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文之歌

2004-04-26施久铭

人民教育 2004年18期
关键词:彭雪枫中学学校

施久铭

北京崇文区,经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焕然一新而古韵犹存。

树木葱茏的培新街,掩映在现代化建筑群中,显得格外幽静。踏着匝地的绿阴,记者来到百年老校——北京汇文中学。

培新街,一个极具时代色彩的名字,寄予了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美好愿望。汇文中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无愧见证者,以其特有的历史责任感,始终坚持用高标准育人。

丰厚的底蕴和光荣的历史,凝结成以“爱国重德”为首的汇文传统。新世纪的汇文人,又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融合中,更加坚定了“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方向。

走进汇文中学蓊蓊郁郁的校园,俨然走进了一个时时处处散发着育人馨香的庄严殿堂……

给母校的毕业礼物

这是记者不经意遇到的一件事,虽然影响了原定的采访计划,但从中却对汇文中学真实、开放、宽容而自由的育人特色,有了最真切的感受,同时也平添了许多深入探寻的愿望……

还有一个星期就要毕业了,高三(10)班学生张齐来到德育处,主动申请做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在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汇文中学,国旗下讲话经常由学生“唱主角”,不过大多是学生会成员或班级的干部。而张齐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性格略有些内向,也并不善言谈。

所以,当这个敦厚的男生站在升旗台前时,下面多少有些骚动,但很快便平静下来。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站在这里讲话,而且是我中学时代惟一的一次。”张齐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语气沉缓,神情认真。

张齐迫切想要说的,是唱国歌的问题,每次看到那些不认真唱国歌的同学,他都有一种想告诫他们的冲动。因为他觉得,这绝不是一件小事。“唱好国歌,是作为中国人最起码的标准!”张齐说。

张齐希望以自己认真的态度影响别人:“有一次,我在医务室打针,没有参加升旗仪式。但当国歌奏响时,我仍旧唱起了国歌。”

一开始,台下有人发出笑声。随即,大家都肃然了,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张齐最后说道:“我们这届学生就要和母校分手了,在这最后一次的国歌声里,我希望听到最有力、最高亢的声音。我也希望,国歌精神能一直传扬下去!”此时,他的声音完全被掌声淹没了。

在汇文中学,张齐的认真是出了名的。做课间操时,学校曾特别让张齐领操,因为他的每一个动作总是一板一眼,非常规范。

学校把这种“认真”看得很重,德育处的海倩雯老师说:“这实际上是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尽管有一些人很淡漠,但学校始终给予鼓励和引导。很多时候,我们是在顽强地进行着培养理想的教育。”

对于一向并不张扬的张齐来说,走上升旗台,无疑需要勇气。他把这次讲话视为给母校的毕業“礼物就要离开了,我想实实在在地为学校做点事。那就是,把这样一个话题留给还在学校的人,让他们继续思考。”张齐话不多,但从他真诚的谈吐中,记者感受到一种可贵的责任感。而这来自于汇文中学的教育。张齐说,自己过去只知道扎在书堆里,但在汇文中学这三年,他逐渐懂得了要关注社会、关注时事。“作为汇文人,你自然而然就会这样做。”

这种“自然而然”就是学校潜移驮化的教育。张齐所在的班级是以任弼时的名字命名的“英雄班”,在耳濡目染间,任弼时同志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们。

张齐记得,有一年校庆,学校请来几十年前老“任弼时班”的校友跟他们座谈。在这些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中,不乏毕业于北大、清华的高才生,但他们说,我们没有值得夸耀的财富和地位,我们最在意的是,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

志向与责任,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萌生的。前不久,任弼时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那一天,正赶上学校举办的一个高考化学辅导讲座。对理科生来说,这样的考前辅导至关重要,尤其对志愿报考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张齐来说,帮助就更大。可张齐和同学们还是选择了去博物馆。“功课落下了,还可以再补,而有些东西丢掉了,就永远也捡不回来了。”张齐说。

的确,张齐只是汇文很普通的一名学生,但在他身上却鲜明地体现出汇文的育人取向。“汇文从来都不乏像张齐这样富有责任感、敢于坚持的学生。”一位毕业多年的汇文校友自豪地说。

