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康社会健康素质评价指标出台
2003-04-29
中国经济信息 2003年23期
●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79岁
●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逾95%
●医保覆盖农村50%城镇80%
●饮用清洁水比例达99%以上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10次学术年会上,卫生经济学家提出了我国小康社会人群健康素质的评价指标和实现策略。这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健康素质目标、指标与实现策略研究》是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5批重点研究中标课题。
研究人员参考已处于小康社会经济水平的北京和上海两城市的情况,制定了小康社会相应人群健康素质指标的评价标准。其中目标性指标包括:期望寿命75~79岁,婴儿死亡率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5‰,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残障流行率14.5‰,肥胖症成人(儿童)比例5%,精神病发病率0.5‰。措施性指标包括:人均卫生总费用480元,千人临床医生数3.16~4.65人,千人防疫、妇幼保健医生数3~4人,千人心理医生、咨询师数0.1人,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95%~100%,居民医疗投保覆盖率农村为50%、城镇为80%,成人识字率85%,使用清洁饮用水的比例99%~100%。
专家提出实现小康社会健康素质目标的对策是:
1、政府要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明确人力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3、政府应加大对卫生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
4、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实施方案与配套措施。
5、关注弱势人群,重视优先卫生领域。
6、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投入意识。
7、建立有效的危机应急处理和干预机制。
8、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满足居民卫生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