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4-04-29

寻根 2004年6期
关键词:西递黟县宏村

卞 利

2000年11月23日至12月2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宣布,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代表的中国皖南古村落等4个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皖南古村落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又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体现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建筑群,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依山傍水的村落选址、粉壁黛瓦马头墙式的徽派古民居建筑、水口园林和祠堂、牌坊林立等等,是皖南古村落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这些特色鲜明的古村落主要分布在过去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等六县地域范围内。因此,皖南古村落又常常被称为“徽州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由于村落的整体建筑群保存完整,且集中代表和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基本特征,被荣幸地作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批准。

皖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境内高山纵横,峰峦叠嶂,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这一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徽州历史上很少受到战争的破坏,成为历代逃避战乱理想的世外桃源。自东汉末年起,历经东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和两宋之际等历史动乱时期,中原地区世家大族为躲避战乱,先后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向皖南迁徙的移民运动。大量的人口移入徽州,奠定了徽州地区人口的基本格局,徽州地区原始居民—山越人也逐渐完成了与移民同化的过程。

历史上,徽州人笃信堪舆风水理论,因此,在村落选址和兴建过程中,徽州人既考虑物质的因素,也注意精神的追求。他们十分重视村落地形的选择和整体布局,所谓“依山造屋,背水结存”,依山傍水、山环水绕、负阴抱阳,尽可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村落选址,显然是徽州古村落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从人文方面说,皖南古村落最显著的特征是聚族而居,“相逢哪用通姓名,但问高居何处存”。如西递就是胡姓宗族的聚居村,而宏村则是汪姓宗族的聚居地。皖南古村落依据其地形特点,大体可划分为山地村落和河岸村落两大类型。山地村落大多坐落于山坞、山麓、隘口和交通要道旁,这样既便于灌溉,又利于排水。像名为伏岭、山阳、凫峰、豸峰、璜尖、关麓和山背等村名,一看就知是属于山地村落。而河岸村落则分布于河曲凹岸、河口、渡口与河流冲击扇地。如北岸、溪口、箬溪、临溪、汪口和江湾等村,则显然属于河岸村落。就黟县的西递和宏村而言,它们都因地形特点,而应归属于山地村落之列。

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山越干栏式建筑也逐渐被粉壁黛瓦马头墙式所取代,加上唐宋以来,徽州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特别是明代初年徽商的异军突起和宗族势力的扩张,徽州古村落的建筑特色逐渐发展成型。现存的皖南古村落,大多是在徽州经济文化最为繁荣发达的明清时期集中兴建和最后定型的。明代弘治年间,徽州知府何歆有感于“徽郡火灾,屡为民患”的惨剧屡屡发生,于是“令民每五家为甲,均贫富,量广狭,出地朋役,砌墙以御火患。”这就是徽州古村落民居中封火墙的由来。由于封火墙高低错落有致,形似马头,故又被称为“马头墙”。

作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黟县西递和宏村无论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选择与布局建设上,都集中体现出了皖南古村落的基本特征与内涵,而且在构成要素上,也几乎涵盖了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古民居、祠堂、牌坊、书院(屋)、家庭园林和亭台楼阁等主要内容。更具典型意义的是,西递和宏村的古建筑构件大都精雕细琢,石雕、砖雕和木雕美仑美奂,体现深厚人文底蕴的各类楹联,也几乎遍及各种建筑物之上。因此,无论就历史、艺术还是就科学价值而言,西递和宏村,都是皖南古村落中的光辉典范和杰出代表。

西递地处安徽黟县东南部,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南麓。该村由北宋初年胡士良开基。相传,世居婺源考水的明经胡氏五世祖胡士良在从婺源赴金陵路经西递时,见该地“山多拱秀,水势西流”,且“东阜前蹲,罗峰遥拱,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产青石而如金,对霭峰之似笔。风滢水聚,土厚泉甘”,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于是,胡士良遂携全家定居于此。经过数十代的生息繁衍,至明代中叶以后,西递不仅成为教育文化发达之区,科举连第,仕宦辈出,而且村内经商也渐成风气。特别是在清代乾隆以后,西递胡氏宗族巨商迭起,财富迅速积累。西递村规模也在仕宦人家和富商大贾的斥资营建下,逐渐壮大,成为连屋累栋、鳞次栉比的一处气势恢弘、规模庞大的胡氏宗族聚居地。

西递古称“西川”,前后三条溪流、四周绵延群山,使得西递村整体呈现出一艘巨舟出海的形状。据史料记载,西递村在鼎盛时期的清代乾嘉年间,曾经拥有600多座宅院,99条街巷、90多口水井。前边溪、后边溪和金溪三水穿堂绕户,西递人临水筑街,宽大厚实的青石板小桥溪上,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繁华景象,不愧为“桃花源里人家”的赞誉。

“绝妙楼台西递起,月光梅影画东溪。”美丽的西递村以敬爱堂、追慕堂为中心,沿前边溪和后边溪两岸呈带状分布着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和古祠堂等建筑群。40多条保存完好的古巷辐射全村,大街小巷青石板铺就的道路显得古朴而富有诗意。走进西递,村头明万历初年修建的“胶州刺史”胡文光牌坊,雕刻精美,即使在今天皖南尚存的100余座牌坊中,也堪称是上乘之作。与胶州刺史牌坊相对应的村口大夫第走马楼,是西递最美的人文景观之一,它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座典型的临街亭阁式建筑。沿胶州刺史坊下进入拱形门后,便到了西递正街和横路街。正街上的追慕堂、迪吉堂,后边溪上的敬爱堂等胡氏宗族祠堂,是昔日西递胡氏宗族成员的聚会场所。街旁和街后,则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和四通八达的幽幽古巷。深入古巷之中,古民居和庭园式园林建筑,随处可见。在众多的庭院式建筑中,尤以西园、东园、瑞玉亭、桃李园、枕古小筑和亦园为最美。玲珑小巧、布局紧凑、小中见大、雕刻精美、楹联遍布,是西递庭园式建筑的最显著特色。参天古树和绽开的花卉,使这些庭园充满了盎然的青色和勃勃生机。