几天后,在给高一、高二学生讲话时,校长李仲秋也提到了张齐。他动情地说:“我为汇文学生能有这样自发的行为,深深地感到震撼!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提倡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要做什么样的人?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思考。”

李仲秋讲这番话时,张齐等高三学生已经离校了,而关于国歌精神、关于志向与责任、关于如何做人的思考,还在校园里延续着……

为学生一生成长打下基础

从最初的“全人教育”理念,到20世纪90年代的“汇文人”标准,再到新世纪的“培养国家栋梁之材”,汇文中学一直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坚持着育人的高标,而其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

汇文中学毕业的学生,为什么对母校如此依恋和热爱?这是记者迫切想知道的。盛夏的一个早晨,在李仲秋校长简朴而狭小的办公室里,记者与他进行了一次关于育人目标的对话。

“作为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学校,我们一直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李仲秋的话筒洁而有力。

注重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是这所百年老校一贯的教育主旨。

早在1926年,汇文中学校长高凤山就提出“全人教育”的思想,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确定了育人的标准。同时,学校以“智,仁,勇”为校训。由蔡元培先生亲笔题写的三句话——“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至今仍激励着每一个汇文学子。

这样睿智而有远见的办学思想,奠定了汇文中学的育人基调。“即便是在十几年前升学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未动摇过,仍然坚持多方面的社会实践,而不是让学生只知道啃课本。”李仲秋说。

显然,做人教育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它的核心是什么呢?记者问。

爱国!李仲秋毫不犹豫地说。他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汇文中学纪念册,翻到其中一页:“这张照片,想必很眼熟吧?”

一张发黄的旧照片映入眼帘,记者不由得一阵激动。这不是“五四”运动吗?在历史课本中曾无数次目睹过。照片中是一群正在游行的爱国学生,队伍前列的横幅上,清楚地看到“汇文中学”四个大字。

这留存至今的历史照片,见证着汇文中学的光荣。在历次爱国革命运动中,都活跃着汇文人的身影。1983年,在一次纪念“一二·九”运动的会上,35届汇文校友、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同志建议说,当代青年要牢记爱国革命的历史,我是汇文的学生,愿意拿出三百块钱,带个头,在母校建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你看,就在那里。”李仲秋指着窗外。花木丛中,一块巨石静静矗立,形状恰如一团跳动的火焰,故称做五四火炬纪念碑。碑身正面,几个遒劲大字在阳光下分外醒目——“怀念我们的革命先烈”。在校园的另一角,遥遥相对的是三一八烈士纪念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断了,虽经修复,断痕犹在。

“文化大革命”以后,教育界百废待兴,汇文人从丰厚的校史中找到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逐渐明确了“爱国重德”等汇文传统。

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承载,在这个校园里,听到最多的三个字就是“汇文人”。每当师生们以此自称,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而这样的历史承载也带来了不断反思和进取的勇气。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以“奋进吧,汇文人”为主题的校园大讨论,至今讓师生们激动不已!到底什么是“汇文人”?他们认真地进行着反思。讨论的结晶,是80字的《“汇文人”标准》:

志存高远,品德高尚;

勤奋刻苦,勇于创新;

自信坚强,身心健康;

诚实谦逊,朴素大方;

……

汇文人在反思历史中寻找今天的发展方向。新的世纪,汇文中学又有着怎样的育人追求呢?

“我们把‘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李仲秋回答说,“在基本思路上,它强调的仍然是做人教育。”

“新世纪的汇文人,又有什么样的标准呢?”记者问。

“我们首先是要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育人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汇文又明确提出,要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材。”李仲秋说。

1998年,一所海外名校来汇文中学访问。两校的学生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那所学校出了很多政界人士,他们的学生骄傲地说,我们学校就是要培养政治家的。汇文中学的学生则不卑不亢地回答,我们既要培养政治家、军事家,也要培养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李仲秋说一个社会光有政治家是不够的,还需要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来支持,这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短暂的一席话,始终围绕着做人教育。看得出,对“人”本身的重视,已深深熔铸在汇文领导的观念中。这更勾起了记者刨根问底的念头为什么要把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呢?”沉吟片刻,教理科的李仲秋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教师教学生学习,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关键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中学阶段只是人生很小的一段,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不可能一一教他解决。所谓做人的教育,就像学习知识的方法一样,是教给他一生成长有用的方法。”

