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同志逝世
2004-04-29
本刊讯《寻根》编辑部原主任副编审周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4日在郑州逝世,享年42岁。
周雁,河南开封人。1963年1月生。1984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士学位。同年,到河南出版系统工作。2003年2月以前在大象出版社,先后任文科编辑室编辑、宣传发行科副科长、出版科副科长、《寻根》编辑部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等职务。2003年3月调杭州出版社,任编辑室主任。11月,发现胃癌,由此一病不起,最终远行。
1993年下半年,周雁同志参加《寻根》杂志的筹备工作。1994年《寻根》创刊,周雁被任命为编辑部主任,至2001年年底。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周雁同志在社长、主编的领导之下,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开拓进取,锐意求新,为《寻根》的发展壮大贡献出聪明才智。《寻根》曾获得河南省社科类优秀期刊、河南省首届二十佳社科期刊、河南省第二届二十佳社科期刊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等荣誉,成为品牌刊物,其中熔铸了周雁同志的心血和劳绩。
周雁同志在编辑刊物的同时,还是一千多万字图书的责任编辑。其中《汉代家庭与家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回读百年》(5卷本,400万字)《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10卷本,560万字)等受到多种奖励。周雁策划、编著的《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一书,得到考古文博界的一致好评,出版当年即被推荐为 “全国考古文博最佳图书”。
周雁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由她工作了18年的大象出版社主持在郑州举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出版集团、河南省文联的领导,著名学者任继愈、王元化、李志超、李迪、李行健、葛剑雄、陈平原、夏晓虹、刘兵、江晓原、陈漱渝、陈飞,作家、评论家冯骥才、邵燕祥、谢文秀、李元洛、李辉、应红、萧关鸿、孙荪、段荃法等都发来了唁电,深致哀悼。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在唁电中说:“周雁同志参加出版工作二十多年来,先后在图书编辑、期刊编辑等不同岗位上工作,都做出突出的贡献,是一个年轻的有思想有追求的优秀出版人,她的英年早逝是出版社的一大损失。”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正值盛年的周雁竟是这样遽然而去!直到一个多月后的今天,还觉得她是像往常一样出差了,十天半月之后,就又笑嘻嘻地回来,很难接受这令人心悸而又痛楚的冷酷的现实。
周雁在《寻根》已走过的10个年头中,担任了8年编辑部主任。8年相处,往事历历,她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周雁爱事业。《寻根》创刊后很长一段时间,主任手下只有一个“兵”。几个人策划了选题,组织实施的也就是主任周雁。她提着行李箱上路,行李箱中装着的样刊常常是比换洗衣裳还要多,沉甸甸的,一次又一次风尘仆仆地奔波,硬是将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选题变为多彩多姿文图并茂的出版物。黄帝、炎帝、西王母、夏文化、太极图、西夏、敦煌、古蜀、女书,这些研究小辑以内容的雅俗共赏、学术性可读性并重和作者的权威性、编发的快捷性而受到读者的好评。不出差的时间,周雁要编稿,校对,要跑印刷,跑发行,还要开这样那样的会议。无怨无悔,周雁为《寻根》奉献出自己从30岁到近40岁这一段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她透支了太多生命。
周雁爱朋友。周雁对工作敬业,待人热情,结交了海内外一大批作者朋友。这里面既有德高望重的前辈、师长,也有与她年龄不差上下的或更年轻的“小朋友”。他们年龄不等、专业有别、性格不同,但周雁都和他们谈得来,表现了一种不同一般的亲和力。周雁尊重他们,他们信任周雁,关心《寻根》,支持《寻根》。周雁对编辑部里的年轻人,是用心去体贴,调动伙伴们的潜能。年轻人像依恋着大姐姐一样依恋着她。
周雁爱家人。丈夫、儿子、爸爸、妈妈……周雁都看得很重。她总感到因为工作亏欠丈夫、儿子的太多,每次出差回家,就会拼命地做家务,想把亏欠的补出来。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历经手术、化疗、放疗,癌转移、扩散,不能进食却不断呕吐,疼痛撕肝裂肺,但她从不呼叫,也很少呻吟。她对未来已了然于心,她极力忍耐,尽量减少亲友们的愁苦不安,直到最后安详地闭上眼睛。
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就是周雁。
周雁走了,带着她的遗憾。她还有多少计划中的工作要做啊。天假以年,她会为出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雁走了,带着她的眷恋。她舍不了温暖的家庭,舍不了丈夫、儿子和其他亲人……
周雁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哀伤和不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