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
2004-04-26陆士桢
陆士桢
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后,社会上普通民众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状况有较多的议论。可以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一种紧迫的需求。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党团组织、校内外教育机构、公众,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说不重视,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也多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但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的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日益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大众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今天的青少年到底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中,他们自身又具有哪些特征和需求?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取得实效?这些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期望与安康。
清醒认识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环境是直接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元素,目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有几个社会环境因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首先是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市场经济的最直接的价值表达是,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结果论成败。这种意识作为一种潜规则,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如果脱离了这种潜规则的背景,脱离了人们受这种规则制约的现实,不回答如何在这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发展道德,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反面。总体来说,市场化对少年儿童道德价值的发展带来三个倾向:
一是忽视精神的现实化倾向。一个人活着,必然面临着“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的问题,现实化的社会实际却让今天的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活着。青少年学生缺失信仰,是引发青少年社会问题的重要源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人们曾经将原因归结为贫困、生存压力等个案性因素,而马临刑前的自白表明,信念的缺乏才是他走向深渊的根本原因。这是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是“金钱第一”的物质化倾向。市场带来的物质化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发生相当严重的扭曲,在相当大的范畴内,金钱成为评价社会事物的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杠杆,这种价值观念强烈地影响了整个社会,自然也强烈地影响了下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三是权利义务明晰的契约化倾向。在市场体制下,社会观念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再是无条件地否定人的个人利益和个性发展的追求,而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个人与他人之间需要有制度、程序、契约等来规范和约束,这也挑战了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和诚信规范。青少年对这样一种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有着天然的认同和接纳,我们不能再重复原有的、简单的、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系的说教,应该代之以实事求是的、更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规则和诚信的教育。
其次是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我们过去的社会在整体上是一种一元化的状态,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社会权威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下的思想教育,无论是其功能,还是其实际运行,都处于相对简单的、辅助性的位置上。目前影响少年儿童道德认识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三组冲突:
—是东、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碰撞。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方的价值观在中国影响非常大,而受影响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西方价值观是伴随着一些流行的商品和生活方式进入的,而真正影响深刻的是其内核,即以个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
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较量。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堅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需要真实地把这种信念贯穿到下一代的灵魂中去。但实际的政治课教育常常是“两张皮”,大学、中学的政治课改革,长期以来并没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既抓住理想信念的实质和内核,又真正和现实紧密结合,用孩子真能理解的话表达出来,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是科学民主精神与封建传统的斗争。民主是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法律制度的建设,而且是运行机制的建设,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建设,需要从未成年人抓起。
第三是道德发展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道德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应该说,20多年来我们的社会道德在不断进步,而青少年又是道德进步的先锋和桥梁。目前影响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社会道德发展有三种趋势:
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道德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一些新的道德领域不断出现,如宇宙伦理、动物福利等,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青少年在新的道德领域里往往是最活跃的,他们接受新的道德理念最快,也最不带旧的痕迹。
二是道德的自觉性本质日益清晰。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依靠的是道德和法制“两只手”。法制用的是强制性,道德用的是自律性、自觉性。长期以来,因为中国法制的不健全,道德也就不可能彻底自觉。我们以改革开放前青少年学习雷锋的活动为例,这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纯的青少年道德行为。一个人做好事,往往取决于多种动因,如想帮助受助者、希望获得肯定和表扬、周围人们行为的压力,等等。而在学雷锋的运动中,当事人的行为诉求往往不在于受助对象,而在于这个行为本身。之所以发生老太太本来不需要过马路,为了学雷锋而强行把老太太扶过马路的事件,就是因为行为本身的自觉性是不彻底的,行为承载着社会肯定的氛围压力。它与今天一个人每月只挣300元钱,在媒体看到一个孩子得了重病没钱医治,悄悄到医院送上5元钱的行为相比,后者可能更高尚、更自觉、更真实。
三是道德反映客观事物总体价值更真实、科学、深入、有效。就本质而言,道德实际上是外部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价值在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反映。关于道德,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道德是建立在相同价值关系上的文化传统,或者是素质,即德行伦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代社会建立相同价值观不大容易,道德演变成为一种工具伦理,即认为道德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长期以来,我们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基本是强调德行的。我们依赖强势话语灌输,期望将一种高尚的价值观和理念传递到少年儿童心中,却常常忽略道德能力本身的重要性。这不仅会遭到儿童情绪上的反抗,而且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出双重人格、两面作风的人。