让理想之树常青

在教育日益走向个性化、人本化的今天,汇文中学始终没有回避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利用身边的资源,他们把这些宏伟的主题融入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创造出充满凝聚力的校园文化。“英雄班”教育就是其中一项有效途径……

以杰出校友来命名“英雄班”,是汇文中学近十几年的创新。学校有一套严格的评选制度,要成为“英雄班”,需要全班共同努力。

青年教师岳波是已经毕业的“彭雪枫班”的班主任。三年前申请“英雄班”的情景,他至今仍历历在目一12月9日,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英雄班”申请仪式上,班长罗希代表全班发言:“我们要申请的是‘彭雪枫班。彭雪枫,著名的新四军将领,汇文人的骄傲……”在她身后的大屏幕上,依次闪过介绍彭雪枫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都是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的,

学生们的努力与成绩也有目共睹。随着罗希自豪的解说,屏幕上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剪影:争做“考试免监班”,举行唐诗宋词朗诵会,排演音乐剧《音乐之声》……

多么有活力的一个班集体!精心制作的幻灯演示,赢得好评如云。

大家的赞誉,使岳波深感欣慰。自从接手这个班,他一直努力营造充满凝聚力的班级文化:“要让学生接受汇文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同并热爱汇文的文化,进而才能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班级文化。”

而争创“英雄班”,让学生重新认识英雄,特别是那些值得他们引以为骄傲的杰出校友,无疑是了解学校文化的极好途径。

这个班的学生,个性强,喜欢标新立异。特别是,因为学习成绩好,他们常以此自矜,对学校的一些活动不太热心。比如,在是否要争做“考试免监班”这个问题上,师生之间就曾发生过一场争论。

学校有这么一项制度:只要全班学生一致同意,共同签名申请,经考察合格,就可以不用老师监考。

出乎意料的是,当岳波在班里提出这一目标时,部分学生却毫不热衷。一个学生说:“让其他班去争取吧,我们不屑要这虚名。”另外一个附和说:“是啊,太没意义了。以我们这水平,考试根本没必要作弊。”还有人说:“我肯定不作弊,但保不齐别人不会。”面对意见分歧,岳波循循善诱:“真的没意义吗?你认为自己可以不作弊,这仅代表个人的诚信。而‘考试免监班,代表的是集体的诚信。这时候,你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来做出承诺。”

聪明的学生们明白了:“个人”与“集体的一分子”,意义是不同的。经过认真讨论和反思,他们郑重提出了“考试免监班”的申请。

经过这件事以后,争做“英雄班”,也很快成为全班的共识。

学校有十几个“英雄班”称号,选择哪一个呢?彭雪枫!学生们首先想到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彭雪枫的汉白玉塑像就矗立在教学楼前,每天走进校园,都迎着他那坚毅的目光。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将军,这位多才多艺的汇文校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

很巧合的是,彭雪枫也是岳波从小就很仰慕的英雄。他的家乡安徽宿州,就是彭雪枫当年的抗日根据地。当地至今仍在出版的《拂晓报》,就是彭雪枫创办的。岳波特意让家乡人捎来一份《拂晓报》,学生们如获至宝。这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在继承英雄的事业。

要做“英雄班”,只有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这天,岳波满脸喜气地走进教室:“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让咱们班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合唱比赛,这可是为校争光的好机会。”

“没搞错吧,老师?”学生们面有难色:“我们可不懂合唱。唱不好,不是给汇文丢脸吗?”“是啊,要我参加学科竞赛没得说。音乐细胞,我可是一个都没有。”学生们这次挺有自知之明。