镶嵌在古祠堂和古民居上的楹联,诸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等,无不透射出西递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讲求孝弟伦理的处世哲学。

距黟县碧阳镇北十公里左右的宏村,是中国皖南古村落的又一典型代表。

宏村同皖南其他古村落一样,无论在地理环境和空间布局上,还是文化底蕴上,都具有皖南徽州古村落的普遍特征。该村山环水绕,呈坐北面南分布。雷冈山为其后龙山,东、西则有东山和石鼓山为屏障。南面相对地势平坦,系人工开凿的大面积水面—南湖。

宏村原名“泓村”,是汪氏宗族的聚居地。该村由汪彦济于南宋初年开基。当时,汪彦济因所居之黟县奇墅村屡生火灾,遂举家沿溪而上,最后在宏村定居下来,成为宏村汪氏的始祖。明清时期,宏村汪氏宗族逐渐获得长足发展,科第兴盛,人才辈出,经商成风,大贾迭现。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治力量的崛起,宏村在村落建设上也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明初,宏村汪氏宗族族长汪思济、汪升平父子,为避免重蹈祖宗火灾连绵的切肤之痛,延请风水地师何可达等踏遍宏村周围山川,详细审视其脉络,最后,对宏村进行彻底改造,从而拉开了宏村第一次大规模扩建的序幕。他接引西溪水入村,开凿百丈水圳,扩建村内的月沼。万历年间,宏村经济和政治力量更加强大,于是,汪氏宗族大小族长共同出资,购置稻田数百亩,掘深并凿通村南大小泉池滩田,使其成环状水面,这就是宏村著名景观的“南湖”。至此,宏村完整的阴水(泉水)和阳水(河水)水系得以形成,阳水由水圳引入村内,并经月沼流进南湖;阴水则经山涧流入村中,并通过南北向的水圳穿村而过,最后也汇入南湖。何可达高足弟子薛道全后来形象地将宏村总结为“牛形村落”。

清代至民国初年,是宏村经济最为繁盛的时期。汪氏宗族成员经商的巨大成功,带来了滚滚不断的财富。于是,宏村又一次规模的建筑,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紧傍秀美风光的南湖北岸,一座气势宏伟的南湖书院在嘉庆年间落成了;尚德堂、三立堂、乐贤堂和如今宏村最为奢华的承志堂,也先后在道光至宣统年间拔地而起。南湖书院占地15亩,分别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文会阁、望湖楼和园等部分组成,清末翰林梁同书亲自为这座书院题写“以文家塾”的匾额。承志堂是一幢大型徽商住宅,兴建于清咸丰初年,占地面积2100余平方米。整幢建筑为正厅前后两进回廊三开间结构,左右有东西厢小厅,前有外院、内院,东有花园,另有书房厅、鱼堂厅、排山阁和吞云轩等建筑。承志堂有7个楼屋、9个天井和60个大小房间组成。这些建筑的石雕、木雕和砖雕精美绝伦,楹联遍布,书画高悬。承志堂之名意在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因此,整个建筑不仅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体现出了皖南古民居的封闭性、内向性和等级尊卑观念,是一处封建商人追求奢华与铺张的典型代表。

在人工开凿的村内月沼四周,分别分布着务本堂、振绮堂、敦本堂、聚顺庭、望月堂、乐叙堂、敬修堂、根心堂和树志堂等汪氏宗族的祠堂和民居。这些祠堂和民居高低错落有序,宛如众星捧月般拱卫着一弯似月的水塘—月沼。

宏村古建筑群不仅拥有优美的山水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别致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和谐相融,实在是一处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村落的精髓,是中国皖南古村落最为杰出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考察组专家、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大河直躬博士在阐述对宏村的印象时,指出:“宏村独特的地方首先是沿湖周围景观非常美,是中国典型的城镇景观。宏村有很多非常大的精美的建筑,如承志堂,是一流的住宅建筑,并且还有很多优美的街巷。往远处看,有非常好的自然背影,尤其是南湖周围的景色,在世界上很难找到与之相类似的例子,在欧洲可以找到类似的地方是意大利的威尼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但那是大城市,宏村是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

类似西递、宏村的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古村落,在皖南还有许多许多,歙县的雄村、许村、棠樾、渔梁,从歙县析出的徽州区唐模、呈坎、蜀源,休宁的万安、陈村,婺源的理坑、李坑、汪口、思溪,祁门的渚口、历溪、六都,黟县的关麓、屏山、南屏、卢村,绩溪的湖村、瀛洲等等。这些地域特色鲜明、人文与自然和谐、文化底蕴丰厚的皖南古村落,不仅是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财富,而且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珍贵的遗产。它所透露和折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了解和认识。

如今,西递、宏村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皖南还会有更多的古村落将会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猜你喜欢

西递黟县宏村
宏村
西递雨中
西递印象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宏村:我的梦里江南
烟笼宏村
“腊八豆腐”香飘黟县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 中国画里的宏村镇
画里乡村水为魂 钟灵毓秀客忘归——安徽省黟县环保局治水记
黟县打响安徽水源地钓鱼现场处罚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