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2003-04-29刘波吴坚
刘 波 吴 坚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广西10家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从8个方面具体分析和研究广西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发展现状,以期对广西非公有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演广西;鸦非公有制;鸦企业内部;鸦运行机制
截止2001年底,广西年产品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就达822家,港澳台资和外资工业企业达238家,年产品销售收入共计418.69亿元,利税总额共计51.35亿元,安排就业共计28.15万人,对推动广西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2年,我们在运用查阅相关资料、走访相关部门和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等方式对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10家具有代表性的广西非公有制法人型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它们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它们都是上了一定规模的、典型的非公有制法人型企业,因而具有普遍意义。
一、公司治理机制
一般来说,清晰的产权结构是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董事会的职权、结构及工作方法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公司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存在的既合作又矛盾的关系是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的关键。从调查中,我们看到:
(一)广西非公有制企业产权比较单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家族式管理较为普遍
具体表现为多数企业的产权100%归企业主个人或家族所有;董事长、总经理一人担任的现象比较普遍,决策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都归企业主一人所掌控。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程度很深。调查显示,企业中,"董事长兼总经理"占90%,"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为董事会成员"占70%,"公司经营层主要职务由股东担任"占70%。
同时,企业的产权结构缺少社会化监督机制,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企业的股东都由自然人组成,其中不乏夫妻股东、父子股东或兄弟股东。吸收国有股或其他企业股份的情况还比较少,导致企业进一步发展容易受到个人和家族的严重制约。调查显示,"股东完全由自然人组成"的占70%,"部分有国有股参与"仅占10%,"企业与企业合股"占10%,"企业与个人合股"占10%。
(二)董事会与经理班子成员严重重叠,二者之间没有职责范围划分,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制衡关系几乎不存在
这使企业的治理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和管理的混乱。相当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事实上并没有设置监事会或监事,即使有,也只是一个"摆设"。调查显示,认为"监事会或监事对企业监督","起很大作用"的为零,"起一定作用"的为20%,"基本不起作用"的为60%,"完全不起作用"的为20%。
二、决策机制
(一)广西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尚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决策机制
表现为决策的调查研究不足、决策的程序化制度和决策的具体方法都严重缺乏。多数企业都是由企业主一人说了算。在"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方式"上,认为"老板一个人拍板决定"的占40%,"老板和主要管理人员拍板决定"的占30%,"董事会拍板决定"的占30%。
多数企业缺乏发展战略,投机型战略比较普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随波逐流。调查显示,认为"企业制定5年以上发展战略"的占40%,"企业努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仅占30%,"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占60%。另外,认为"企业发现机会则甘冒风险"占60%,"量力而行,不想冒风险"占40%。
(二)多数企业围绕主业发展,多元化发展偏少
调查显示,"考虑专业化发展,争当行业龙头"的企业占50%,"考虑多元化发展"的占30%,这是由于他们的实力普遍不强和吃过多元化的亏。例如,广西新万通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逐步从其不擅长的商业中退出,集中力量发展其优势主业"中高档住宅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飞速的发展。又如,广西联道计算机有限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坚守"专心做IT业"的企业战略理念,几年来业务稳步发展,已经连续两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迅速跻身于广西IT业的三强行列。
三、组织机制
(一)近年来广西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及时调整了组织结构
调查显示,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大变革"的占50%,"小调整"的占40%,"没有变化"的占10%。
在"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调查中,采用"直线职能制结构"的企业占30%,"事业部制结构"占10%,"矩阵制结构"占20%,"控股公司结构"占40%。即民营科技企业采用"矩阵制"和"事业部制"为主,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有利于分权和调动部门的积极性;而多元化企业则一般采用"控股公司结构"的组织形式;其他企业则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以保证权力的集中。
(二)多数企业组织机构比较精简和灵活;企业规模扩大后,组织机构逐步走向正规化
目前,一些观念先进的非公有制企业开始意识到提高企业组织结构应变能力的重要性,例如广西联道计算机有限公司、南宁市超创信息工程公司以及南宁市鸣昌专用肥料有限公司等,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而南宁市超创信息工程公司还根据环境和业务的变化,实施了企业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这些,都代表了广西非公有制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用人机制
(一)广西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普遍缺乏
具体表现为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学历大多集中在本科(38%)和大专(36%),研究生、中专或职高技校、高中的比例分别为5%、9%、12%,职称方面高级职称较少(3%),而没有职称、初级职称、中级职称的分别为32%、32%、33%。即比例大致为1∶1∶1。
(二)企业用人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血缘和亲情关系较浓,但近来情况有所改善
调查表明,广西非公有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52%是从内部提拔的,只有39%是对外公开招聘的。
(三)企业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的情形比较严重
调查显示,有30%的企业尚未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由此可见,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主依法用工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
(四)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
