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活动

2004-04-29

上海故事 2004年4期
关键词:跑官张军张老师

刘 德

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孙大新主持办公室工作已经两年,还没去掉那个烦人的“副”字。有人给他指点迷津说:“老孙啊,不能老眼光看新问题了,现在都啥年月了,哪有凭能力、论表现提升的?你最好在局里研究干部调整之前,找张军局长‘活动活动。要不,这主任的位子不见得就是你的。”

孙大新冷静想想,感到这话说得有理,自己能力再强,水平再高,领导不用你也是白搭。孙大新以前也曾有过活动的念头,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原因不是怕花钱,而是他和张局长共事多年,深知局长是黑脸包公,害怕被其拒之门外。现在看来,那已是老皇历了,时间在变,局长也在变,而自己还死抱葫芦不开瓢,当然没“戏”唱了。他决定尽快去找张局长活动活动。

可送礼得找个理由,既送了礼,又要送得名正言顺,叫领导收得坦然……正在孙大新绞尽脑汁想理由时,理由自己找上门来了。这天下午刚上班,张局长的爱人来电话说:“老张患胃病住院,请你转告副局长一下。”孙大新问病重不重?她说,不太严重。“住在哪个医院?”“你别问了,局长不让说……”话说到此,“啪”,电话挂了。

孙大新听完电话暗想,这年头,用住院敛财已成了一些当官的惯用手法,张局长早不住院,晚不住院,偏偏在研究干部调整之前住院,这还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嘛!嘿嘿,张局长这小聪明耍得也真够可以的了,既想收礼还叫老婆虚晃一枪,不说出住院的地方。不就那么几个医院嘛,闭上眼睛也能找到你住哪家……孙大新没有时间研究张局长的“小聪明”,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找到他住在哪里?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把礼送过去。

孙大新想,市里最好的医院是中心医院,一局之长住院肯定首选那里。于是,他一个电话拨到了该院住院部,问高干病房可曾住了一个叫张军的?住院部值班的同志非常负责任,经过查找,还真找到了那个患急性胃炎的张军。不过他不是住在高干病房,而是住在普通内科病房312房间2号床。孙大新听后暗想:看来,张局长又玩了一手,有高于病房不住,故意住进普通病房,给人以俭朴的假象。哼,万变不离其宗,伪装做得再好,也掩盖不住收礼这条狐狸尾巴。孙大新取出3000元正要出发,忽又一想,此举事关重大,不能鲁莽行事,我不如先买些补养品去投石问路,待一切无问题后,再送钱不迟。想到此,他到超市买了200多元的补养品,向中心医院奔去。

孙大新来到312房间推门进去,来到床头正要喊张局长,不料病床上躺着的根本不是张局长,而是局里已退休多年的老锅炉工张军。就在他愣神之时,张师傅也发现了他,他见局办的孙主任带这么多礼品来看自己,感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面对这种局面,孙大新已经没了退路。

孙大新没想到会是阴差阳错,更没想到自己的到来,会感动得老师傅热泪盈眶……他暗自思忖,自己虽说花了200多元,却为单位赢得了一个老工人的心,值得。于是他趁坡下驴地对张师傅说:“局领导非常关心您的身体,听说您住院了,准备亲自前来探望,因工作太忙,让我代他们来了“……”一番话,直说得张师傅泪如雨下,同病房的人,也都夸教育局的领导关心老同志。

离开医院,孙大新不由暗暗埋怨自己办事粗心,不问清是不是张局长就去病房。与此同时,他分析张局长到底会住哪里。分析来分析去,觉得有可能住进市二院,因为二院的条件不比中心医院差,服务质量说不定还要超过它。

这一回,孙大新接受上次教训,先打电话找到一个认识的护士,说是让她给查个住院的病人。护士说:“查谁?”“张军。”真是熟人好办事,那护士在内科护办室查到了张军的名字。她对着电话,把张军的住院卡一字不漏的念给了孙大新:“姓名:张军;性别:男;年龄:47;病房:213室l床;病症:胃溃疡……”

