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2004-04-29赵登峰
摘要:国内外学者在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中,往往侧重城市竞争力的测算和排名,缺乏对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度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借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来分析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文章指出,外部规模经济是形成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并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增长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展开理论分析。最后,文章以深圳为例进一步说明在开放和创新基础上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是产生强大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培植关键产业的城市集群是提升城市未来竞争力的政策取向。关键词: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城市竞争力作者简介:赵登峰(1967—),男,北京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4)01—0068—06收稿日期:2003—叮—02
一、国内外学者城市竞争力研究述评
近几年,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引起了不少中国学者的兴趣,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倪鹏飞主持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003年);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康宁主持的研究,其主要成果有《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排行榜》;此外,还有上海市社科院对中国10个最具代表性城市进行的比较研究。国内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存在如下方面的不足:1.缺乏对竞争力内涵的准确理解,将一些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等同于竞争力指标,竞争力等同于城市实力;2.偏重于测算和排名,测算指标体系缺乏理论基础,没有一个成熟的并被广泛接受的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有随意抽取指标的嫌疑;3.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缺乏对竞争力产生的内在原因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4.政策建议缺乏理论支持,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虽然认识到政府促进产业集群的重要性,但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竞争力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没有进行令人信服的论证。
国外学者大多借鉴国家竞争力的概念来定义和分析城市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重在研究竟争力的构成因素或决定因素,波特认为影响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6个方面:包括四大直接因素即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两大辅助因素即机遇和政府行为。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这六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加强,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他以此建立指标体系,通过收集的统计数据和专家问卷获取的数据使评价指标量化,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造竞争力指数,通过比较获得竞争力排名。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教授彼得认为:城市竞争力(UC)=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经济因素二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城市环境;战略因素:政府效率十城市战略+公私部门合作+制度灵活性。他在分析城市竞争力时,选取了三个指标即零售额、制造增加值和商业值,组成指标体系表现城市竞争力;同时又选取了一些构成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判别式分析法,得出各城市竞争力得分,比较后得出各城市的竞争力排名,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历史、结构、区域性的分析。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主要借鉴的是彼得教授的研究方法。
世界其他机构对竞争力的理解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的能力;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在自由及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国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前一个定义强调了增长的重要性,不管一国的贸易状况如何,只要人均GDP实现持续增长即为有竞争力。后一个定义强调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性,即一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经受国际市场的检验,才能证明是否有竞争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与波特的观点完全相左,萨缪尔森在其著名的教科书《经济学》中指出: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商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本国和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竞争力明显不同于一国的生产率,后者是以每单位投入的产出量衡量的。他特别强调,一定要牢记关于竞争力的基本要点:正如比较利益原则所证明的,每个国家都不是生来就缺乏竞争力的。他还认为,通向高生产率进而通向高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是:对贸易、资本和来自最先进国家的思想开放自己的市场,并允许同那些已经使用最先进技术的公司展开强有力的竞争[3]。
综合以上各派观点来看,对竞争力的理解差异主要表现在:竞争力到底是生产率以及由生产率决定的长期增长能力,还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其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即贸易竞争力。本文以下所提及的城市竞争力,其主要内涵拟采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定义及萨缪尔森对竞争力的理解。理由如下:1.一个城市吸引、争夺各种资源和要素的能力主要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其创造的价值能否实现并最终获得利益也要通过市场交换来检验,贸易竞争力较能准确反映竞争力概念中蕴含的市场参与方的互动内涵;2.生产率是一个很好的度量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却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竞争力的指标。生产率高低决定着一个城市经济的长期增长能力,并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克鲁格曼认为,“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在长期内它几乎意味着一切。一国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几乎完全取决于其改进劳工所使用的技术和资本的能力。”长期来看,虽然竞争力最终可以反映到生产率指标上来,表现为较高生产率的城市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不能说明为什么较低生产率的城市也有自己较强竞争优势的一面,毕竟生产率本身并不是竞争力;3.竞争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开放和贸易又进一步促进竞争。麦肯锡全球问题研究所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制造业生产率的分析表明:日本制造业生产率比美国低17%,德国比美国低21%,在引起生产率出现差异的原因中,规模经济和制造技术在一些产业中的作用并不大;劳工的技术和受教育的水平也不重要,三国的情况实质都一样;相同产业部门中,公司之间存在巨大的生产率差异。该研究最惊人的发现是全球化的重要性,全球化意味着同产业部门的世界领先者展开竞争,一国通过利用高生产率国家的直接投资,引进技术和刺激竞争,有助于生产率的急剧提高。
二、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