“还没试,怎么就先泄气了?”尽管岳波也不懂音乐,但他却信心十足:“知道吗?合唱队可是当年彭雪枫治军的一宝。要做‘彭雪枫班,咱们可不能示弱。”其实,比赛的结果如何,岳波倒不在意,他更看重的是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假期里,岳波带着全班学生,到中山音乐堂听了一场高水平的合唱音乐会。美妙的艺术熏陶,激发了大家尝试的愿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排练紧张而辛苦。早晨、午后、傍晚,课前、课间、放学后,所有的空隙都用上了。两首参赛曲目,一句一句学,翻来覆去唱。大多时候是枯燥的练声和分声部练习。

“行行好,让我们歇会儿吧。”调皮的男生哀求道。“不行,把这一段唱好再说。”几个参加校合唱团的女生做起了小老师,别提多严格。看她们打拍子把手都拍红了,声音也哑了,谁也不好意思再偷懒。

好事多磨,比赛那天不巧又是期中考试的时间。经过协商,学校同意让他们先比赛,随后再补考,而且照样是无人监考。这份信任让学生们感动,他们说,请放心,我们绝对会以最真实的水平对待考试。

结果难以置信,合唱比赛,他们全市第二,学习成绩也依然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而最让岳波高兴的是,他发现班级变得更融洽了。

岳波和学生们一步步地朝着“英雄班”的目标靠拢。高二下学期,经过学校考核,他们如愿以偿地拥有了“彭雪枫班”的光荣称号。

2002年9月,北京科技会堂,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95周年大会。面对台下白发苍苍的新四军老战士,还是班长罗希,代表“彭雪枫班”,深情地缅怀他们心目中的彭雪枫,也介绍了他们的班级文化。老一辈以热烈掌声给予他们高度的肯定,彭雪枫将军的夫人、83岁高龄的林颖女士饱含热泪,勉励他们把“英雄班”的旗帜举得更高。

可以说,英雄精神激励着“英雄班”学生不断进取。同时,他们也在用年轻的生命,诠释并展示着对英雄精神的新理解。

在岳波的办公室里,记者惊奇地看到整齐码放着的一捆捆图书,还有一排精美的《国家地理杂志》、《探索》等电子出版物。岳波解释说:“这是当时我们‘彭雪枫班的班级书库。”

班级书库的创意来自于学生。一天,一个学生来找岳波:“老师,咱们设一个班级书库吧?”“哦,怎么会有这想法?”岳波问。“这样可以资源共享啊。再说了,学校阅览室那一点儿书,太不解渴了。”好主意!其他学生听了也很赞同。在教室一角放上一个简易书架,书库正式成立了。学生们纷纷贡献自己的藏书,岳波说:“书是心爱之物,不一定要捐,只要愿意借给同学看就行。”赶上有书市,岳波就让学生用班费去买一些新书,充实到书库里。

书库丰富了班级的文化生活,也成了全班学生的情感寄托。有一次,几个竞赛获奖的同学自发地用奖金为班里买了书。从此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获得奖学金的学生,都会买书捐给班里。

“彭雪枫班”要毕业了,班级书库怎么办?大家讨论后一致决定,把书留给学校,因为这是属于“英雄班”的财富。

如今,又有新的班级要争做“彭雪枫班”了。岳波说:“等他们申请成功,就把这些书赠给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让教育充满艺术

社会实践是汇文中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动,闪烁着教育者的智慧和匠心,蕴涵着对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也因此,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学生既获得了多方面的陶冶和锻炼,也对社会多了一份关怀和责任。

20世纪90年代初,汇文中学德育处明确提出,取消学生春游,加强社会实践。

春游跟社会实践,有什么不一样吗?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

对于当时这一决定的初衷,解海涛副校长这样对记者说:“主要是要增进教育的实效性,即便是玩儿也要有意义,突出一定的主题。”

长期以来,汇文中学力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真实的教育情境。“学校教育的效果不佳,主要是与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不统一。”解海涛说:“我们不怕让学生接触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而是如实告诉他们真实的东西,同时教他们如何去正确分析。”

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的登山活动。有一次活动的地点是日本北部的低温林区。学生们看到,那里的树木几百年未经砍伐过,连拴根绳子都要先小心地缠上保护层。林区不通车辆,只能徒步进入。为保护林区土壤,日本政府花巨资从巴西买来木头,铺了几百里长的木头路。林中看不到生活垃圾,游人不準随便用水,大小便都受控制。