第四是社会组织状况的变化。儿童从一个自然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家庭和社会组织是关键。20多年来,我们社会组织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社会组织变化有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生活政治色彩淡化。从正式组织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组织生活的政治色彩越来越弱,人们从政治组织那里得到的政治资讯也越来越少,组织对于人们实际政治倾向的影响力随着社会变迁日趋减弱。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人生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社会组织在政治表达上的变化对一代青少年的发展会形成巨大影响。
二是组织对成员思想意识控制减弱,关系趋向松散。在我们的社会中,关系日趋松散是社会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重要表现。以团队组织为例,随着社会多元意识形态环境的日趋突出,组织的宗旨、信念对组织成员的实际影响力呈递减的态势。组织内部人员的凝聚力,特别是思想意识方面的聚合力也逐渐递减。这将直接影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三是基层多元的、非正式的组织活跃。基层组织活跃是社会发育进步的标志之一,同时也会对青少年的发展形成巨大影响,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都会因兴趣、爱好等个性化的因素形成不同的团体,這些团体往往会对孩子形成大于学校、家庭的决定性的影响,有的不良社会团体还会影响一些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如何引导青少年非正式团体,是当前青少年工作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五是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变革。近年来,伴随知识经济的崛起,一场教育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风暴。教育观念、体制的变革直接影响了各级各类教育,也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有六个重要的教育变革会影响到少年儿童道德教育:
一是教育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变革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以社会为本,后者以人为本。这实际上改变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师处于学生的对立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必须站在被教育者一方,带领孩子们去寻找真理。
二是教育的使命,从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变革为使人学会学习,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前是简单地把人类积累、流传下来的道德信条用强势话语灌输的形式强加给被教育者,现在是要培养孩子们道德的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自我选择的能力。
三是教育的特征,从集体化、标准化变革为个别化、个体化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是工业经济的产物,讲究的是标准化和批量生产。这种教育有_个前提,即相同年龄的孩子在发展上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考核测量。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青少年的多样化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更是对个体的创造性、个性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是教育的组织,从以学科为基本体系变革为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传统教育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学术体系,更多地将知识当成学问来做,而现代教育讲究培养实践能力,以问题为中心不仅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直接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调动了被教育者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推动了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实现。
五是教育的思想基础,从一般性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变革为机会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真正实现三个平等,特别是过程平等的实现,需要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实施教育改革。
六是教育的途径,从以传授、读书为主变革为强调实践性过程、创造性过程。它不仅影响了教育的目标,也在大范围里改变了教育过程。
深刻检讨思想道德教育的误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一代又一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出现正是这种成果的最好证明,但也不能否认,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在整体的思想道徳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实际表现与教育者的预期不符,甚至出现了相互对立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正视思想道德教育的误区,以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和儿童发展的新视角,来认真检讨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一般说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三个误区。
第一,德育目标内容脱离青少年的实际。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标准的高深脱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那些纯而又纯、高而又高的理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些理念跟实际中市场经济带给人们的潜规则、跟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距离,在孩子那里,标准的高深造成了道德教育和实际生活处于割裂的状态。
二是内容的抽象影响青少年的理解。我们习惯于把道德当成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和行为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道德教育内容的抽象直接影响了孩子的道德习惯形成。
三是单一的标准影响了青少年的多样化发展。我们的道德教育往往是讲一个最高的标准,但是儿童每天看到的是多样化的道德行为,有些道德行为是德育课堂反对而在社会现实中大量存在并被认同的,这在实际上加剧了理念和行为的两面状态 。
四是道德教育与人格、心理塑造的分离。道德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个体、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关系的问题,这是道德的核心,这就不可能离开情绪、人格等心理品质。把道德教育简化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违背了现代道德的根本特征。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道德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即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拒绝的,这是一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依据;二是行为模式,即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个人与外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冲突;三是情感,即基本的情感认识和表达状态等。三者是紧密相关的,是一个人道德发展的统一。
第二,德育形式、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传统德育以青少年为被塑造的客体。实际上传统的德育,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将青少年视为被教育客体的思维,它必将直接面临育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挑战。
