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再“语文”一些

2004-04-26成尚荣

人民教育 2004年18期
关键词:魂灵缰绳神经

成尚荣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亲人》和袁卫星老师的专题式学习《永恒的眷恋》案例,在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开发课程资源、变革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试验,有了可喜的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充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表现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改革的智慧。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也引发了一些新的思考,生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平衡也是一种突破。

课程改革需要突破。停止了突破,就是停止了探索和发展。改革、突破好比是一条路,只有起点,而无终点。在改革、突破前行的路上,还需要回过头来检讨和反思所走过的路,退一步进两步,有时甚至还要回到原点去。回到原点不是简单的回归,更不是倒退,而是在回到原点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象,寻求一种平衡,酝酿新的突破。平衡实质上是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极高明而道中庸”。因此,平衡实际上是改革的深入和突破,是一种高明和境界。的确,课程改革行走在突破与平衡之间,在突破的同时时时需要把握平衡。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正需要寻求和把握平衡,以求新的突破。这么多年,语文教学改革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如今有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理念提升了,结构多元了,方式灵活了,人文性加强了,学生开始学得生动了。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进步,必须坚持下去。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新的情况。我以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好比是列车,正处在拐弯和爬坡的时候。列车拐弯,驾车人容易迷失方向,也容易被甩出车外,此时黑要头脑清醒,把握列车的平衡;列车爬坡的时候,容易止步,也容易倒退,此时需要增强信心和增加能源。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突破和平衡问题同样摆在我们面前。突破和平衡归结起来就是: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要再“语文”一些。

二、语文就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就是语文,强调的是语文的特质和特点,强调要揭示语文这一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把握好语文的特质和特点,语文教学才能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专务。各类课程也只有把握好自己的特质和特点,在培养目标的统领下,从各自课程标准出发,完成自己的教学专务,才能从不同侧面达到课程改革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

语文就是语文,是一个简单到毋庸置疑的问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时下,有的语文课偏狭为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研讨,语文课窄化为文学课:有的语文课泛化为大文化课,或是成为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和生活中的体验代替了语文的学习;有的语文课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動,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语文课设置大量的课外内容,课堂成了成果展示厅和资料交流会……语文课已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弱化了语文本身的学习,甚至演化为其他学科。“窄”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虽还不普遍,倘若不及时纠正,就会蔓延和扩展下去,就会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健康推进。凡此种种,说明在语文性质、特点的理解和把握上发生了偏差,在改革的过程中走了极端,出现了新的不平衡。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再“语文”一些,就是强调语文的本质属性的回归,这似乎是一个永远要把握的命题。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作了明确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面对这一明确的表述和规定,为什么有些教师的教学行为还会发生偏离呢?其关键是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表述告诉我们,二者是统一的,是一体化的,而不是二者的相加:可以理解为“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也可理解为工具性中的人文,人文性中的工具。针对长期以来只强调语文工具性,一味强调讲解和训练的现状与弊端,不少教师重视了人文性,这当然是进步。但问题在于:一,有的把人文性从二者的统一中剥离出来,只重人文性,以人文性引领工具性,忽视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工具性;二,有的片面地把人文性等同于文学性,片面追求语文教学的文学化;三,有的片面地把语文内涵的丰富性、目标的多维性简单地等同于“生活化”和“活动化”。看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追求的应该是二者的平衡。

三、语文教学再“语文”一些——魂灵、神经、缰绳。

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解读,我以为二者的平衡中有三个关键词:魂灵、神经、缰绳。

魂灵。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幸福》中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和所有教学一样,语文教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它必须有自己的魂灵。语文教学的魂灵大而言之指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小而言之是课文的思想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为终极目标的实现服务的。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母语及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的、人文的等复合因素,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发育。因此,从本质上看,现代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能,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从长远看,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人格铺上底色,为提高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奠定基础。因此,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背后是精神、人格、素质,失却这一目标,语文教学就丢掉了魂灵,就会退回到改革前的状态。

在讨论语文教学改革平衡的时候,这一魂灵是千万不能弃舍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猛烈碰撞日益明显,强势的外来文化影响着母语的话语权、阐释权和诉求权的地位,如不警惕和努力,母语就有“失语”的危险,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就有随之而淡忘甚或丧失的可能。语文教学如何从自身的特点和任务出发,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为学生营造充满民族记忆和民族表情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这一角度看,窦桂梅老师从亲人切入,跨越家庭、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自己,层层推进,理解亲情的无私、无畏和博大,感悟人生和生命,感悟家庭、祖国和世界,这一主题是极有价值的。同样,袁卫星老师围绕“亲情”组成学习专题,并以此为“核”,唤醒人格心灵、培植美好情感,语文教学的魂灵是鲜活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一些语文课,在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引导和学生精神培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开放与探索的多元,改变过去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和惟一性的僵化训练,但是缺乏价值观的引导。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应当是开放的,要有探究和体验,这一过程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是经历这一过程的目的应是對文本主旨及价值观认识的加深和超越,而不是只停留在过程中分散、模糊的状态。二是注重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改变了过去深挖死抠字词的分析,但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止于浅表,不能从语言文字中见思想、见精神、见创造,学生缺乏必要的深度体验。如果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就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我们反对过度的分析,但要坚持深度的理解与体验。

语文教学的魂灵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魂不附体”,实际上教学就等于失去了魂灵。强调语文教学改革的平衡,要让终极目标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彰显。

神经。语文教学之“身”布满着神经。这神经就是文化。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一根神经,抽掉这根神经,这个民族就变成了植物人。可见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之重要。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当然,说它是文化,还因为它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完善语文教学目标,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使文化这根神经活跃起来。神经的活跃,定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文化不是虚空的,它整合和弥散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中,从本质上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文化。

提携文化这根神经,语文教学改革如何突破与平衡呢?