这样的环保意识令学生惊叹!尽管他们也有意见:“世界终究是一体的,这样花钱从巴西买木头,巴西不就要大肆砍伐了吗?”可是相比而言,随后在东北长白山的见闻,却令他们既痛心又惭愧。在东北自然保护区,随处可见丢弃的易拉罐、塑料袋。学生们一路走,一路捡,怎么也捡不完。

这样的活动,既是意志品质的锻炼,也是人文素养的熏陶。学生们从中更加清楚地懂得了,该怎样爱自己的祖国。

在汇文中学的各项社会实践中,志愿者服务大队是一支活跃的生力军。他们坚持7年的一项“爱心接力”,深深地打动了记者。

那是1997年10月的一天,汇文团委书记小苏老师随手打开一份报纸。突然,一个醒目的标题跳入眼帘——《涩涩酸楚中的爱与关怀》。

文中的事就发生在汇文中学附近,8岁男孩严严,父亲和伯伯都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他既要上学读书,又要照顾两位病人。

在旧城区一栋简易楼中,小苏找到严严家。推开门,一股异味扑鼻而来。房间里没有一点鲜亮的色彩,里外屋子各躺着一个中年男子,四肢无力,眼皮耷拉着。

眼前的一切让小苏心里既震惊,又沉重。严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该怎样帮助他呢?回到学校,小苏立即召开团干部会议。

“为他们募捐吧。”一个学生提议。

“不太好,那只能解一时之困。”有人反对。

“我们支部愿意去他家义务劳动。”一个班的团支书说。

“我们也可以去。”马上有好几个团支书响应。

“这样好不好?就把他家作为我们的志愿服务基地,各支部轮流去。”小苏老师汇总了大家的意见,确定了一个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

几天后,小苏老师带着第一批志愿者前往。说干就干,陈年的垃圾被清扫出去,把快发霉的被褥晾到阳光下,煤炉也烧起来了。在这样一个深秋,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久违的温暖和笑声。

下一周,又换了一批学生,去过的学生嘱咐说:“该给他们买过冬的大白菜了。还有,别忘了检查严严的作业……”

有一次,严严的父亲不好意思地说:“我已经好久没洗澡了,真想好好洗一洗。”高二学生小张和同学把病人抱上轮椅,推到十几里外的单位澡堂,又抱他进去,毫不嫌弃地帮他洗。在热腾腾的澡堂里,病人哭了,小张也哭了。倒不是觉得委屈,尽管以前父母连洗脚水都不用他打。面对无助的病人,他更多感到的是酸楚和震撼。洗完回去,前后4个小时过去了,对小张来说,这不啻于一次心灵洗礼。

一干就是7年,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接过这支爱心的火炬,一本厚厚的志愿服务册记录着这不辍的足迹。而严严在大家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如今都快该上大学了。

一项志愿服务,何以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吸引这么多人参加?小苏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是,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汇文中学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非常注重教育方式的艺术性。

1999年4月,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后,汇文中学教学楼一楼大厅前拉起一条横幅——“为了绿色的希望捐书义卖”,一排排的旧书杂志沿路摆开,几个学生正卖力地吆喝着,吸引了不少人围拢过去。

为什么组织这次义卖呢?说来颇费周折。不久前,几个学生来找团委书记小苏:“老师,我们要去黄河边植树。”“为什么呀?”乍一听,小苏老师有点莫名其妙。

“你看,老师。”学生递给她一张报纸,报上说,为防治沙尘暴,很多青年志愿者远赴黄河沿岸植树造林。学生们非常激动,也要效仿。

的确,开春以来肆虐的沙尘暴让北京人忧心忡忡。学生的这份热情值得肯定,可是去那么远的地方植树,显然不现实。

小苏老师挺为难,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既不打消學生的热情,又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呢?为“绿色希望工程”捐款倒是一个办法,但如果只是让学生掏几块零花钱出来,未免太流于形式。突然间,她想到了大学校园里常有的跳蚤市场。对了,每个学生都有用过的图书资料,不是也可以拿来变废为宝吗?小苏老师立即召来团干部,说了这个主意。大家都拍手叫好,原想去植树的学生也觉得更有意义。

