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日放歌

2003-04-29孙春平

辽河 2003年3期
关键词:作家小说

孙春平

冯伟的小说以前就读过。这次他结集成书,让我写几句话,并将五部中篇寄给我,才得以集中地饕餮一次。抹抹嘴巴,揉揉肚子,先就生出一些遗憾。这五部中篇都发表在七八年前,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眼见作者已具备不俗的艺术功力。那他这七八年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停了笔?抑或是他这期间另有大的构想与打算?如果确是一度搁笔“歇伏”,那就有点可惜了。若照这路子一路写下来,春日的苗情不错,强化了夏日的田间管理,眼下便应是冯伟大获丰收的季节了。但愿他某一日突现大作,让我们的这种小遗憾变作大惊喜吧。

冯伟的小说几乎全部取材于现实生活,而且专写生活在小城或乡间的小人物,他的平明意识与忧患意识是显而易见的。《考察》似乎是在写市县两级的文化人,但他的笔触也还是重点放在写乡村干部、贫困村民或农民企业家。《永远北京城》也并不是在写繁华都市,而是写来自偏远乡间的两个业余作者,受骗上当来到北京的遭遇。北京只是这两个可怜小人物活动表演的舞台背景,因此读来便愈让人觉得同情心酸。冯伟同情芸芸平民,忧患于弱势群体的贫困无知和社会另一种人对他们的漠视欺诈,随之而来的就是他的强烈的批判意识。市里的文联主席和作家艺术家们可谓文化人,或可称一方贤达,但他们下乡考察时若不带上两位权贵的千金,便可能连口饭菜都混不到口。来自全国各地的无名业余作者们来到了首都,却遭受那般欺骗与戏弄,又谁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在当今文坛,作家的道德良知当是最可宝贵的品质,没有良知的作家不会有贴近、干预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绝对写不出为民众鼓而呼、鼓而哭的作品。当下中国文坛,不管什么“主义”走红,不管什么套路好卖,也不管“化”到什么程度,文学,总会存在并继续发展。我认为,忧国忧民忧人生,永远不会失为大义之举。也永远会有着它在文坛的稳固地位。

但小说毕竟不同于社论和杂文,作家的良知是通过形象思维、形象塑造表达的。一篇小说的成功与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作品是否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四部古典名著,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哪部里没有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物?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并不是很多,但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等,哪个不是我们文学画廊中难以取代的角色?冯伟在创作时,是深悟到了这一点的,所以,他的小说是用笔下的人物说话,那些人物的塑造虽还没达到大师们的水平,但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当还不算溢美之词。《永远北京城》中,一个“我”,一个黑孩,仅仅围绕招待所客房费用的态度,就准确而生动地刻划出了两个小人物的特定身份和人生态度。那个黑孩,将吃剩的馒头串在筷子上备以后用,又借了“我”的照相机挂在脖子,只为炫耀,却不拍照,也让我们报以会心而苦涩的一笑。《考察》中,市长的女儿范敏在宾馆里见了老爸写的字画,“走上去,几把将字画从墙上给扯下来,团了个团抛在一旁的垃圾筒里。”只几十字,便将权贵千金的张扬与心态刻划得入木三分。而乡长只因听了餐桌上的两个女孩是身出豪门,便吩咐“又为桌上添了四道菜,谁都叫不出名字,从颜色质量上看,比先前摆到桌上的要好得多……钟主席就明白这菜不是为他们作家上的,虽说是摆在众人面前让大家吃,可自己是万万不能吃的。这么大个文联主席吃这种下眼饭,太有失身份。”也仅仅百余字,便将世态炎凉和人物心态描写得准确生动。《今天无意识》中,作者巧妙地将文质彬彬的丕川、孟军夫妇和粗俗而真诚的望才、大丫夫妇安排到一个屋檐下,于是那经济的、文化的、传统的、世俗的矛盾与冲突便势不可免地发生了,几个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冯伟写小说很注意运用细节,也很会调动细节,而细节是塑造人物的精髓,仅从这一点来说,冯伟便可称是小说创作的行家里手。作者正是在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处理中,不是对或善或恶、或是或非的简单肯定与否定,而是细心窥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从历史的余绪、现实的变迁、传统道德在社会迅速演进中的矛盾与尴尬中去关照人生与命运。小说注意注入了更多的社会信息与文化含量,人物立起来了,作品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含量。

小说,功夫在说。光字句顺畅,说得清道得明还算不得“小说”之说。小说,必须说得有汁有味,有声有色,甚至让人光听“说”也觉得是个享受才算得小说家的本事,这便是文学语言的魅力。读过冯伟的这几篇小说,可见他的叙述风格已基本形成特色。他的文字既有东北作家的热烈与力度,又不乏恰到好处的调侃与幽默。有时叙述不紧不慢,不急不躁,铺陈渲染,妙趣横生;有时又大胆跳跃,故留疑团。这种“说”的功夫绝非轻易可得,它既需日积月累长期留意,也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读过冯伟的这几篇作品,可见他的聪明,也可知他的积累。在他的手下,如果不出几篇更有力度的精品之作,真就可惜了这份聪明和积累了。

于是,便还要回到前面所提到的遗憾上来。对有些作家,我们会提醒他写慢一点,写少一点,莫求数量而注重质量;而对另一些作家,我们则应鼓励他多写一些,再多写一些,量变才会质变。对于冯伟,我觉得似乎应该采取后一种办法。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出油。这是石油工人王铁人的话,写作与采油,隔行却同理。我们有信心期待着冯伟的质变,因为他已具备这个基础,也有这个潜力,而且正是厚积而薄发的年龄。辽宁再出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当是不会让诸君感到惊讶的事情。

熥髡呒蚪椁犓锎浩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猜你喜欢

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