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措施构建国资监管体制基本框架
2003-04-2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提出要建立健全国有 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将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从七个方面着手,争 取用三年或更多一点时间,构建起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 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 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李毅中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一系列探索,取得积极进展 。但从总体上看,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 资产质量不够高、运营效率低、产权转让不尽规范、资产流失损失等问题。一个根本原因是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突出表现为出资人没有真正到位和国有资产多头管理。
李毅中说,国资委将从七个方面加快改革进度:
——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了使国务院公布的《企业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得到有效实施,将陆续制定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和配套性文件,在实践 中不断修改完善《条例》,为国有资产法的出台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实现出资人层层到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规范、上下协调、精干 高效的中央和省、市(地)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在政府层面实现出资人到位;另一方面,要加 快公司制、股份制改制,落实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母子公司体制,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的责任层层得到落实。
——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通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国 有资产监管机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要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将国有资产 经营的责任落实到企业负责人,建立企业负责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依据经营业绩对企业负 责人进行奖惩。同时要继续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 针,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布局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要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 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有进有退。积极推行股份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投资主 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进一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 采用多种有效方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抓住重点难点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运转协调、 合理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制定选用标准,建立评价体 系,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市场化人才配置。引入社会劳动力价位,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分 配制度改革。搞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在政府支持下,积极推进分离 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继续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代表政府继续向国有大型企业派出监事 会。坚持和完善监事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工作。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严格实行企 业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内控机制。健全国有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 办法,规范交易行为。制定对所出资企业投资设立的全资、控股的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事项进 行监管的办法。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