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哲学是基督教思想的奠基者

2004-04-29杜丽燕

求是学刊 2004年1期
关键词:希腊人毕达哥拉斯城邦

摘要: 如果没有希腊文化,基督教的产生是不可想像的。基督教思想的产生得益于希腊哲学,基督教思想的系统化,同样是希腊哲学征服基督教世界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基督教思想是穿着宗教外衣的希腊哲学。不过,希腊哲学究竟在哪些方面为基督教做出了贡献,似乎西方哲学并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希腊文明与基督教的关系。第 ,智者关于好公民的讨论和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于好人的讨论成为基督教定位人的信仰的重要参数。第二,善的理念为基督教的上帝论提供了道德的形而上学蓝本。第三,毕达哥拉斯和新毕达哥拉斯派以及柏拉图的灵魂不灭与轮回思想,为基督教爱的理论和末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斯多亚学派的世界主义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拓清了道路。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阐述,作者力求表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思想的奠基者。 关键词: 希腊哲学;基督教; 好公民与好人;善的理念; 灵魂不灭; 世界主义 作者简介: 杜丽燕(1954-),女,北京市人,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从事西方哲学研究,近年主要从事西方人道主义史希腊卷和中世纪卷的写作。 中图分类号:02; 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 0 (200 01-00-07 收稿日期:2003-0 -0 おせ督教世界每每谈到保罗到雅典布道,总是兴奋不已。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保罗在西方理性主义的发源地,在伯里克利的公民就雅典事物展开争论的雅典厅宣读基督教义,表明希腊皈依了基督教。这种兴奋既没有什么过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希腊皈依基督教的同时,基督教思想也皈依了希腊哲学。基督教思想的产生得益于希腊哲学,基督教思想的系统化,同样是希腊哲学征服基督教世界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基督教思想是穿着宗教外衣的希腊哲学。不过,希腊哲学究竟在哪些方面为基督教做出了贡献,似乎西方哲学并没有明确的定论,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厘清这 问题。ァ⒑霉民与好人 ゴ颖洗锔缋斯开始,希腊哲学把目光转向人,到苏格拉底这 转向完成。对于希腊人来说,认识你自己,或者认识人是什么,核心问题在于认识人的本质是什么。受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影响,在希腊人心目中,人的本质就是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尽管有多种意义,但是,最根本的是德行,人的德行与灵魂的净化相关。希腊人是在世俗生活的层面上解决灵魂的净化问题,这是他们与基督教最显著的差别。毕达哥拉斯及其南意大利学派和智者学派有 个共识,即,人要想获得德行,要想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想净化自己的灵魂,最根本的是获得知识。所不同的是,智者更注重教给人“术”(ar ,注重培养好公民;而南意大利学派教给人如何净化灵魂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好人。不过,无论是为掌握“术”求知,还是为净化灵魂求知,都是求知,都属于培养希腊人的善行之列。两种意义的善行有 个共同的取向,这就是善行即认识。智者提倡的认识是掌握诸如修辞学、逻辑学、音乐、辩证法等技巧,以便在公民的日常辩论中能够以更积极有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思想,说服其他公民赞同自己的主张,在公开的辩论中取胜。智者教人“入世”的技巧。南意大利学派也提倡求知。在他们心目中,人们求知的首选是几何学、天文学、数学和音乐。这些知识都与数相关,体现了 种数的和谐,从而可以达到净化灵魂的作用。因此,南意大利学派教给人知识是为了使人灵魂转向,使人的目光从充满物欲的大千世界移开,转向这些与数的和谐相关的事物,以此达到净化灵魂的作用。因此,南意大利学派的教给人的知识,是使人摆脱物欲,净化自己灵魂的手段。