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话题不平常
2003-04-29张泽华
张泽华
非典之后怎么办?非典给纺织企业带来哪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关注这些问题十分必要,这是任何一位研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都不容回避的现实。
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
就纺织业而言,如果说非典是一个导火索,它的突然降临给生产和经营引来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么它也再一次提醒人们去审视一些本来就应该重视但却没有充分重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典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既如此,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非典带来的影响。
不能低估非典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影响,这很简单,由于疫情的干扰,纺织行业蒙受的直接损失可以说是历历在目。如果低估,那么,不仅是巨额的“学费”白交了,而且给以后的工作增加了太多的盲目性,势必导致在已有的损失上再添加新的负担。然而,更重要的是不能高估。眼下,确有一些人把非典的影响估计得过高。似乎很多的问题都是非典造成的。好像疫情一过,那些在非典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便烟消云散了。可以断言,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度重视非典带来的影响,并不等于过高估评。这里的“高度”和“过高”含义有明显的差异。
“高估”掩盖了潜藏的问题
其实,非典形成的浊浪和暗流淹没了相当多的问题。也就是说,本来我们的工作中就存在一些漏洞,就存在一些束缚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譬如: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滞销市场、品牌缺乏影响力、设备急需改造、企业管理混乱、成本居高不下等。这些问题导致企业举步维艰。
非典来了,它携带着自身的危害不仅吞噬了许许多多的商机,而且由于它特有势态,把许多企业原有的规划、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和不利因素也给笼罩了,这种笼罩使一些人直观地看见“非典氛围”,而难见其它。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出现了“冷冻”现象,即把原有的薄弱环节“冷冻”起来了。可是冷冻就是保存,一旦解冻,它又会复活。所以说,高估的错误在于,它掩盖了许多潜藏的问题。事实上,就是非典不来,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而它们恰恰又是非典之后仍然是束缚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
进一步看,把非典的影响估计的过高,容易导致片面而盲目地把更多的问题甚至本来与非典不相干的问题也都算在非典的账上。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错误想法将引起的负面影响并不亚于非典疫情带来的灾害。因为它忽视了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甚至搁置一边了。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角度分析,如果这种想法一旦形成思潮,那也称得上一种“疫情”。兹事体大,同样应该予以防治。
主张“不能过高估评非典影响”其目的当然不是提倡“低估”,而是强调实事求是地评估。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估计足,也就是所说的高度重视。要客观而充分地评估非典时期企业自身建设中所暴露出的不足,然后尽快加以弥补。
非典对谁的打击最大
由于怕非典传染,外商不能亲赴洽谈,我们的经营人员不便出去;为防止货物带菌,到岸的货物被封存一段时间接受检测;同样,国内商家也减少了商业会晤。还有,其他竞争对手乘虚而入,占了市场。这些情况基本上就是人们谈到非典对纺织业影响时常讲的现实困难。
客观上看,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可是我们也要探讨另一个问题:非典对谁的打击最大?事实上,对竞争力不足的企业打击最大。同遭非典袭击,同样是外商不来谈判,企业人员不能出国洽商,也同样是因为网上交易无法检验产品实物质量,为什么也有一些企业生意依然兴旺?
