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尊重学生与遵守规则的本义
2004-04-24付宜红
付宜红
尊重学生与遵守课堂规则本不矛盾。一些教师之所以感到这两者会发生冲突,在实际教学中不好处理与把握,除了因为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课堂机智不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对什么叫尊重学生、什么是新课程要求建立的课堂规则以及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处理的基本原则等尚不明确。案例中,教师之所以步步退让,最终课堂出现混乱,症结在于,这个班级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规则,同时教师也未能很好地理解尊重学生的真正含义。
规则的建立应以平等、民主、相互尊重为原则,应着眼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比如,有的班级在小组中建立轮岗制度,即按机会均等的原则,确定小组中的发言人、记录员、召集人等,按一定顺序轮流担当,这是规则。再如,在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插话是规则;不破坏课堂秩序等也都是规则。这些是保证课堂秩序的基本要求,维护课堂规则是班里每一个人的责任,包括教师。
再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不等于盲目地顺从学生的意志。尊重学生的内涵更多地在于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比如,班级规则的建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在评价中注意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不随意破坏与学生共同建立的规则: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交流、沟通,直至取得理解,达成共识,等等。有教师认为,新课程倡导课堂民主化,学生就可以随意站起来、随意打断教师或同学的话,为所欲为,教师可以无原则地顺从学生的意志,这都是对新课程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一"种曲解。它不仅打乱了课堂应有的秩序,也违背了尊敬师长、尊重他人的做人准则。案例中,学生采用“锤子、剪刀、布”来决定发言人的做法,只是一种无原则的、简单的、表面的民主;小组自己推荐发言人,虽然民主,但如缺乏指导,结果常常是组内嗓门大的、势力强的占上风,而性格相对内向或不爱表现、信心不足的学生往往没了机会。
案例中,由于课堂本身规则不明确,加上后来教师又失去了原则,于是教学步步走向被动。一个没有良好秩序的课堂,其教学质量也无从谈起。追根溯源,教师对教学目的不明确是重要原因。我们注意到教师曾有这样一句话:“老师就奖励你回答一个多音字吧!”教师把让學生回答问题作为一个奖励。虽是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但对学生却是一个暗示,一个引导。这不能不使人重新回过头来思考,这堂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是一堂复习课,复习的目的无非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而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如何。从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的状态看,学生争取发言的目的在于表现自己,获得教师的表扬,这与教师把回答问题作为奖励的诱导有关。从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场面看,很难想像,班里如还有哪个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多音字的话,他的疑问会有机会暴露。这就失去了这堂复习课的真正意义和效率。
当然,遵守规则也不是机械的。实际的课堂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有时往往需要灵活应变。这就需要教师心中有一个明确的原则,也就是处事准则。新课程追求的“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应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
曾有一位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班上一位平日不惹人注意的小女孩像往常一样静悄悄地举起了手。教师的眼光掠过平日经常回答问题的几位学生,突然灵机一动,叫起了这个小女孩。谁知小女孩回答错了。教师脸上立刻露出失望与不满的表情,只说了一句:“你坐下。”立刻改叫了别人。从那节课以后,这个小女孩再也没有举过手。教师后来后悔地想,如果当时破例多给她几分钟,或给她点“额外关照”,给她点提示,让她有机会更正自己的错误,圆满地回答问题,小女孩以后的学习状态不会这样。显然,对于每一个回答问题不准确的学生,教师不可能一一地给予额外关照。通常,一个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会马上再叫另一个学生来补充。这一案例表明教师在遵守一般规则的同时,有时是需要进行个别处理的。那么,在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时,一些重要的行为准则教师应铭刻在心。
尊重学生是永恒的规则。经过民主讨论共同制定的规则,教师率先自觉遵守、维护,这本身就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一些规则在课堂冲突中可能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更有一些新规则需要在课堂中建立,这时教师不应简单、武断行事,要采取各种方式,包括征求学生意见或与学生协商,贏得学生的理解和认同,这同样是尊重学生的体现。
着眼于关注弱势群体。教师既要注意保护思维活跃、踊跃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关心、照顾相对弱势的学生,同时引导全体学生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为形成一个友爱的、共同发展、进步的群体营造良好氛围,而不是单纯地鼓励学生间的竞争。
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提高班级整体教学质量为出发点。要避免仅把教学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来机械地完成,或采用花哨的手段走过场。教学是一项面对人的创造性活动,新课程期待通过朴实、温馨、和谐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应时刻考虑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会随时随地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主意识、平等、公正、公开、遵守规则、关注弱势群体、集体荣誉感、尊重他人、谦让、团结等良好品德修养,渗透、体现在教师对具体的人和事处理时的言谈话语和行为动作中,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时,不但应把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意识放在首位,更应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