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八个基本观念

2003-04-24吴增强

人民教育 2003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生命探究

吴增强

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体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应运而生的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将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诸多方面的变革。它迫切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潜能开发观

人类潜能开发的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以人的大脑潜能为例,一个人的大脑中,有神经细胞140亿~150亿个左右,可以容纳相当于5亿册书的知识总量。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所使用的神经细胞,只占总量的5%~10%左右,其他脑细胞都处于睡眠、休整和后备状态,也就是说,人脑有90%以上的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一名好教师必须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能。我们只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个体,才能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大胆钻研质疑调查,获取知识,不断发展。

问题探究观

探究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围绕向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它重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曾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一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探究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钻研,合作探索。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确立问题探究的观念,强化向题意识,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分析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在探究向题中培养创造能力,得到主动发展。,

学习主体观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遵循的一条根本规律,也是科学教学首先要确立的基本观念。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主体的感知思维、想像、体验、内化的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教一门学科,不是让学生把知识都装在脑子里,成为小型图书馆,而是使学生自由独立地思考,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作为全国社科“十五”重点课题“主体教育与我国现代化发展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景秀小学的“探兖性教学与小学生主动性发展实验研究”,就是要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学生的主体精神,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从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三维基本结构出发,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钻研、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

行为实践观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实践发展的程度,规定着认识内容的深度,不通过实践,客观对象就无从反映到人脑中来,无从形成认识。素质教育的着重点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实践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学习行为的实践观念,在探究教学中,坚决克服“学生坐着不动,单纯听讲”的弊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尽可能多地留出时间让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学习行为的实践环节得到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在实践探索中主动发展。

个性差异观

个性是人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每个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特长、性格等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在知觉记忆、盲语和思维诸多方面,都会表现出个体差异。在思维能力上,有些学生长于运用左脑,善于抽象思维,他们往往数理学科成绩很好;有的学生长于运用右脑,善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往往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绩好一些。在记忆方面,学生在记忆材料时,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等多种类型。那么,教师在施教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种种差异、偏向,不能也不应该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一模一样的东西。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课堂教学,正在积极探索用“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代替或部分代替班集体的集中统一性教学,以学生的独立性活动来代替或部分代替班集体的统一活动,给学生以更多的适应个性的学习机会。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个人的独立自主钻研、思考基础之上的。各人的学习、思考和探索的结果,均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必然呈现出答案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正是这种多元性和差异性,才体现出探究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学生也才在这种多元性、差异性以及丰富性和生动性中,张扬了个性,得到了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树立起教学的个性差异观念,坚决克服传统教学不顾实际,“一刀切”、齐步走的弊端,在探究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观察视角、操作策略和信息搜集渠道去进行探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进度,从而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师生合作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估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系的时候。”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都在探索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新模式。而在我国传统教学活动中,由于师道尊严,教师说了算,导致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平等、不协调,学生成了教学的“附属物”,成了被端注的“容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探究教学必须牢固树立师生合作观念,坚决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模式,教师要坚决转变自己的角色职能,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模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耐心启发学生,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学习、独立钻研、主动获取、不断探究。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共同探讨互学互动、教学相长,这样,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真正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近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接受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去学习、研究和探索,才能毫无顾忌地去大胆猜测、想像,大膽推断和得出结论,才能有效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生命发展观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既是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学生看做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一切为了学生生命的发展,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从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把教学放在人的生命活动的高度,使教学活动的双方不仅仅在文化知识层面,而且在思想情感、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心灵的沟通。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以整体的生命投人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带薯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情趣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不仅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在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自身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命体的相互影响,生命体在相互策动、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生命活动的信息在交流、加工、反馈。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从生命发展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则更要注重学生的生命发展的过程。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查找资料、收集证据分析归纳、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他生命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确立起生命发展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及“过程方法”的整合,使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灿烂燃烧、生命不断发展的过程。

评价过程观

现代教学论特别重视展示学生的认识过程,强调重视学生认识的过程而不是认识的结果。在传统教育条件下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的认识思维、操作与实贱的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进行有效的素质训练。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评价过程新观念,从评价的导向功能角度,去注重学生的认识过程、注重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探究过程、能力的训练过程、行为的实践过程、智力的开发过程、聪明才智的展示过程和生命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而不单纯以探究的结果来论高低优劣。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和交流,总之一句话,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生命探究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如何关爱学生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