求知是灵魂达到至善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在日常行为中拥有德行和善行的基础。因此,通过知识完成灵魂的转向和净化,为人的灵魂开辟了通向至善的道路 ( 详细内容,可参见笔者发表于《哲学门》2001年第二期的论文“守望灵魂—毕达哥拉斯的使命”。。灵魂的至善是好人的根本前提,是希腊人行止的最高理想。不过,希腊人清楚地知道,希腊人存在的基础是城邦,因此,他们必须关心城邦事物,做个好公民。做个好公民的需要,促使希腊人必须关注城邦事物。因此,在城邦中生活,人必须拥有城邦所需要的日常的善行或者德行(不是柏拉图所说的至善)。所谓日常的善行和德行,是“这样 个时代和这样 个国家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 切公民对于城邦事物的处理或领导都有 份责任,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在这个国度中,因个人活动的竞争增加了许多民事法庭上的冲突;在这个国度中,每 个人都要在 切人的眼前证明他自己‘德行的高超。这所谓‘德行,就是指管理自己及他人的生活的才干和能力”(P169) 。德行的价值取向,以公民的身份和城邦事物为中心。而如何拥有德行,则以认识为中心。 个人要拥有德行,首先要认识何为德行。“德行即知识”意味着 个国王要行正义,首先要认识正义; 个妇女要有贞操,必须知道什么是贞操。德行就是知识首先表明德行不是盲目的、无知的行为,而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其次,知识永恒不变的标准是德行,德行的基本内涵是善。行善是知识的准则。 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就 定会行善,反之, 个之所以没有行善,是因为他有知识上的缺陷,他不知何为善。如果 个人声称自己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准备实施它,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他不准备去做什么,而在于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善。“全心全意想望着他们以善的东西,虽然其实它们是恶的东西。”(P160) 因此,“德行就是知识”的原则,包含着知识的确定性和真理的实践性思想。ゴ印暗滦屑粗识”必然得出 个结论:“知识是可教的。柏拉图在《美诺篇》中有美诺与苏格拉底的 段精彩对话:“德行是否由教育来的呢?或勿宁说,是否每 个人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如果德行即知识,德行就可以是由教育而来的。”6(P163-16随之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再度强调:“如果知识包括了 切善,那么我们认为德行即知识就是对的。”(P16这次强调不是无意义的重复,而是进 步指出,如果知识包含了 切善,那么德行或者说善行便由教育而来,而且只能由教育而来。教人以德行正是希腊智者运动的前提。智者们的使命就是教给人们知识,从而通过追求使人具有道德。ブ钦呓逃着眼于希腊人在公开场合讨论城邦事物的能力,而目的是成功地参与城邦事物。因此,智者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智者们创立了身心全面训练的内容,成为西方正规教育的基本模式。他们或者开办学校,或者在公开场合做科学演讲,把青年人从他们家庭的小圈子里拉出来进入准公众场合,以传播他们的哲学教育。或者像游吟诗人那样,做巡回教师,从 个城市到另 个城市,不辞辛苦地传播知识。使徒时代的保罗等人,就是采用了古代希腊这种游方教师的教育方式,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也承袭了希腊教育的衣钵。所不同的是,希腊教育是通过身心全面训练,培养公民的善行,而中世纪基督教,则通过长途跋涉式的布道或者封闭式的修道院学校,培养合乎基督教道德规范的合格的教徒,但是,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柏拉图式的,即更注重人的灵魂的净化,而不仅仅是教给人 些术。如果说智者还收取教书费用,那么苏格拉底“则完成着他无偿的公众教育的使命”(P18) ,这 点也被基督教所继承。基督教的布道是无偿的。而他们布道的前提同样是“善是可教”的。因为善是可教的背后有 个基本的假设,即信仰是可教的。对于基督教而言,拥有信仰,才真正拥有善行。信仰基督教的目的是把人教化成为好人。希腊人的好人理念深深植入基督教的价值取向之中。所不同的是基督徒比希腊人更崇尚好人,而不是好公民。草创时期的基督徒深信,自己的国就是上帝的天国,他们在世俗社会中无疑要做好公民,要守法,但是,好公民只是他们做人的下限,他们真正心仪的是做好人,灵魂纯洁、信仰虔诚的好人。好人才属于上帝天国的子民。好人与好公民之分,正是希腊哲学和希腊人道主义的延续。 