许多企业既存在人才难找,又对人才和人才规划重视不够,对员工的培训经费和培训时间投入不足。相关情况见表1:
在"企业是否制定有人力资源规划"的调查中,回答"有"占40%,"没有"占40%,"正在考虑"占20%。在"普通员工所受过培训的时间累计"的调查中,回答"在1个月以内"占86%,回答"在1个月至3个月"占7%,回答"在3个月至6个月"占5%,回答"在6个月以上"占2%。
一般来说,高科技企业比较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和员工培训,普通企业则较差。
五、激励-约束机制
(一)广西非公有制企业的薪酬制度是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
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薪酬模式主要是"工资+奖金+效益考核"(占80%),其次是"工资+奖金+津贴"(占20%),部分企业实行"计件工资"。高层管理人员的年平均报酬是普通员工的2~3倍,个别企业达到10倍左右。约有10%的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其模式是"基薪+风险收入",其年平均报酬是普通员工的5~6倍。但采用股权激励的为数较少,几乎没有。
企业的激励方式以奖金为主,调查显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方式以"奖金为第一位"的占50%,"发展为第一位"的占30%,"赠送股份方式"的占20%。对"普通员工"的奖励方式中"奖金"占60%,"升职"占10%,"评先进、公开表扬奖励"占20%,"公费送学习"占10%。
(二)大多数企业重视对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激励
表现为,销售一般都与其业绩挂钩,即按销售业绩提成;技术人员则按其成果或项目效益大小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有些企业出现年奖金收入达16万元的销售英雄,也有没获得任何奖金的销售人员。有些企业对销售人员实行奖罚分明的"末位淘汰"制;有些企业每年评比优秀员工,让他们到风景名胜旅游等;还有一些企业通过为职工提供较好的福利来稳定和激励人才,如提供住房,免收水电,修建"专家楼";有些企业定期为员工分发大米和食用油等实物,并为员工子女上学提供派车接送服务。有些企业尽管开给管理人员的工资比较低,但凭其高福利政策,仍有效地稳定了企业的骨干人员。
(三)部分企业不交或少交社会保险费,致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社会保险作为国家强制性的保险,每个非公有制企业都理应积极为员工办理以及缴交社会保险费。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企业"已经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的仅占40%,"没有办理"占30%,"有一些项目办了保险,有一些项目没办"的占30%。
(四)多数企业都有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尚不够健全,效果也不甚理想
调查显示,企业"制定了完善的章程"的占30%;"与企业骨干签定了正规劳动合同"的占40%;"与企业骨干签定了商业保密协议"的占20%;"与企业骨干签定了保护企业技术协议"的占20%;"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和约束到位"的占30%;而企业"采取了期权的方式来激励和约束经理人"的为零。
六、内部控制机制
(一)广西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比较有效,但大部分比较薄弱
调查显示,企业"没有内控制度"的占10%,"各种内控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中失控"的占50%,"拥有健全的内控制度?熏执行中有时失控"的占30%,"有健全的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的占10%。内控机制不健全的表现有:一是制度不够全面。二是制度不够衔接。三是制度严重滞后。四是内部控制制度设置方法不合理。五是未建立起作为反馈系统的内部控制。六是重错弊控制?熏轻风险控制。由于内部控制不力,经常出现企业业务员、财务管理人员携款潜逃的现象,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受到重视和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在"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企业"的调查中,企业主"没听说过"占20%,"听说过,但不很了解"占20%,"较了解,但还没使用"占30%,"较了解,但没有必要建立"占10%,"很了解,正准备建立"占10%,"已建立和使用了该系统"仅占10%。
七、技术创新机制
(一)广西非公有制企业普遍比较重视技术创新,技术成果来源主要依靠自主开发
调查显示,企业技术创新途径中,"主要靠自主开发"的占50%,"主要靠合作开发"的占10%,"主要靠有偿购买"的占20%,"主要靠外人开发"的占10%,"主要靠别人的技术,采取利润分成、参股等方式合作"的占10%。
(二)一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比较完善,而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信息;技术创新步伐较慢,效果不够显著;技术创新机制还有待完善
在"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调查中,认为"属于高新技术产品"仅占30%,而认为"属于一般技术产品"占70%。这说明广西非公有制企业的科研投入相对较低,科技创新基础还相对薄弱。
(三)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差
这直接导致在技术创新的管理方面出现许多问题,如忽视市场调研,导致新产品大量积压,使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严重挫折。
以上三方面的不足表明,广西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仍需很大努力。
八、融资机制
(一)广西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积累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偏大,主要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和留存收益
表现为90%以上的初创资本来源于"业主自有资本或者家族资本"?熏至少60%的扩张资本来自"留存收益"。银行贷款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明显偏小,有价证券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更是微乎其微,如股票市场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制服务,债券市场基本上还没有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严重不畅?熏资本结构明显不合理。在"资金来源"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10%,"民间借贷"占10%,"企业积累"占60%,"亲戚朋友筹款"占20%,而"新股东投资"、"发行股票、债券"等其他方式均为零。
(二)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普遍是渠道太少、抵押物太少以及贷款手续繁杂
在"融资主要障碍因素"的调查中,认为"渠道太少"占70%,"手续繁杂"占80%,"抵押物太少"占70%,"国家政策限制"占30%,"难找担保人"占30%,"在银行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评级"占40%。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形势下,广西非公有制企业只有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认真进行内部运行机制的创新,不断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才能顺应全球化潮流,逐步和国际惯例接轨,迎头赶上我国发达地区,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广西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3.
[2]高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
[3]郭朝先、陈斗仁.我国私营企业管理与控制模式分析及其完善对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
(刘波:广西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吴坚:广西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