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巴蜀悬棺看一看
2004-04-29潘宝明
潘宝明
船在长江三峡中航行,前面岩壁上“风箱峡”三个大字提示我们此处就是闻名遐迩的三峡奇观,透过望远镜依稀看到石壁高处岩缝中像风箱一样的东西,诸多史料告诉我,这并非鲁班帮大禹治水疏通三峡时用过的风箱,也不是诸葛亮藏兵书宝剑的兵书匣。实际上这是古代风葬中的崖葬,即将死者遗体安放在崖洞中或崖壁上,多分布在福建、江西、四川等地高山山崖和江河两岸陡峭的崖壁上。葬法也有多种,葬具放在天然洞穴的“崖洞葬”,葬具放入山崖层间缝隙的“崖墩葬”,葬具放入人工开凿的窟龛的“崖窟葬”,在崖壁上凿孔放置葬具的“悬棺葬”。模糊的史料似乎难以满足我们探秘的欲望,可望不可及的景观更引动我们想靠近它一睹尊颜。
天随人意,白帝城中的博物馆静寂无声,与城下夔门惊涛正成鲜明对比,而一件件文物,尤其是悬棺尽情袒露眼前,拉近了我们和古代的距离。棺木的质料都是楠木,是当地生长的川楠,尽管年代久远,长期风化,表面呈灰褐色,但烘干时仍能发出香气。棺形不一,或整木剜空,颇为厚重,或六块板拼成,显得精巧;或为船形,到另一世界仍与水为伴;或如箱匣,这才有后人关于兵书宝剑的遐想。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尸骸的骨架都在,虽然是几千年前的遗骸,分明以另一种波韵涛声如歌如诉,震慑着我们的心灵。
这是一具完整的男骸,骨架完好无损,只是有些发黄,奇怪的是口中含着鱼骨,看情形分明是死后,亲属放在他嘴中的,身侧则是一条大鱼的骸骨。看得出男者生前是强者,他既骁勇无比,能斗风浪,追捕猎物,又能描龙绣凤,制造工艺,所以人们让他带走与自然搏斗的力,让他带走驾御自然的智,因为骸骨周围放满了铜剑、铜斧、陶器,样式很多,尊、角、觥、壶、盂、罐、盆、缶,外形规则,外壁多以白、黄、褐釉涂抹,多为鱼水的纹饰,分明是渔耕文化的缩影,看惯了现代机器生产容器的千罐一型,千瓶一面,猛地看到这鲜明的个性,无一件雷同,仿佛使人看到原始先民靠一团泥巴,一双巧手,却充分发挥想象,他们取材自然,包括陶罐的色釉都是天然岩石的红黄褐的涂抹,所以至今仍鲜亮如初。博物馆同志介绍,这是早期的悬棺,早到何时难以断定。但我们却感到这一切再好不过地说明三峡地区也是我们祖先早期繁衍生息之地,他们当以捕鱼活动为主要生产方式,人类仍以温饱为主要目的。但从铜器的精良,陶器的精美中已看出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的形象史,其灿烂文明绝不亚于黄河流域。我们猛然间领略了那骸骨的黄,那是陶土般黄,那是江水般黄,那是土地的原色,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黄土,连江水也离不开,即使奔腾不息的江水争先夺道,“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也要裹胁着与之朝夕为伴的黄土泥沙。
我们又站在另一悬棺前,这是合葬墓,其中一具女骸为30岁左右的女子,而旁边一具小骸为男性,至多五六岁,这是母子合葬,随身葬器表明此墓当在战国,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母子之死究竟孰先孰后似难断定,母死子悲可能性为小,而子死母悲恸而身亡似在情理之中。考古学家从母子合葬的葬俗中推断该悬棺年代当更为久远,至少在5000年以前,因子随母葬不随父葬当是母系氏族的标志。这样长江文明至少在5000年以前。这是悬案,即使对簿公堂也难决个是非。她们原本部是鲜活的生命,如今却失去热烈的红,雍容的黄,气派的黑,只留下白色,纯白、洁白,历尽沧桑,纯洁如初,如玉般润,如乳般醇,如雪般洁。这是否象征着古代人们在求生存、争温饱的同时也培养起一种道德,反映在家庭中,母子亲情的那种“老吾老”、“幼吾幼”的传统道德当是孟子所提倡的“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的基础。
我们又站在汉代的一悬棺前,骸骨已经没有了,几年前悬棺刚揭开时有的,只是骸骨已风化,一遇空气很快成为齑粉。博物馆的同志说不清骸骨颜色,不是黄也不是白,而是斑驳的青,如铜锈;夹杂着杂沓的褐,如铁锈。棺中有那样多的汉初四铢半两钱,钱围聚着一件殉葬品,一株“摇钱树”摇钱上树上的叶片全是四铢半两钱,树很大,树上钱不下百枚,树根处一匍匐的山羊,分明借谐音取吉祥之意。而羊背上则是一小人攀树而上,为取钱之态。摇钱树,在悬棺中不多见,这可看出棺内主人生前一定殷实,家人企盼他死后也能安卧于摇钱树下,有享不尽的荣华。生不过是在世上走一遭,而死才是永久的“归宿”。历史是不会迁就荒唐,骸骨的灰飞烟灭就是明证。
我们折身返转了。悬棺,这无声的历史使我们看到历史长河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由企求温饱到盼望发财,从专注亲惰之爱到注重荣华富贵,从实实在在的物质满足到虚无缥缈地祈祷精神,历史的内涵似在不断丰富,而启迪人们思考的也愈益丰满。从博物馆同志的介绍中,我们知道这几个悬棺是1971年几个身怀绝技的采药工爬水岩穴,移下悬棺几口,这才使我们有幸看到棺中的实物,为研究三峡历史和古代巴人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质料。而当初悬棺如何安放的却一直是个谜,苏东坡《出峡》就提出疑问:“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石窦见天困,瓦棺悲古葬”。唐人张族在《朝野佥载》中有精细的描述“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亲戚宴饮歌舞,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下悬赏下柩,弥高者以为孝,即终身不再祭祀”,但是为何悬索下柩,语焉不详,后人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或采用吊提法,悬索下柩;或栈道法,铺设栈道,人抬肩扛;还是待涨法,即靠水涨棺浮而入洞穴。似乎都难以自圆其说,但可以想象,众多人一起,抬着棺木,哼着川江号子,“吭唷、吭唷”,那是何等的高亢激昂啊!当年的安放,如今的移下,靠的是勇武顽强的精神,力胜自然的信念。几千年来,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惟有这种精神,这种信念,一脉相承,而且在发扬光大,这大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上最鲜丽最辉煌的一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