二、善的理念 グ凑账崭窭底—柏拉图以来的传统,“有多种美的、善的东西存在,并且说每 种美的、善的东西又有多个,我们在给他们下定义时,也是用复数形式的词语表达的” (P2 3) 。除了多种多样的善的东西以外,还“有 个美本身,善本身,以及 切诸如此类者本身;相应于上述每 组多个东西,我们又都假定了 个单 的理念,假定它是 个统 者,而称它为每 个体的实在……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的对象”(P263-26。教育所要教给人们的知识,不是看得见的知识,而是思想的知识。即,理念世界的东西。因为可见世界中的善的东西,不是善本身,而“只是善在可见世界所产生的儿子”。可见世界并不能赋予人们以知识和真理,只能形成人的意见。因此,“你必须承认,这个给予知识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P267) 于是世界就是两重的, 重是可见世界, 重是可知世界。可见世界又可分为两部分:实物和它的影像;可知世界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可见世界的影像和理念。对于可见世界影像的研究是由假定出发得出结论,而在理念里,灵魂“只使用理念,完全用理念进行研究”(P260) 。后者是指“逻各斯本身凭借辩证的力量而达到的那种知识”。在这里假设“仅被作为 定阶段的起点,以便从这个起点 直到 个高于假设的世界,上升到绝对原理”。“在这个过程中,不靠使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使用理念,从 个理念到另 个理念,并且最后归结到理念”(P270)”, 。ピ诳芍世界最后看见的东西是善。“我们 旦看到它,就必定能够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 切事物中 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中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P276) 菲洛将柏拉图关于善的理念与他提出的逻各斯相结合,从而为上帝与世界和人之间建立了 条相互联系的纽带。柏罗丁用他的太 把善的理念潜在的意义阐释出来,为上帝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提供了理论依据。柏罗丁也成为基督教所景仰的伟人。奥古斯丁则在柏罗丁的基础上,进 步把恶的问题引伸为哲学问题,从而把希腊哲学自南意大利学派以来 直关注的灵魂肉体二元论问题,灵魂的净化与拯救问题推向极至,使之成为基督教末世学的根本点。ゴ拥赖轮辽稀⒌赖录粗,到道德可教,再到教人以可知世界的知识,最后引出可知世界的终极原因。至此为止,不用我们多说,上帝论已经呼之欲出了。希腊哲学这些重要的价值取向或者思想,有的发端于智者和苏格拉底,有的发端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它们都经过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以后来的斯多亚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等流传下来,在希腊化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基督教上帝论的基础。プ魑上述理论前提的结果,希腊哲学为基督教提出了最重要的思想:灵魂不灭。既然世界分为两部分: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那么与之相关, 个人也有两部分:肉体属于可感世界,

灵魂属于理念世界。肉体是有死的,而灵魂是不灭的。 三、灵魂不灭与轮回 ス赜诹榛瓴幻鹩肼只氐闹髡挪皇窍@氨就恋乃枷耄它是移植过来的。正是这 移植引发了希腊文化在更深入的层面上思考有关人的问题,也正是这 移植,对于希腊世界和整个基督教世界,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ゴ雍陕砜始的传统的希腊文化,并不关注灵魂问题,他们注重现实利益,甚至是眼前利益。除了这些如同过眼烟云的利益以外,至于是否有来生,是否有什么不朽的东西,当时的希腊人是根本不会考虑的。因此,尼采曾经非常形象地把这种状况称做“希腊的乐天”。就连他们的诸神,似乎也没有神的样子。首先,他们与常人的差别只在于诸神是不朽的,而人是有死的。除此之外,他们并不比人多些什么,也并不比人更圣洁。其次,他们的行为并不神圣,可以说有失检点,什么鸡鸣狗盗之事都做。希腊世界的每 坏事,都和他们有关,当然他们也做好事,但那不是出于善的考虑,在很多情况下是意气用事。人的喜怒哀乐在神的脸上更加丰富,更加激烈。ゴ笤荚诠元前7- 世纪(也有人说6- 世纪,不论怎么说,总是与希腊新移民建立的城邦相关),随着希腊与东方交往日趋发达,东方的思想、文化和宗教进入希腊,奥菲斯崇拜进入希腊的信仰之 。这种宗教来自东方,深受波斯的琐罗斯德教的影响。它通过色雷斯和吕底亚地进入希腊。