任务布置下去,各种旧书、杂志和学习资料很快堆满了团委办公室,分类整理后,义卖开始了。中午的校园里,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教师和学生们纷纷来“淘宝”,校领导也来捧场。校图书馆的老师更是“友情赞助”:“我们这儿有下架的旧书,一并拿来卖吧。”

几个中午下来,共收入1700多元。钱虽不多,学生却觉得很值,他们来到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郑重地把钱捐给“绿色希望工程”。

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跟一个有创意的活动形式相结合,不仅一举多得,达到多元的教育效果,而且新颖活泼,令人回味无穷。

这样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无疑对教育者本身提出更高要求。“我们的社会实践,不讲次数,重在商量,追求少而精。”解海涛副校长对记者说:“毕竟高中学习是很紧张的,怎样体现德育为首呢?既不能只挂在口头上,也不能跟教学争时间,因此我们每一次活动都精心策划。”为此,学校经常展开调查,或者召集学生干部座谈,或者在全校发放问卷,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这样就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同时,在这个校园里,学生完全是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到学校事务中。要开展一项活动,教师总是以平等的、商量的口吻,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己去组织,教师只是帮助者、引导者。

对此,新上任的团委书记小谢老师深有感触:“一开始也有失败的教训,因为你设计好的活动,学生不感兴趣,就根本不买你的账。现在要搞什么活动,我就会把团委策划部的学生找来,大家一起商量。”

从生活中寻找教育

教育需要精心的构思和设计,更需要充满灵性的发现。变化的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处都潜藏着教育的契机。敏锐地抓住生活小事的教育意义,既拓展了教育的空间,也使道德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变成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自觉行为。

采访中,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细节:一个午后,记者和解海涛副校长走在校园里。干净的甬道上,一只白色塑料袋丢落一旁,有些碍眼,解海涛走上前弯腰捡起,丢进垃圾箱,动作从容而自然。

“校长还要干这活儿呀?”记者开玩笑说。

“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扔垃圾,这很难,但我们要求看到垃圾一定要检。”解海涛认真地说:“因为你捡了,对于扔的人,就是一种教育。”

悉心诱导,而不是严令禁止,这正是汇文人极力提倡的。解海涛递给记者一本印制精美的《汇文中学学生手册》:“你看,我们各方面都有详细的制度,但这些制度不是告诉学生不能做什么,而是让他们知道可以做什么,知道学校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空间。如果学校总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学生就会变着法儿跟你作对。”

汇文为学生提供了相当宽松、自由的空间。作为北京市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的标本收藏堪与博物馆媲美,有几十年前校友捐赠的人体胚胎标本,有高科技培育的植物标本,有重金购买的珍稀动物标本……学校没有束之高阁,而是摆在走廊里,完全对学生开放。管理似乎太粗疏了,可恰恰如此,学生反而格外小心,标本一直保存完好,从未丢失过。

的确,良好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生活中的些微小事,经过深入挖掘,往往成为育人的良好契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后,汇文人认真学习后形成共识:落实《意见》,就从身边小事做起。

有这样一件小事曾让汇文人铭记在心。那是前年的冬天,天刚蒙蒙亮。在学校门口,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人找到解海涛,颤巍巍地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北京汇文中学,高一(6)班苏静。

因为激动,老人说话很急促。好半天才弄明白,老人在方庄附近摆摊修车。一天傍晚,一个女孩来补车胎。女孩说自已是附近中学的学生,忘了带钱,改天一定送来。老人答应了,让她写了这张欠条。可是两个月过去,女孩再也不见踪影。老人挺生气,就拿着纸条找来了。

“您稍等,我这就帮您查。”解海涛立刻去高一(6)班找。可是,全校都问遍了,根本就没有叫苏静的。问不出结果,老人赌气走了。

解海涛心里颇不平静,他召集学生干部开会,讨论这件事。

“嗨,明摆着是有人栽赃。”一个学生说。

“小事一桩,过去就算了。”另一个说。

“再说也无从查去呀。”还有人说。

学生的话,更坚定了解海涛的想法:必须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件事。

下周一,很少作国旗下讲话的解海涛主动走上台,又提起这件事:“也许说谎的人就在我们中间,也许确实是有人栽赃。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所为,从中反映出我们的诚信水平。诚信是相互的,别人对我们百分之百地信任,我们又该怎么做?”