请注意:上海宝钢今年前4个月网上交易额超过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9倍。更有令人咋舌的:进入4月以来,海尔电话专卖猛增了10倍。以致于有人惊呼:SARS给了电子商务一个契机。如果说他们是外行业,其经验虽然值得参考,而纺织行业必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分析问题时还不能等量齐观,那么再举一例:今年四五月份,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已通过与以色列、土耳其等国客商签订了70万美元的供货合同。华龙网上红火其原因是:“高质量和准交期的产品赢得了市场。”
为什么有的企业网上越洋签约成功?原因当然是综合性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方了解这个企业,相信他们的实力。谁都知道非典终有尽时,而生意是常久的。你的产品所以在人家的印象里是响当当的,那是因为你成功地营造了品牌的魅力和信誉的魅力。过去购买了你的产品,那是因为你的产品是人家在众多产品中选中的。虽然现在因非典不敢用,可非典之后的产品已经排除了病毒因素,因此这些早已被市场检验过的一直畅销的产品,是没有道理拒绝签订的。说得再明白一些,即使现在的产品有非典感染的可能,而以后的产品是不会有这个担心的,那么,谁情愿抛弃长远的利益呢?所以说,不管在多么艰难情况下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还是靠实力取胜。应当看到,华龙的“高质量和准交期”已经把问题的实质解释的很清楚了。
诚然,不应该用个例去推断全局情形。但事出总有原因,偶然是必然的反映。他们的有效举措即使不具有普遍意义,但至少也应该促使我们深思:其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因素。不过,这里起码可以说明一个观点:具有雄厚实力和知名度高的企业,抑或遇到像非典这样突如其来的灾害,企业也还是能够招架一阵子的。
竞争力强劲何惧不测风云
企业的运行过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自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顺之者兴,逆之者衰。
企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观点各一,这里不作讨论。但有一点可谓共识: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从技术、工艺、设备以及管理入手,尽可能地降低产品成本,以求战胜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一句话,不断打造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我们许多缺乏实力的企业恰恰在以上内容中显得黯然失色。即使没有非典影响,这些已经存在的薄弱环节也会继续束缚企业前进的脚步。
由此联系到如今反复提到的话题——非典之后抓什么?我们说,非典之后更应该谋划长远,集中精力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不仅仅是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完善预警措施及机制的问题。一位行业权威人士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世界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多不确定因素将对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影响,如经济、政治、战争、自然灾害等等。怎样增强抗风险的能力?简言之,要把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这条主线坚持下去,把先进的生产要素强化到产业中去。
此言虽然概念化但确是缜密而科学的经典之论。说白了,不能单纯地把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定为主攻方向,这个任务应包括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之中。下一次“不测风云”是什么,何时到来?谁也说不清。下一回“机遇性”产品是防寒服还是防晒衣?是救生衣还是防弹服?谁都无法猜中。所以,还是要夯实基础:捕捉市场需求,追踪世界前沿科技成果,研制新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查找本单位与同类企业先进经济技术指标的差距并努力缩小和超过。干脆地说,哪里有薄弱环节就狠抓哪里。
因为非典虽是暂时的,而市场变化是永远的,为了适应这个变化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更是长久的。非典击倒了一批企业,也带活了一批企业。如果说季节性纺织产品可以期待下一个“春天”,而“机遇性”纺织产品总不能期待另一个非典。由于非典而热销一阵的企业可以受益一时,但一时之利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受挫的非实力企业很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无力回天;受挫的实力企业倒可以重整旗鼓,再展雄姿,其原因当然是自身富有化险为夷的实力,而实力源于事先凭据科学预见并指导的充分准备。
因为不可抗拒的破坏性因素虽然很难预测或者是不可预测的,但市场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的差别是可以预测的,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也是可以预测的,这些预测结果要求我们适时适度地增强抵御市场风浪的竞争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高”不会从天而降,只能来自于我们精心谋划之后的一系列执着努力。
因为即使是不可测因素出现了,那也是强者从容而弱者胆怯。从容应对当然优于匆忙应付。从容应对就可能化不利为有利,把一线生机发展为理想的开局;匆忙应付必将导致自己眼睁睁看着人家变被动为主动,抓住商机赢得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前4个月山东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20.17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7.1%。更令人关注的是:1月~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达259.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55%,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0.64%。这标志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冲破多重障碍,赢得了不寻常业绩。当然,准确评价非典对纺织业的影响还尚须时日,但从宏观意义上思考,纺织行业的情况也值得其他行业探究其个中原因。
思考“非典给我们带来什么”,耳边总是重复一句平常的话题: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是靠实力取胜。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实力的较量。这是硬道理。实力在手,失去的市场可能寻机复得;实力在手,将来的市场可以遥领风骚;实力在手,群雄占据的市场也定能争得一席之地。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是否有看家的本事,是否不断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