奥菲斯教主张身心二元论:人是由有死的肉体和不朽的灵魂组成。灵魂被禁锢在肉体之中,是灵魂的枷锁。灵魂在尘世必须经过数千年的轮回,经历植物、动物和人体阶段,方可得到净化。经过轮回得救不是 个自然过程,而是 个寻求信仰的过程,生活在尘世的人,必须信奉奥菲斯教,通过信仰寻求拯救之道。就日常生活而言,信仰者需戒荤、戒豆,在献祭中需戒 切带血祭品。这是灵魂从轮回中获救的必备条件。以这 信仰为中心,古代希腊形成了著名的奥菲斯教 。来自东方的奥菲斯教的二元论与希腊本土传统的 元论获得协调,这种协调由毕达哥拉斯派开始,由此也造就了毕达哥拉斯派的基本特征:灵魂和肉体的二元论。毕达哥拉斯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三部分,智慧、理性和激情。智慧和激情是其它动物都具有的,只有理性是人独有的。灵魂的处所从心脏扩展到大脑;在心脏的部分是激情,位于大脑的部分是理性与智慧。感觉是从理性与智慧中流出的精华。理性是不朽的,而其它 切都是有死的……灵魂是不可见的。”毕达哥拉斯对灵魂的解释大约包含着如下几个内容。第 ,人的 切能力、感觉、情感、思想等,都是灵魂的功能,由此引起灵魂与人的种种官能的关系问题。第二,在灵魂的诸种功能中,最高级的是理性,灵魂是不朽的,理性也是不朽的,理性是灵魂的核心。而毕达哥拉斯之后,希腊哲学家在灵魂问题上也有另外 种观点,认为理性是心灵的功能。由此引出灵魂与理性,灵魂、理性与心灵的关系。第三,灵魂不可见隐含了 个问题,即,它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第四,灵魂转世以及灵魂在肉体内如此广阔的活动区域,提出了灵魂是否运动的问题。这些问题,毕达哥拉斯并没有完全解决,然而,他提出的问题本身引起了希腊哲学家们的讨论。希腊哲学史有相当的内容,是由对这 问题的探讨构成的。而且对这 问题的探讨,也使希腊哲学具有更加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对于人的关注、对人的定位也更深入了。由奥菲斯教——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到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对于灵魂问题的关注 直延续到希腊化时期。セ督教从毕达哥拉斯主义那里看到了运用理性论证信仰的巨大力量,而毕达哥拉斯主义则从希腊哲学二元论的困境中,看到了运用启示解决二元论问题的尝试。于是,两个以信仰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在基督教思想形成时期走到 起。用耶格尔的话来说,“影响应该是相互的”。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从希腊人那里得到的东西,远不止是 些论证上帝存在的技巧,如逻辑学和修辞学什么的,而且学会了希腊人运用理性的方式解决信仰问题的传统。这种方式虽然带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 些问题,但是,却使信仰看上去可信。因为经过理性论证的信仰,不是无理可讲,而是以理性为基础,能够向人们说出 番道理来。古代毕达哥拉斯—柏拉图 贯的思想路线,即用理性解决灵魂净化问题,用理性解决道德教化问题,从而使理性与信仰相结合,在中世纪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致使近代哲学整整用了近 00年的时间走出这 传统。 四、世界主义 セ督教得以立世的基础是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斯多亚学派最突出的贡献。大卫·施特劳斯高度评价了这种思想。他认为,斯多亚学派对于基督教有两个贡献,第 ,德行就是惟 的善。第二,世界主义。“这 观点,也为基督教铺平了道路。不仅在犹太人中,就是在希腊人和罗马人中,在世界大帝国建立起来以前,其古代思想方式,由于民族的孤立的情况所致,都具有排它和局限于本民族的特点。”(P1 3)”,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基督教有两个重要来源:犹太教与希腊文化。但是,这犹太文明具有民族主义的色彩。希腊文化直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依然不能走出小国寡民的意识。“犹太人认为只有亚伯拉罕的后裔才是上帝的百姓,希腊人认为,只有希腊人才是真正的人,或者说才有被称为人的完备资格,至于野蛮人……就连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家,也还不能完全摆脱民族偏见。”(P1 3) 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学派首次突破了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他们从人类都有理性官能的共同性,推论出人类都基本相似,并且互相联系的。