本文主要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来分析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城市竞争力形成的三个重要来源是:比较优势、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是贸易的主要动因,规模经济是次要的独立动因;而在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中,相对于比较优势和内部规模经济来讲,外部规模经济起着关键作用。
比较优势是指在规模收益不变、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的国家或地区,其产品会具有不同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这种不同的相对价格差引发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贸易对参与各方均有利益。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则贸易的可能性越大,比较优势原理主要用来解释不同国家进行产业间贸易的原因。
比较优势是解释城市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不同城市要素禀赋中的关键要素——资本的丰缺程度不同,直接导致了城市竞争力的差异,世界上的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大多是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的香港、上海和深圳也莫非如此;地理位置(尤其是是否临海、是否靠近国际商业中心)也是影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比较优势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其要素价格中的地价也最高、人工也最贵,因此,比较优势解释城市竞争力存在局限性。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出所需的投人却越少。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规模而非其所在行业规模,厂商的平均成本随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内部规模经济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内部规模经济所面临的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典型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每个厂商都生产有别于其他厂商的差异化产品,面对的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每个厂商在其差异产品市场上是垄断的,产品的差异性越大,垄断性越强,同时,行业中大量的厂商生产着相似的产品,市场又是竞争的,相似性越大,竞争性越强。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使一国的市场扩大,厂商通过提高产量得以实现规模经济利益,消费者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消费品,同时,厂商在寻求差异产品的过程中增加了产品的品种数量,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内部规模经济也是解释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城市中追求企业规模、寻求技术垄断(而非行政性垄断或市场串谋)势力的企业越多,这个城市越有竞争力。熊彼特指出: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技术创新的源泉。企业在追求专利权、版权、商标和知名品牌等垄断势力的同时,加速了企业的创新进程,然后通过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加产量,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价格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了整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专利多、名牌产品多、大企业多的城市竞争力强。但是,内部规模经济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大企业和这么多名产品会在特定的城市集群,显然内部规模经济在解释城市整体竞争力时仍然存在局限。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城市能否产生强大的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个厂商的平均成本与其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规模有关,行业规模越大,单个厂商的平均成本越小,外部规模经济中的厂商面对的是一种接近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结构。只有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垄断才能成为创新的源泉,一旦失去了竞争,垄断只能意味着停滞和腐朽,因此,外部规模经济能够有效地从本质上解释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由于城市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分析外部规模经济如何产生城市竞争力时,可以将外部规模经济理解为城市产业集群。
三、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本文拟从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增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新理论来分析外部规模经济是如何产生竞争优势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效率的原因,他认为外部规模经济的效率来自于三个方面:1.厂商的集中能促进专业化设备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在很多行业中,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单个厂商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但行业的地区集中却能解决这个问题,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则足以提供一个服务需求极为旺盛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设备供应商得以生存;行业中专业化供应商网络的存在,反过来使厂商更便宜和更容易地获得关键设备的服务,厂商于是把有关业务交给供应商做而集中精力搞好自
己终端产品的生产,因此,行业集中地区的厂商比其他地区的厂商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2.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不仅有利于厂商也有利于工人,厂商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工人也较少面临失业。3.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新发明、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思想在厂商集中的地区容易得到迅速的传播,传播的途径是专业技术人员间的信息交流和新知识的相互启发。因此,厂商的集中有利于相互间的技术交流和促进,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交易费用在外部规模经济中的作用。杨小凯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在市场竞争中人们会尽量减少交易费用,交易的集中程度能不能节省交易费用与分工水平的高低有关,若行业中的分工非常发达,不同行业专家之间的交易次数会很多,则行业专家集中在城市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只要这种节省交易费用带来的收益大于城市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城市及其周边集中,因此,大城市地价上涨的潜力取决于分工加深的程度。为了促进专业化和分工,降低交易费用,在制度设计的层面上,应有保护私人企业家的剩余权和自由结社的法律制度,鼓励自由创业、自由进入和平等竞争。
新增长理论认为,随着知识的积累,厂商在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增加的同时,平均成本在下降,这就是阿罗的“干中学”效应(如图1所示)[8]。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行业学习曲线表现出来:随着行业整体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的外溢有助于行业中各个厂商生产成本的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有动态收益递增的特征,即外部规模经济的获得不是取决于当前的行业产量水平,而是取决于积累的行业产量,一个行业的累积产出越大,则行业中各厂商的产品单位成本也就越低,因此,这种规模经济也叫动态外部规模经济。行业的先期进入和初始优势对竞争力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空间竞争模型中,若厂商的地理位置是给定的,企业竞争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同时寻求产品差异化策略,以缓和价格竞争的压力;若厂商的产品价格是给定的,则如下因素将导致厂商选择相互邻近的地址而产生行业集中: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和共享商业中心的便利;厂商会集中设址在某一原料产地;厂商集聚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寻找成本,刺激行业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