该怎么做呢?解海涛说,全校发动起来,一起去找那位老人,然后哪怕每人出一分钱,也要把钱还给老人。随后几天,学生们一放学就去方庄附近打听,解海涛也亲自找了两天,但都没有找到。

也许老人已经不修车了,或者是换了地方,一个小小的遗憾始终留在了大家心里。但因为遗憾,学生们也更深刻地明白了诚信的含义。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随机地发生着。因为随机,就格外考验教育者的智慧和眼光;也因为随机,教育变得格外生动而真实。

在汇文中学教学楼的门厅旁,记者看到这样一则有趣的告示:

我想回家!

我是一把“爱心伞”,有一次我被一位可爱的同学带走了,现在我好想回家,家里还有十六个兄弟姐妹在等我,我好想它们,亲爱的同学,谁能帮助我呀?请把我送回去吧!

——把盼归的“愛心伞”

“‘爱心伞是团干部们的创意团委书记小谢老师说:“雨季到了,经常有人忘带雨伞,大家就想出这个主意,为师生们提供方便。”

校团委买了20把雨伞,每把都写上“爱心伞3个字。细心的学生还专门写了“使用须知”,提醒用伞的学生按时归还。但很快问题就来了“爱心伞”用过几次以后,越来越少,只剩几把了。大家很沮丧,小谢老师安慰说:“少了不见得是坏事,关键是怎么解决。”

学生们在全校发出通知,陆续有几把伞被还回来。有个学生拿来一把新伞.不好意思地说:“我借了一把‘爱心伞,不小心弄坏了,就用这把补上吧。”但仍然有4把伞没有还回来。带着几分无奈,几分期待,学生们在伞架旁贴出了“我要回家”的告示。

小小一把“爱心伞”,既像一支“晴雨表”,显示着学校的道德风尚;又像一块“试金石”,测试着每个人的道德素质。

一段时间过去了,那4把伞仍迟迟没有“回家”。有人说,是在一次社会性活动中遇雨,被校外的人拿去用了。

“丢是绝对的,不丢是相对的。”深谙德育之道的解海涛很乐观:“要补上几把伞并不难,关键是要通过这件事提高学生的认识。”

汇文人就是这样的乐观,校长李仲秋说:“我坚信,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正是怀着这样的乐观,汇文人始终将教育的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在充满丰富可能性的现实生活中探寻教育的真谛。“我们正着力构筑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化体系。”李仲秋说。他没有过多解释网络化体系的含义,而是又说起培新街:“这条街的名字我考证过,解放前,崇文门外还是一片乱坟岗。后来,汇文中学迁到这里,慢慢形成了街道,这才有了培新街。多年来,我们承包着街道的卫生,还和社区共建。学校,就应该影响社区。”

采访期间,适逢汇文中学举行“五月的鲜花”校园合唱节。这是学校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依然闪现着鲜明的汇文特色。同时,也因为《五月的鲜花》这不朽的旋律,恰是由汇文人、数学特级教师阎述诗谱写,从而使合唱节有了更特别的意义。

这是一片充满歌声的校园。歌声寄予了汇文人对历史与传统的深情缅怀,也象征着他们对这个生机蓬勃的时代的热烈歌颂。

伴着歌声,采访变得那样令人难忘。采访中,汇文人自豪地告诉记者,学校合唱团将出访欧洲,让充满朝气的歌声飞越重洋。而今,在报道即将与读者见面之际,汇文学生已载眷归来。回顾采访中那些真诚而可爱的面孔、那些鲜活而动人的细节、那些充满创造灵性的理念……这一切宛如激动人心的音符,共同汇成至真、至善、至美的乐章,久久地在心间和耳畔回荡。

猜你喜欢

彭雪枫中学学校
彭雪枫:毛泽东眼中“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彭雪枫的浪漫婚事
彭雪枫豫东春荒卖马赢人心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学校推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刚硬至猛彭雪枫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