“斯多亚学派首先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 个伟大共和国的公民,这个共和国的每 个州对于全国的关系,就像 个城镇的各所房屋与全城镇的关系 样,像 个生活于共同的理性法令之下的家庭 样;世界主义思想,作为亚历山大南征北战的最美好的成果之 ,是首先从柱廊(希腊语的στοα,原意为“带的廊”,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曾经在雅典柱廊下讲学,斯多亚学派由此得名——本作者注)产生的;不仅如此,首先说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的,也是斯多亚学派,因为他们认为大家都有 个共同的父亲,即上帝。”(P1 3) 这是施特劳斯对斯多亚学派的全面评价,也是最中肯的评价。斯多亚学派的世界主义对于基督教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客观地说,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它为基督教成为世界范围的宗教,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如此,他还引起 些理论变化。 对人的定位的改变。希腊对人的定位, 直受到公民与城邦关系的影响。希腊人有 个共同的政治理想,这就是在城邦内公民享有和谐共同的生活。这 理想始终是希腊政治理论的指导思想。不过,希腊城邦是小国寡民。就规模而言,当时最繁华的雅典,最多不过3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奴隶。而享有和谐共同生活的成员,并不是这30万人,而是指生活于其中的公民,即不包括妇女、儿童和奴隶。如此说来,可以在城邦内部享有和谐共同生活的成员,不足几万人。和谐共同的生活只是公民的特权。尽管在梭伦时代,希腊就有著名的《梭伦法典》,而且雅典是以民主制著称,不过,按照赛班的看法,希腊城邦与现代国家最大的差别在于,它首先不是 部法律机器,而是具有基本的伦理意义,是“惟 实现更高文明形式的健全的道德基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的全部论述,以 个道德假定为前提:“完美的生活意含着参与国家的生活。”ゾ臀幕而言,马其顿的兴起,特别是亚历山大的征服和整个希腊化时期,给希腊文明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策勒尔指出:“这 时期希腊的外部事物也令人堪忧,理性力量有明显衰退的趋势。……马其顿的崛起给希腊人的独立性以致命 击,也冲破了迄今为止,把希腊人与外邦人隔离开的樊篱。 个新世界展现在他们面前,巨大的版图为他们提供了广泛的探索活力。希腊被带入与东方民族的多重接触之中……特殊的环境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融合为 个同质的整体,形成不同种族的理智的力量。”[7] 希腊文化在希腊化过程中发挥作用这 事实本身,就表明希腊文化运作的环境不可能再是原来的小国寡民了,它必须把自己转向于亚历山大大帝国中,在这个帝国的版图内运作的文化,必须是世界主义的,而不是小国寡民的。ピ谡治上,希腊人彻底认识到 个事实,“城邦国家太小且太爱争斗,这使得他们甚至连统治希腊社会也统治不了”。[8](P2-2) 城邦生活的共同性太强,致使个人几乎完全没有私人的生活,“最有天才的政治家,也不能指望在那样的场所有多大作为”。结果“导致 种幻灭情绪, 种引退,并创造 种私人生活的意愿,而这种私人生活与国家利益很少有关系,甚至完全没有关系,国家的成败可能会变得无关紧要。”[8](P1”, 使私人生活与国家分开,使个人能够享有真正的私生活,是人们对于希腊城邦理想的幻灭的结果。但是,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却是关键的 步。 ニ孀叛抢山大的征服,整个地中海沿岸几乎都成为希腊世界。世界范围内城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在亚历山大之后的罗马人,接管了庞大的大希腊帝国。由征服而来的战俘与日俱增。罗马帝国版图内几乎处处是奴隶。《罗马法》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具人格之人”。罗马时期的奴隶与希腊最大的差别是,在罗马时期,奴隶受到非人的待遇。而在希腊,从事体力劳动的奴隶,虽没有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权力,但是,他们有相当的行动自由,而且不是会说话的牲畜。罗马帝国是物欲横流的世界,物质利益把人们分为不同的集团和阶层。这里没有希腊城邦那种充满理想主义的浪漫,亦没有求知和追寻理性的欲望。因而,在罗马帝国,除了皇帝、宫廷贵族、达官显贵以外,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利益联系在 起。