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2004-04-24李帆
李帆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儿童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儿童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基础教育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健康人格。
今天的少年儿童成长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他们既受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的影响,又吸吮着改革开放的新鲜乳汁成长。在他们身上,既有不良习惯,更有良好的习惯。准确了解和把握我国当代少年儿童的习惯特点,无论是对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还是对提高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孙云晓、张梅玲主持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该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培养少年儿童做人、做事、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他们的健康人格。全国有近30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参与研究,得到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八个良好习惯与七个不良习惯
从调查和对专业人士的访谈结果看,当前少年儿童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以下特点:总的看,好的习惯多于不良习惯:父母和教师对少年儿童的习惯评价积极的方面多于消极的方面;少年儿童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养成了一些基本的良好习惯,发展比较全面;在某些方面,当前少年儿童身上还具有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良好行为习惯。
从整体上看,当前少年儿童具有8个或8个方面比较突出的良好习惯:(1)勇于表现自己;(2)生活比较有序;(3)待人有礼貌;(4)喜欢交往;(5)做事遵守规则;(6)爱护环境;(7)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8)喜欢新事物。
而通过对少年儿童、父母、教师提出的需要改进的习惯的分析,当前少年儿童存在的主要不良习惯有7个方面,分别是:(1)喜欢依赖别人;(2)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3)害怕承担责任;(4)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5)不爱劳动;(6)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7)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
分析一下,可以归纳出三个特点,即传统性习惯(如认真学习、专心听讲等)好,时代性习惯(如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等)不足:强调动作性习惯(如爱护公物、节约等),忽视智慧性习惯(如反思、有效处理信息等);重視私人性习惯(如做家务、自我保护等),忽视公共性习惯(如诚信、对社会的责任心等)。
习惯培养必须遵循的四个重要原则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形成行为习惯的规律,课题组提出在习惯培养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1.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原则。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原则,主要是指如果在幼儿期及早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所花的时间少而且收获大。也就是说,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效率最高,过了幼儿期,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特别是如果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则要花成倍的时间来矫正。
2.习惯培养的差异性原则。每个个体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因此,人才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这样一个原则。这种差异性反映在主体方面,主要有生理上的差异、个性的差异、认知风格和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客观方面,主要有儿童生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目标、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3.习惯培养的一致性原则。从宏观上考虑,首先要思考当今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应该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高科技竞争时代相一致:其次是小社会(学校、家庭)和大社会(大千世界)的行为习惯要一致;最后是客观与主观要一致。从微观上思考,首先是家庭成员在对儿童的要求上要保持一致性:其次是家庭中父母、学校中老师自身的言行要一致,教育者的方式不一致会使教育者失去教育的权威性:最后是培养儿童自身言行的一致性。
4.习惯培养的整体性原则。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其次要考虑儿童学习、生活的整体性,也就是要把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正常的儿童生活中:最后要考虑把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相结合。
给教师的十一条建议
如何使少年儿童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培养好习惯,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课题组给教师提出11条建议:
1.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孩子尽管要尊重师长,但也有被尊重的需要。当教师把孩子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尊重时,他们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培养少年儿童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既可以显示教育的人情味和人性化色彩,也有利于促进民主、平等的习惯意识的培养。
2.重视孩子的感情。培养学生敏感、丰富的体验也是完整的教育所需要的。人的感情是心灵中最隐秘、最脆弱,也是最容易被激发的区域。教师重视学生感情,学生得到尊重,受到重视,有助于学生养成温顺、谦和、乐于分享、善于沟通的性格习惯,而教师自己也会更有人情味。
3.要有一颗公正之心。优秀的教师应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学生们对教师公平与否的事情特别敏感,如果学生们看到教师一直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对方是男生、女生,不论对方漂亮、丑陋,也不论成绩好、坏,他们就会受到启发和激励,会感到教师的诚实和公正。由此,学生会获得安全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的习惯。反之,学生会惧怕犯错误,产生孤独和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4.培养好习惯不能改变孩子天性。目前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只重视角色教育而忽略对人自身的教育。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自主、重外在的纪律轻内在的能动,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个性受到压抑,而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就没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因此,培养好的习惯,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5.引导孩子相互欣赏。引导学生学会喝彩,相互欣赏。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被别人嫉妒过没有?引导学生明白那种痛苦的滋味;问一问自己嫉妒过别人没有?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谈一谈自己被别人赞美的感受,体验美好道德带给人的愉悦;引导学生试着从心里赞美别人一次,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增强学生的道德感受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议一议,竞争是不是超过别人,让他们不如自己?培养学生的道德分辨能力。
6.“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授人以渔”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必须先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维能力;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就必须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开始。
7.架起沟通的桥梁。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存在“告状”的现象。教师将学生所做的错事告诉父母,容易形成学生与教师、父母的对立与逆反心理:学生干部向老师告状,容易形成同学与学生干部、教师的对立情绪。对立只能导致教育陷入困难局面。变告状为沟通,让父母起指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干部融入学生之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变告状为沟通,能使孩子们处于一种彼此信任的和谐状态,有利于促进孩子诚恳、开放的民主习惯的养成。
8.培养好习惯需要良好的环境。教师对良好环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对教师很崇拜,教师赞扬什么,鼓励什么,或不赞扬什么,不鼓励什么,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行为本身就在传递着信息,就在营造着环境。而好的环境一旦形成,就能对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9.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呢?要遵循三个原则:(1)规章制度要通过学生的理解执行:(2)当学生违反规定时,要实施必要的惩罚:(3)学生违反了纪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明知故犯。教师应当对学生寄予“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期望,从而从心理上推动学生的进步。
10.爱教师更爱真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力为孩子创设促使自身发展的环境,给孩子探索的自由,给孩子自省的空间,给孩子尝试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而不是以教师的标准为标准。
11.在反思中培养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将一种科学的态度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其根本点是,教师的教育着眼于学生的人格养成,并使之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