二是传统德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青少年出发。我们的德育计划大都不是根据孩子们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依据自上而下的要求。孩子想要的,往往不能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主题,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三是忽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成长需要伙伴,特别是道德发展是一种人际间的互动和作用的过程。在相当多的情况下,现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是孤独的,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已经无法深入而广泛地引起儿童间的互动。
四是青少年在德育过程中的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在话语的灌输中,青少年是被动的,这造成了孩子远离道德教育;同时,我们又没有手段割断青少年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必须具备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而这种能力靠德育灌输是解决不了的。
第三,道德认识与行为的严重脱离。带有缺陷的道德教育,带来的是孩子道德发展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道德价值的虚化。我们给了儿童很多的道德价值,但很多时候这个价值是虚的,形成了“两张皮”。
二是道德行为的社会化。儿童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受到社会流行价值的指引,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放贷、拍卖等社会经济行为在校园里比比皆是。
三是道德能力上的多重挑战。社会不断变迁,新的道德领域不断出现,传统的道德信条越来越多地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而课堂上传递的道德理念越来越多地遭受到现实生活的非难,这就是孩子需要面对的现实。
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需求出发,确立德育目标。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下列六种能力特别重要,这也应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方向。价值选择能力:要从小培养青少年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儿童适应社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培养孩子认同和接纳社会制度价值,这是儿童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社会发展的适应,这种适应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
心理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中,人每日每时都会遭遇到压力和挫折,要教给孩子心理调适的方法,培养他们作为社会个体抗拒压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自我表现能力:其实是强调人的开放性,把内心与外部世界畅通地连接起来。
生命力:高度创造力与持续发展倾向是一种积极的生存状态,是生命力的直接表现。
社会性发展能力:主要是人际关系调解能力,对自己的认知和接纳、对他人的接纳和包容,等等。
另外,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提倡祖国利益至上:在团体中发展健康个性,诚信守纪;在创造性发展中实现自我等价值范畴,也是改革德育目标的可供思考的角度。
第二,立足现实,挖掘传统。改革传统教育,首先要认识和纠正在传统教育中对传统的片面诠释,如重外在的物质性对比轻深层思想的描述、重抽象的伦理说教轻具体行为的指导、重对当时情境的再现轻现实感的反思,等等。其次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如以持续发展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生命力:以“和”、“和谐”为代表的人际关系调解能力;把强调解决自己问题的权利与个人在社会中的作为紧密联系的社会适应力:使人处于价值关怀的中心位置,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生存能力;认真思索、反省社会和人生价值目标的调整能力等。
在这方面,韩国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韩国在小学开设《正经的生活之道》,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个人生活,主要是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第二是社会生活,主要是宽容、爱家庭、和睦、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公正。第三是国家生活,主要是“三爱”教育:爱国家,讲究忠诚;爱民族,讲究继承传统;爱人类,讲究和平。
第三,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未成年人主体地位。可以从四个方面予以实现:
一是围绕社会现实和儿童需求寻找教育主题。研究儿童成长的焦点、热点、矛盾点、发展关键等,要时刻研究儿童的需求,将他们的需求作为教育的主题。
二是强调实践、体验、创造的过程。所有的德育过程,都要树立一个参与的观念,突出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通过德育过程,给孩子创造一些角色,给他一些情境,把青少年真正放在道德选择的“两难”之中。
三是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给青少年一种问题状态,通过一个孩子自主寻求的活动,使孩子获得人际交往、信息获得与表达等多种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儿童的能动性。
四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涉及到儿童观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如评“三好”就提倡了一种成长方向和目标,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习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特长和优点的学生,可能永远也进入不了主流评价体系,这对于今天儿童的多样性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第四,重视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辨析。道德教育需要以变迁中的社会为背景,道德教育不能以过去的经验或完全以传统的理念为依据,要不断研究社会现实,把变迁中的社会作为真正的学习课堂,研究孩子们面对社会的所思所想。同时还要敢于面对社会道德领域中新的挑战,社会的发展不断给道德提出新的问题,过去可能被认为不道德的行为,今天就可能得到承认和默许。
道德教育要敢于面对挑战,接受挑战。“考试作弊为什么屡禁不止?”“考试得了好成绩告诉竞争对手气气他对不对?”等问题,都是现实的,也是很难一下子说清的,要敢于引导孩子们去讨论、去认识。
在教育活动中,要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儿童进行价值辨析,这是在当代社会培养青少年选择能力的重要一步。要帮助青少年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多种信息,不断地进行思辨。一方面帮他们澄清混乱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选择能力。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如“校园实话实说”、“班级模拟聊天室”等,让孩子们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强势的话语灌输不利于发挥育少年的主观能动性,要创造条件,在道德教育中充分發挥未成年人自主认知的功能。
第五,努力形成教育过程中的群体互动。对于目前我们的道德教育来说,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需要把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追求,重视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所谓“成长小组”,就是五六个少男少女组成一个小组,每一两周活动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分享彼此成长的快乐与苦恼。这是一个互动的小组,不是成人教诲青少年,而是青少年自己活动。通过这种群体互动,使青少年学会在团体中生活,学会与人相处。
第六,把习惯养成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要重视习惯的力量,对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道德教育需要从习惯培养做起,特别是要从身边小事开始,坚持训练.逐步培养习惯。要重视一些小的细节,从点滴培养开始,才可能成就大人才。这中间特别需要重视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培养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家校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