准确无误,孙大新断定这人就是自己要找的张局长。于是他和上次一样,带上礼品去了市二院。他风尘仆仆地来到213室门外正欲进房时,又多了个心眼:耳听不如眼见,我何不再到护办室核实一下,看看有无差错?谁知他到护办室一查,还真发现了问题:213室1床住的不是张军,而是张一军;不是47岁,而是74岁。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原来那位护士热心有余,细心不足,加之住院卡张一军的“一”字写得既短又细,且颜色浅,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粗心的护士竟把那个一字念丢了。在那护士念到年龄时,正好有人喊她,她一走神,又把74看成了47,才造成了张冠李戴。

寻局长再次扑空,孙大新只好快快不快地离开了市二院,刚走到门外,被一卖花的小姑娘拦住了去路。小姑娘说:“先生,今天是教师节,谁都有老师,请您给您的老师买一束花吧!”

一听“教师节”三个字,孙大新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因为这几天他为“活动跑官”忙昏了头,竟把这么重要的节日给忘了。更为重要的是,小姑娘的话又勾起了他对刚才那张住院卡的回想,他发现张一军这个名字跟自己高中老师的名字相同,而且年龄相仿。再细一想,那患者单位栏里填的好像是卫辉一中……噢,对了,自己当兵后,听说张老师调到了卫辉县一中,这个人肯定是张老师无疑。一提起张老师,孙大新眼前不由浮起一件难忘的往事。

上高二那年,孙大新的父亲患癌症去世,因欠债太多,交不起学费,只好半路退学。他到学校去取东西时,被身体欠佳的数学老师张一军拦住了,张老师问明了情况后,找班主任一商量,替他交了学费,他才得以完成学业。后来他当了兵,考上了军校。再后来,转业到了市教育局……在那关键时刻,若不是张老师将自己拦住,自己这辈子的人生可能就要重写。并不富裕的张老师慷慨解囊、资助自己,他为的是啥……想想自己现在为求一官半职,把精力全放在了跑官上,和老师相比,自己太渺小了……想到此,他果断取出钱买了一束康乃馨,走进了张老师的病房。

因孙大新当兵后与张老师再未见过面,张老师已认不出他了。孙大新站在老师床前,向他鞠了一躬,说:“张老师,您不认识我了?我是您在延津一中教过的学生孙大新啊!在这教师节之际,我代表市教育局领导和我自己,向您献上一束鲜花,祝老师早日康复……”

“小孙,真的是你,”老人好似又打开了当年的记忆,他激动地说,“真是人生如梦啊,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想不到你会在教师节这天来给我送花……”

两人的谈话不但净化了孙大新的灵魂,也感染了来看望张老师的另一个学生许富民。

孙大新离开老师的病房后,心里像换个人似的轻松了不少,他决心回去安心工作,再也不干那跑官的事了。

就在孙大新彻底放弃“活动跑官”的一周后,张局长突然回局里上班来了。第二天,他亲自主持了局党组会议。会上,他提议让孙大新担任办公室主任,结果一致通过。

这真是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行。礼未送成,反而荣升,孙大新得知这一消息,禁不住呆了。后来得知,张局长出院第一天,直接到市里开了一个会,市领导在会上表扬了教育局,说他们关心退休老工人,为患病的退休老师送鲜花慰问。张局长以为是副局长在自己住院期间做的,回来一问,副局长也不知道。再一了解,竟是孙大新干的。

这两件事市领导是咋知道的呢?原来事有凑巧,与老张同房病友的女婿是市记者,那天他正好来看岳父,把这一感人情景写了一篇文章发表;而那个张一军的学生许富民是市政府的一个秘书,市领导的那个讲稿就是他起草的……

插图/桑麟康

(本篇月月评短信代码:(0404)

猜你喜欢

跑官张军张老师
篆刻:张军
索贿“跑官”的“博士书记”
张老师喝茶
“晨”和“辰”
“漂”和“飘”
严禁苍蝇乱飞
多与少
不让跑官要官者得利
巧用比喻
贪小便宜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