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要治冷 又要治热

2004-04-09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2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国债财政

“既要防止通货紧缩,又要防止通货膨胀,既要治‘冷,又要治‘热”。日前, 财 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为我国2004年财政政策定调。冷热兼治的施政思路 ,避开了此前一段时间经济界关于我国经济是否过热,以及由不同的判断导致关于2004年我 国财政政策走向的争议。

冷热兼治

2003年1月~9月,在排除非典影响情况后,中国GDP增长率达8.5%,引起各方对经济 是否过热的争论。

经济学家樊纲、亚洲开发银行等都认为中国存在经济过热的情况。而另一批专家,例如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等则认为我国目前只是局部性的经济过热,不存在通货 膨胀之忧。由于对经济形势的不同判断,形成了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财政 政策应该淡出两种对立的看法。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仍将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 究员倪红日表示,这体现了政府对我国目前经济结构性过热的判断,对热的行业进行紧缩, 而对一些基础性的、存在短缺的行业,例如煤炭、电力等,则进行支持。

金人庆将新的财政政策的内涵概括为三点:一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赤字规模近期 还难以作大的压缩,但随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的不断增长,赤字占GDP和财政收入的 比重都会持续下降。二是丰富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三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 制作用的同时,整合国债投资和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大力调整其使用方向和结构,逐步减 少对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直接投资,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投入,大力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此前财政部综合司司长王保安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财政债务将继续保持一定的规模 ,但要注意合理调整债务结构,将债务负担率控制在合理界限内,以有效地防范财政债务风 险。

倪红日对此进行了解读。她认为,从实质上来看,这应该是一个中等而偏紧的财政操作 思路。自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长期建设国债规模至今累计已达8000亿元。全 部国债债务余额2.1万亿以上。大量的国债和赤字对财政造成了很大压力,应该努力降低赤 字,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三农问题和就业等尚需大量的财政支持,我国的赤字规 模近期很难压缩。而所谓“丰富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表示政府将利用更 多除国债外的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通过税收改革减低企业税收负担等。

积极财政政策除包括发行国债外,还包括税收、收入分配、财政贴息、财政补贴、转移 支付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组合。倪红日认为,2003年财政部对这些综合手段利用得相当不错, 通过调控促进了整个经济的良性发展,这种趋势如能在2004年继续保持下去,整个经济的宏 观调控应该发挥不错。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祺也表示,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要相机而动,对一 些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例如苗头性过热,要及时把握信息,及时调整,边调边看。

国债投入转型

长期建设国债的资金规模、资金使用的范围以及资金使用的结构和重点方面是积极财政 政策的代表。

据来自国家财政工作会议的消息,2004年我国国债发行量为1400亿元,其中包括转自20 03年的300亿元和将增发的1100亿元。

金人庆表示,2004年国债在投向上,将把目标从防止经济下滑、拉动经济增长向调整经 济结构、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投向重点将由以往的重点建设项目向包括农村基础设施 和医卫教育、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及国家重点工程在内的公共服务领域方面转移。

国债专家袁东认为,财政政策转型,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政策目标将从以经济增 长为中心,转向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与此对应的是,财政收入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支持经济的力量不再主要靠财政或货币政 策的刺激,而是转向经济运行的内部力量。由此,通过国债融资形成的财政投资力度、投资 重点都将发生改变。

袁东预测,国家资金对农村的大幅倾斜,将加大农村的活力,带动一批资金进入农村。

同时,袁东认为,更大的变化是,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将会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特别是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的推进力度会更大。因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将 会转向有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面,补充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必须转向非行政性的 市场化渠道。而面向市场寻求资本金补充的主要选择就是眼下都在争先恐后准备的上市。但 大量的不良资产存量,以及伴随中长期消费信贷资产规模扩张,日益显现出来的银行流动性 风险问题,都是其上市的最大拦路虎。所以,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出路之一就是信贷 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加快。

而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认为,国债积极地退出竞争性和盈利性的领域,将更好地发挥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优势。

对于国债发行规模的调减是否影响2004年的投资规模,在此前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 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曾表示,由于2003年的国债资金会有一部分结转到2004年,再加 上民间投资活跃、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等因素,2004年的投资规模不会受到影响。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国债财政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