其一,语文应当生活在田野中,但语文教学又应超越田野。文化来自丰富的日常生活,离开生活,语文就会失源断流而枯竭,语文教学就会失去魅力而苍白。以往我们把语文当做世界,现在还要把世界当做语文。语文生活在田野中,是说语文教学应当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资源,在生活中进行,丰富学生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语文生活在田野中,是说语文教学本身就是生活,是正在过着的生活。正因为如此,“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袁卫星老师在这方面的探索是有益的,试验是有效的。《永恒的眷恋》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构造和布局的基本理念就是向生活开放: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生活回归课堂,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味生活。实践证明,学科教学跨出了教室,就走向了生活,走向了综合。语文生活在田野中,才能保持语文教学的清新、开放、多元、真实、丰富和生动。但是,语文又改造、提炼着日常生活的文化,而不应是生活的克隆和翻版,其间有辨别、有选择、有矫正、有改造、有提升。此外,在重视和生活结合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语文本身的课堂生活,课堂生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永恒的眷恋》中的制作电子贺卡、制作“电视散文”起着概括和提升生活的作用。语文走向生活,并不意味生活等同语文。从这一角度看,我以为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命题是欠妥的。也许是出于“生活化”的认识,一些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但实际上只有生活而无语文,以生活取代了语文。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应求得文化上的平衡。

其二,语文要活在学生的对话和体验中,但不能丢弃文本的阅读。课程应该是文化,但稍不注意课程就可能是工具,其关键是以何种方式运作。告诉、灌输、一味的训练,课程就会演变成工具,反之,对话、体验、探究,学生主动地以各种方式学习,课程就回到了文化的位置。语文更是如此。但是,目前我们对对话和体验的理解、把握、运用,还处在浅表层次,停留在形式的追求上。其实,对话和体验既是一种课程文化,又是学习、激活文化的手段。比如对话,也应发生在人与文本之间。对话要以文本为基础,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这就需要把对话与文本阅读结合起来。阅读是一种“聚会”,是作者被读者相约或召唤入场,读者与作者对话,理解文本,在理解中文本生成意义,而且生成新的意义。这样对话在文本阅读中获得文化。比如体验,是有一定的规定性的。体验的方式是很个性化的,应有一个过程,并获得一系列可记忆的内容。因此,要注重体验的内容、深度、场合和品位以及体验后自我总结时教师的概括与指点,不少教师已注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体验,但在把握上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常常习惯性地丢开文本,离开文本的主旨和语境,体验成了想怎么就怎么的个人的自由活动,久而久之可能在破除教材是“圣经”观念的同时,走到不尊重文本,不凭借文本,不求深刻,不求扎实的另一个极端。

其三,语文课应是预设和生成的结合,求生成,不要否定预设。《人民教育》(见今年第6期“语文教学,追求什么样的精彩”)组织了一场由《无法预约的精彩》引起的讨论,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指向语文课的预设和生成问题。长期以来,语文课只注重预设,几乎没有生成的概念和意识,既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影响了教师智慧的生成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时使语文课处于封闭状态。课改以后,语文课的生成已成了大家共同的追求,课堂更为丰富和精彩,但是与此同时,教学的进程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遇到了新的问题,有的教师颇感困惑,甚至莫衷一是。其实,预设和生成是课程的两个基本特性,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缺一不可。二者的配合,才是好的语文课。预设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教学进程的基本保证,但是,预设是为了生成(为预设而预设,语文课将变成值化的模式),是为了创新,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生成可以是偶发事物的智慧处理,但绝不要误认为生成是随意的,生成既在偶然中又在必然中。由此看来,精彩是可以预设的,实际上真正的精彩应是预设和生成的平衡。学生的文化和智慧就是在预设和生成中获得、积累、发展和丰富。《亲人》案例中这种精彩多处可见。

缰绳。王尚文先生说,语文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要走在语文的路上。“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可以说,抓住缰绳才会使语文教学更“语文”一些。实事求是地说,《亲人》和《永恒的眷恋》在这方面都还需要加强。

魂灵、神经、缰绳是一个整体,统一在语言文字中。这样,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和平衡,才是有方向的、有文化的、有活力的、有效的,语文才是语文,语文教学才可能更“语文”一些。

猜你喜欢

魂灵缰绳神经
“神经”语录
清明为父上坟
跟踪导练(三)(2)
绘脸谱?塑魂灵!
马和骑师
清明遥寄父亲
“神经”病友
树的美丽传说
残忍的爱护
残忍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