虽然罗马人接管了大希腊帝国的版图,同时吸收了希腊文明,使昔日进入希腊罗马野蛮人,变成了走出希腊时的文明人,但是,他们没有继承希腊人的城邦文明,也没有接受与城邦文明相关的城邦人。上述种种客观条件本身,已经没有城邦人立足的余地。城邦人造就了辉煌的希腊文明之后,成为不合适宜的人。城邦造就了辉煌的希腊文明以后,已经成为罗马帝国内不合适宜的政治体制,可以说,随着亚历山大的谢世,城邦及其城邦政治和文化,也寿终正寝了。ピ诼蘼淼酃内,人们不能再像希腊人那般闲适,罗马皇帝也不会事事都让公民来讨论。他的公民太多了,罗马皇帝可不像伯里克利,他们没有耐心去听那些喋喋不休的争吵。在罗马帝国最重要的是务实。因此,要生存就不能是游手好闲、多嘴多舌、事事都在寻找 oo 的城邦人。他必须知道,他是罗马帝国公民,或者说是属民。处于罗马属民的地位,他个人的命运与罗马帝国不相干,他必须务实,像他们曾经不屑的奴隶那样,努力工作,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也许这些工作是体面的,但是,他必须工作,至少必须穿梭于上流社会之间。亚里士多德所表达的那种希腊人特有的人种优越感,在这种氛围中荡然无存。希腊的城邦人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结果上了年纪的雅典人,开始学习从地方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富于冒险精神的年青人,则到东方的希腊主义国家去猎取自己的幸运。这样,就导致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界限的消失,承认彼此间有 种共同的人性。”[9](P19)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新为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定位。斯多亚学派提出的世界主义,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ニ苟嘌茄派的世界主义与他的自然主义学说密切相关。他们认为,“人凭借自己的理性认识到,自己是宇宙的 部分,因而决心为这 整体工作。他知道,事实上自己是与所有的理性生物相关;他明白他们同属 类,赋有平等权利,他们和自己 样,处于同 自然规律和理性支配之下。他把彼此为对方而生活,看作是他们自然注定的目的。因此合群和本能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这种本能要求正义和对同类的爱,这些是 个社会的根本条件。”6 [10](P2 1) 虽然斯多亚学派没有公开提出“社会人”的概念,不过,他们对人的看法,对人的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看法,已经清楚地表明,他们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 部分,人便具有平等权利。在具有平等权利的人形成的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而生活,因此人要合群,要有爱同类的本能。这样,人之间的关系,就远不止限于城邦事物那点小天地了,人要为自己的类而活着。同类之间要有爱,人之间的友爱和人的正义,是 个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个人与全人类的联系,远比他与他的民族的联系更为重要。”[10]个人与人类。人作为城邦内的政治动物,同亚里士多德 道完结了。而作为 个个人,却与亚历山大 道开始了。“这种人要考虑他自己的生活规则,还要考虑同他人的联系,他和他人共同组成‘人居住的世界。为了满足前 个需要,就出现了种种指导行为的哲学;为了满足后 个需要,则出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新思想。”[8](P1 7) 城邦生活虽然 切皆由公民讨论决定,但是,公民对于城邦的依赖恐怕比任何地区都强。城邦寿终正寝之际,希腊社会被并入 个广阔的世界, 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像城邦那样,事事都与城邦密切相关,习惯于城邦生活的希腊人必须学会独立生活,用 种毫无优越感的方式,与他人在共同体中和睦相处。个人的事情仅仅是个人的,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公事,可能所谓公事,即国家事物,与个人的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人需要孤独地面对世界。然而,人是最怕孤独的,为解除孤独感,人需要灵魂的安抚。需要有 种属于个人的灵魂的安抚,这便为人的宗教需求留下了充分的空间。ザ懒⒌母鋈怂淙皇枪露赖模但是,孤独的个人又是共同体的 员。同作为自然的 部分,每个人都有个性的 面,同时又具有普遍性的 面。于是便出来两个观念:关于个人的观念和关于普遍性的观念。所谓普遍性观念,“也就是在世界范围的人类中, 切所具有的共同人性。