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第一,写作第二

2004-04-29

青年作家 2004年6期
关键词:丝绒女作家女友

涓 涓

1

在曼玲的写字台上,有一个房子形状的相框,里面放的是她和儿子的合影。10岁的儿子用双臂环搂曼玲的腰,那种至亲至爱的表情,令我这个酷哥儿子的妈妈羡慕不已。曼玲毫不讳言她现在是单亲家长,她的生活和儿子的生活都有所欠缺,因此,她热切憧憬圆满,希望自己不再孤单,希望儿子拥有阳刚气概。

经历过故事的女人,人生态度里还能保留有纯真的感情和希望,总会让我特别感动,觉得曼玲真健康,也真可爱。果然,当我提到贾平凹先生曾经给一位四川女作家赠言说“生活第一,写作第二”时,她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曾经猜想,平凹先生是羡慕女作家的,他的意思是:把生活放在第一位是女作家或者说女人的福分,因为说到底,女人的清秀聪慧离不开人间烟火本身,关注了自身的生活也就自然远离了江湖的污浊,也就容易保留人类性情的真善美,容易把自己变成一道令自己也令别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丽风景。另外,所谓“生活第一”,也可以说是女作家的一条退路、一个借口。没有大红大紫没有传世之作无所谓,要紧的是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盼头。

曼玲对“生活第一”的赞成,应该含有这第二层意思吧,她十分轻松地谈到对自己的大多数作品不太满意,并不是谦虚或者自责,仅仅有一点点不好意思而已,说“写得不好,都是通俗的”,然后一笑了之。

我说,“文学作品,有读者是第一位的。”我不是安慰她,而是在清理头脑中一些过时的思路,鼓励自己走出自我的小圈子,让写作遵循市场交流的新规则。所谓通俗作品,是作家寻求更广泛的读者群的一条通道,走这条道的作家多了,说明“写东西是给别人看的”理念已经普遍为作家所接受。

曼玲已经出版了好几部长篇小说,几乎都走的通俗小说读物路线,祝愿她走出来,走出属于她自己的畅销书之路。

2

《丝绒》是曼玲最新出的一部长篇小说,里面设置了一对关系特别的女友,在一方历炼各式各样的男人的过程中以及之后,另一方始终呵护关爱并且成为了对方最后的心灵归宿。这一对女友的情谊故事,把住了这个时代女人心灵游历的脉搏,显得十分时尚。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女人,年轻时都没过过什么好日子,等到30岁时,才有机会跟20岁的女孩子们一起赶时髦,她们比上一辈女人幸运,年龄及心智特别容易跟洋人的青春的时尚东西亲密接触。除开物质部分不谈,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她们刻意追随时尚的节拍,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初。忽然有一天,她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男人是不可靠的。忽然,她们把灵魂的梦想放到了女友的身上。

曼玲小说中的这一对女友,并不是同性恋性质的,虽然也有一些肢体语言的表情,但双方没有出格,不存在爱情关系当中的肉欲俗念,因而可以一直自然亲切地遵循着友情关系的规则: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她们双方人格独立遵严完整,如果不是男人如流水般无情,她们的情深谊长,再怎么也不会发展成为共住一个家的亲人关系。现在的情感时尚信息正是这样:也许我们一直忽视了女友,也许女友才是我们心灵和生活的最诗意的栖居地?

女人,像丝绒一样柔软。女人以为男人是这样感觉的。男人也许是如此感觉了,但似乎仅仅是消耗那柔软而已,丝绒和男人的关系,像1—1=0。而女人心疼着女人,女人珍惜着女人,可以想象,两块丝绒相拥的温暖,像1+1=2。

3

问了曼玲两个专业的问题。

“女作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曼玲说她关注人性的东西,关注人性在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夹击当中发生的挣扎与变化。

“日常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又在哪里呢?”

曼玲说二者难以分开。或者说二者在曼玲那里是融合的,她的创作离不开她的生活经历,离不开她对自己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的要求。

在我看来,她年轻时如花似玉,生活也一定如鱼得水。曼玲苦笑了,她说那只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美好愿望与想象,她的青春没有浪漫。

曼玲十七岁参军,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山区的医院当护士。因为没能考上大学,那些年在那个小地方。曼玲靠自学维护着自己女孩子心比天高的梦想,直到女大当嫁之时,也没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有些心灰意冷的她,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成家了。令她意外的是,婚后的生活依然没有她梦想过的浪漫和美满,她只有读书只有把旺盛的青春梦想写到纸上。曼玲的丈夫是一个温良的男人,曼玲曾想忍耐下去,可最终没能做到。

也许上天真是公平的,曼玲“情场失意”“职场得意”,念了大学,职位不断上升,写作进步很快,而这一切又促使她重新考虑了两个人的婚姻生活,如果继续忍下去混下去,两个人都不会有幸福,如果离婚,也许两个人都还有寻觅幸福的可能。

离婚后的曼玲,白手起家,接来孩子,决心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读书的环境。

曼玲说她总结自己只有三件大事:一是儿子,二是锻炼身体,第三是写作。而她的写作,关注的大多是她这个年龄层的女人的现实生活,她写她们的生存和情感,没有宏大的主题与叙事,只有儿女情长,只有为生存拼搏的艰难,只有历尽创伤依旧不会改变的对未来的热情。

曼玲笔下的女人都是热情的生活者,她用朴素干净的语言,娓娓讲述她心灵中的故事,写成书,摆上书架,等待知音的共鸣。

4

去年,曼玲去北京学习了一年。她把老爸老妈请到成都照顾儿子。在北京的一年,曼玲的创作感觉非常好,回来以后,工作和儿子让她变“懒”了。我催她动笔,她很感谢我,说作家还是喜欢有编辑给自己“快马加鞭”的。

毕竟,她是一个创作势头正好的女作家,应该把握好自己,分配好时间精力,争取写出几本令自己满意的小说来,如果能火一把那当然更好了。

说到火啊红啊畅销什么的,曼玲温柔的脸庞绽开了笑容。曼玲适合笑,从前娇美可人,现在风韵犹存,永远温和亲切。这评论应该是最合她心意的吧?

猜你喜欢

丝绒女作家女友
《丝绒织物》等103项纺织行业标准发布
套路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丝绒雾唇
冬天的好处
吃货女友的日常2
穿过市井烟火气的民国女作家
雅痞遇上丝绒 陈正飞& 东风悦达起亚K4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
现代女作家的文学交往与互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