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九中拓展学校教育的新内涵
2004-04-24徐柏兴
徐柏兴
沙地是由钱塘江上游随水而下的泥沙和被一日两度的涌潮从东海大陆架推拥上来的泥沙沉积而成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九中就建在沙地上。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沙地还是一片盐碱滩。但萧山人凭借独立自强的理念、吃苦耐劳的品质、勇立潮头的胆略、善抓机遇的眼力、勤俭持家的作风、开拓市场的意识,在短短的30年间,就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
受沙地精神的启示,我们力图以此作为教育资源进行开发,让沙地文化融入校园生活。但沙地文化融入校园的载体是什么?我们在思索:综合教育不仅是普教与职教的简单“沟通”,而更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融合”普教与职教,整合多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优势发展领域获得成功。而综合高中特色的体现和办学理念的实践,就一定要凭借课程这个载体。
于是,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程改革上,开发实施了校本课程——《走进沙地》。
课程开发理念
《走进沙地》这一校本课程,采用了核心课程的设计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打破学科界限的组织形态,不受系统的学科课程的限制,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设计。
二是课程的组织中心是沙地生活。为什么要以沙地生活为中心呢?因为我校地处沙地,围绕沙地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是无法以学科来区分的。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和参与这些活动,发展学生从事这些活动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就有必要采用核心课程设计形态。
三是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殊需要。核心课程比学科课程更有弹性,在学习《走进沙地》的过程中,学生如果产生了特殊需要,比如需要学习某种地理、化学知识或某种职业技能,学校可以安排在其他活动中有机渗透,让学生掌握。这种弹性和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的选修是被当成现成内容来学习,而不是为了应用于沙地这种实际情境而学习的。为此,在《走进沙地》的教学过程中,以沙地生活与生产活动为载体,一方面引导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发展职业技能。
四是在教学方法上力求把书本知识与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解决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尤其可贵的是,它鼓励师生合作设计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对了解沙地有关问题的界定、任务的确立、活动的设计、合作小组的组织、责任的分担、学习结果的评价等都负有相当重的责任,要积极而全面地参与。教师在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则既是组织者、合作者,也是指导专家。作为组织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生成学习目标;作为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研讨和活动;作为指导专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寻找学习和实践所必需的资源。
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以各种课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活动,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容地访问、参观、实地调查、动手操作、走进图书馆研究学习,或在校园网、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从而运用相关知识开展合作研究。
课程实施原则
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走进沙地》渐趋成熟和完善。2002年4月,校本课程《沙地文化》教学文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由“沙地文化”、“课程建构”、“学习策略”、“课题超市”、“行动文本”、“案例选录”共六部分组成。
在实施这一课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實施原则: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科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走进沙地》把这两方面的培养目标统一了起来。例如: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想像能力、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等。同时,也注重关怀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对沙地文化的审美、批判、传承以及对学习活动的感悟、反思来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强烈责任感,健全学生的人格个性。
二、内容与方法兼顾。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是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传授沙地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走进沙地》课程,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体验和感受,传承优秀的沙地文化;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立足于沙地社会的具体生活,让学生融入沙地,综合掌握和运用各种方法来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把这些课题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去,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个性与群体性并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经历、人生态度出发,对沙地文化及相关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同时,课程还注重让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究,去发现,去感悟,在获得体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
《走进沙地》重视学生的个性,但并不忽视学生的群体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小组研讨,使学生懂得应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学会分享与合作。
四、预设与生成结合。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追随者和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人和创造者。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师生在互动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所以,在资料查阅、方案设计、策略选用、情感体验、对活动反思等方面都不是教师能够事先周全地“预设”好的。
当然,强调其生成性的特点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学生只有在教师适当、有效的指导和组织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生成”。可以说,“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生成”能促使更好地“预设”。
改变学校教育的内涵
《走进沙地》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而且引发了整个教学格局的变化,提高了学校办学整体水平。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走进沙地》的课程内容不是预先设置好的,各个研究课题中潜在的学科知识、职业技能、文化精神都是在师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得以开发的。因此,教师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大多采用探究、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从而主动认识,主动建构,充分发展。
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产生了影响,引发了教学方式的革命。教师以校本课程自主开放的教学理念重构课堂世界。为了让学生体会《荷塘月色》的优美意境,语文学科向老师构建自主式教学,让喜欢朗诵的学生用朗诵来学习,喜欢画画的学生用画画来学习,喜欢唱歌的学生用音乐来学习,喜欢采访的学生用采访来学习。历史学科方老师的《甲午中日战争》课并没有把教材内容当作金科玉律,而是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庭审李鸿章”,使学生摆脱说教式的教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强化了育人功能。校本课程围绕人的个性发展,恰当地处理教学与育人的关系,真正把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整体、和谐的综合教育。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从野生动物被捕杀、因工业园区建设而进行的“圈地”运动、大量污水排入钱塘江、接二连三的停电等现象联想到环境危机、耕地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将书本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问题有機联系起来,深刻思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究竟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三、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走进沙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在入住沙地农家期间,同吃同住,共同生活,沟通机会显著增加。他们在田野中、饭桌上自由自在地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产生了亲和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被激发起来。
《走进沙地》也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感情。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同一课题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一起研讨、一同采访、一块搜集资料,甚至还要在陌生的环境里一起生活,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步养成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生生关系更趋融洽。
四、引发了整个教学格局的改变。《走进沙地》作为核心课程出现,带动了学校整体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整合多门课程,更大范围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拓展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在萧山九中,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位学生在毕业时,都学习了4门以上的选修课程,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00课时。这种自主开放的教学格局,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产生了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效应。《走进沙地》的开发与实施,既为当地培养了人才,同时也宣传了沙地,扩大了沙地知名度,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生在“走进沙地”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并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在校内外进行展出,为课程的学习划上圆满的句号。一位外地商人观展后有感而发:“一直不明白这块原先贫瘠的土地为什么能创造如此令人惊叹的奇迹,但在这次九中学生举办的展览上我找到了答案:正是由于沙地人特有的沙地精神才促成了沙地经济的腾飞!”(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九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