖金数额都较以往多,并且职工对此事议论纷纷。有的说属本职工作,奖励太重;也有人说,只要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该重奖。笔者以《一条建议奖3000元是多是少》为标题,写了一篇800多字的通讯。此稿件发表后,因题目醒目,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该文被河南石油报社评为好新闻。
2000年,河南油田安棚老区B252、B97两口井压裂后,试油喜喷高产油气流。这对近年来勘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的河南油田来说,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完稿后笔者一直没拟出一个合适的标题,但该文时效性强,笔者只好以《河南油田勘探获重大突破》作标题,将文章交到报社。后来编辑在发稿使用了《安棚老区两口探井喷油了》的标题,笔者看后对比,觉得原稿标题太大,见报标题实话实说、精当贴切。该文分别被南阳市和河南石油报社评为好新闻。
与精当贴切、实话实说相反的是夸张虚构,危言耸听。这是制题之大忌。轻则影响报纸的信誉,影响作者本人的信誉,重则引起官司,对簿公堂,劳民伤财。
三、灵活机动,迂回制题
在写作中常出现这种情形,就是文章腹稿打好了,可制作不出一个上乘的标题。这时不必强攻难关,不必因卡壳而浪费时间。可以先拟一个不很理想但还说得过去的"准标题",以此统领全篇,以便顺利快捷地将要写的、想写的写出来。然后根据内容,随时随地思考标题,这种思考无需正襟危坐,散步、休息、看电视都能同时进行。因为心里有这档事,往往不经意间便得到启发,没准就能闪出一道"火花",得到一个精品来。
我所在的单位每周都要举办一场"周末文化广场"活动,成为唐河基地业余文化生活的亮点。厂党委召集有关人员总结经验,安排我写一篇稿件。因为我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所有活动,所以文章写作并不困难,可制作一个什么标题呢?其实我在观看节目、拍摄照片时,就无数次地被这个备受群众喜欢的活动感动,就一直在思考着,想用一个大气的标题来表达此情此景,一直没想出来。正在为找不到好标题犯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老家与同学聚会,同学盛情招待了我,一桌子丰盛的午宴使我胃口大增,我突发奇想,何不用《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作标题呢?
四、惜字如金,简洁有力
从发展趋势来讲,短小有力渐渐成为潮流--其实这很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智囊》杂志曾经作过一些标题就是如此,如《五问乐凯》、《联想之困》、《解放红塔》、《幕后脑白金》等。这种短小精悍的标题易懂、易传播、易配合版面设计。这些特性大家可以去一个书报亭观察一下,常见的流行、经典搭配如下:《××黑幕》、《××变局》、《××瘦身》、《大话××》等,一般不超过6个字。在我撰写的稿件中,用过的《较劲》、《争车》、《雕塑》、《冰河斗勇》等标题,不仅自己满意,也受到编辑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