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更多的人对经典怀有温情

2004-04-24赖配根

人民教育 2004年9期
关键词:温情民族精神

赖配根

4月2日,英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一篇不起眼的文章《中国人烧毁连接过去的桥梁》。大意是,在中国,迅速的城市化正在将历经战争和浩劫留下来的古迹一扫而空,可看的东西越来越少。几乎是在同时,文化名人龙应台在《三联生活周刊》,上毫不掩饰自己对大陆许多城市文化品格失落的失望:“到上海之前会想像有传奇浪漫光环的老上海。北京的历史地位更是和西方罗马是一样的。可去了之后,发现老的东西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取代的是现代化。失望次数多了,在我”心中特别美好的城市就不敢去。

的确,对于历史文物惨遭侵毁、践踏的情形,许多人都痛心疾首,有的人甚至提出了拯救某某老街、某某城市的口号。因为文物是民族历史最生动的载体之一,是民族精神的物化,破毁文物无异于割断历史的血脉。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经典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处境,却没有多少人表示忧虑。因为在许多人看来,像《周易》《老子》、《论语》《礼记》、《史记》《坛经》等作品,就算不是封建思想的糟粕,也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老古董,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它们的被抛弃,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

这是十足的精神短视。

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就是抱着这种思想实施教育的。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有些人凭着一丁点片面的历史知识,就武断地宣称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古语云:“亡人之国,必先亡其史。”一个人对民族的经典毫无感情也毫不了解,是谈不上民族精神的培养的。这样的人,我不知道是否还能称作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炎黄子孙。

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这就迫使我们每个人反躬自省:自己的精神底子与民族的历史续接上了吗?自己是否成了失去精神家园的一代?而每个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也都有必要追问:自己是在培养现代中国公民还是在塑造没有精神根基的一代?

在这样的语境下,石馨老师喜欢教经典的意义就变得醒目起来。在许多教师对沉甸甸的经典避之惟恐不及的時候,她却自觉地意识到了经典的巨大价值,从而乐意带领学生与一个又一个高尚的心灵对话,她说,这是要赐予学生“精神力量”。她对经典有一种本能的温情,比如她对《老子》的敬意,对《论语》的欣赏,对古典文学名著的爱恋,这种情感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指引。

她对经典的理解,也许有许多地方说不上深刻,但她深信经典具有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力量。她说,为了在每个学生心中树立起中华民族精神的雕像,自己在今天就要为之衔“一丸春泥”。她不是把经典与历史背景割裂开来,而是把它们放回到历史的脉络中,这样经典就显示出了生命的活力。她不是沉浸于历史而不能自拔,而是对经典注入时代的气息,她知道,对经典的任何阐释,都是基于当下的现实境遇,因而她让学生与经典自由对话,由此才促使年轻的生命与历史的精魂灵犀相通,比如有的学生看出了范仲淹、欧阳修与孟子的思想渊源,比如有的学生写下了《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

石老师就这样“诱导”学生亲近经典,亲近历史,让学生与民族精神血脉相联。

钱穆先生曾经告诚我们,对“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我想,让石老师用经典濡染出来的学生,不仅对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而且对现实会有深度的体察。他们不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己,因为他们在与经典的晤对中建立起了自己的精神谱系。他们不但会是民族文化的忠诚守护者,而且将是我们时代精神最活跃的创造者。

愿更多的教师喜欢教经典。

猜你喜欢

温情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MINORITY REPORT
拿出精神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温情的雪花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