假定像这样的个人具有其他个人理应予以尊重的价值,那么第 个观念就可以直接赋予其道德上的意义”[8](P1 9) 。小国寡民的雅典,认为 个城邦人有某种天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 个巨大的国家里,特别是在罗马帝国这样的专制国家里,绝大多数的个人除了享有贫穷的权利以外,几乎什么都不是。我们“几乎不能说, 个人会有什么职责”。除非他有宗教上的职责。于是宗教在几乎没有职责的个人身上,仅仅是 个个人行为。信仰是个人的,特别是没有权利、没有职责的个人的,它与国家无关。如果把职责归之于宗教,那么便在人的“类别的相似之上,再加上‘精神上的相似,也就是同心同德,使人类形成 种共同的家庭或兄弟关系”[8](P1 9) 。亚里士多德时代强调,公民就是地位相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斯多亚学派则认为,人是宇宙的 部分,每个人都有平等权利。即每个人都是地位相等者。因此,世界是由自主个人组成的世界性社会。平等针对 切人,甚至包括奴隶、外邦人和蛮族。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平等不能以身份、财产、地位、出身等为依托,而必须以宽泛得足以容纳 切人的内容为前提。正如赛班所说的,到了这时,便只剩下上帝面前 切灵魂平等,或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ナ澜缰饕宥杂诨督教最大的贡献是把有身份的公民变成 般的个人,就成宇宙的 部分。使原本有差别的人变成权利上平等的个人,但同时又是孤独的个人。这些个人为了排谴孤独感,需要寻找灵魂的慰藉,从而为宗教的介入留下充分的余地。另外,在 个巨大的国家里,个人几乎不算什么,所以个人几乎没有什么职责可负。个人的生活完全与国家分离。但是,人又生活在共同体中,人靠什么守望自己这 广阔而无法支配的家园呢?人如何才能形成 种兄弟关系呢?它必须去掉限制人平等进入共同家园的种种束缚,于是,希腊城邦那些限制人平等交往的条件应当抛弃了。抛开 切身份、地位、财产等差别,在人之间寻找 些共同点,最后发现,共同点就是在上帝面前, 切灵魂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前者正是基督教思想的前提,而后者则成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セ督教的产生是 个复杂的历史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所云,仅是提纲挈领式的描述。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能理清希腊哲学与整个基督教思想的关系。基督教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是整个地中海文明经过长期的努力共同创造的。有些因素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有些影响明显,有些影响不明显。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断定,希腊哲学思想是基督教诞生的最重要的理论前提。 参 考 文 献ヂ薨啵希腊思想和科学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 .ケ本┐笱д苎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 7.グ乩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A NAN,oroa rian'Inunce on reeou, NeYor , 196 .ィ6 ] DIOENE AERIU ,iveoEminen Pi o oper , VIII.ナ┨乩退梗耶稣传,第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ィ郏罚軪ER,OIC , Epicureanancepic ,ondon, 1892.ィ郏福 赛班.西方政治思想史[M].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ィ郏梗 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ィ郏保埃 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希腊人毕达哥拉斯城邦
阿基与乌龟之被偷换的概念
简析形成希腊与罗马众神差异的成因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古代希腊人的族群话语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毕达哥拉斯与无理数
毕达哥拉斯
古风时代希腊人的葬仪
天才毕达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