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大附小:求解个性化教育难题

2003-04-24汪育华

人民教育 2003年6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汪育华

文化是大地,个性是山巅。作为文化核心生产力的教育应当成就个性。要特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许多思想家倡扬的教育最高理想——个性化教育在当前小学教育中有没有探索者?走到了哪一步?我们一直睁大眼睛在发现。

得享西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丰厚的文化、教育资源的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成为了四川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近年又成了成都市首批义务教育示范校。

发展愈快,追求愈高。顺应历史潮流,尊重教育规律,利用环境资源,适应社会需要、家庭需求和儿童成长规律,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川大附小树立崇尚卓越、志存高远、不断进取的主流价值观,有志于文化理校、思想办校、民主管校、科研兴校、发展促校、个性强校。

除却芜杂的事务、纷乱的认识、浮躁的心态,冷静思考办学:系统建构,理性把握:立潮头、唱大风——吃个性化教育螃蟹,川大附小个性化教育的探索让我们眼前一亮。

办学方向的“文化一思想”个性

每一所学校,如果有发现的眼睛,都有不尽的办学资源:古今中外、社会、自然、物质、思想……将认识到的足够的资源和学校实际结合,就可能找到办学的方向,形成办学的个性——川大附小的认识之一:办学方向的确立是个性化教育的首要条件。

方向感上找方位

坤维學府,喷薄朝阳。

六岁新生与七十岁教授、稚嫩顽童和博学鸿儒同游決決学府:

家长几乎都是研究生以上文化,他们高品位地、严格地审视和要求学校的教育:

泠泠飘落的冬叶,丝丝游走的晨雾,静静站立的老树——川大东区一隅,形象地看,附小恰如亲子一般坐落于川大怀抱。

戴眼镜、宽脸,眼神中充盈着思考,用一个又一个定语谨慎地措词川大附小校长余强如学校办公楼门厅那幅《诫子书》书法中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办学必须有思想、有精神、有境界,能理性地思考和把握自己的方向。川大附小要尽量吸纳最优秀的文化,站在最高的平台上考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余校长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要把准办学的方向,必须有文化建设的眼光,要用思想办学——古今中外都应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70多年奋发有为的川大附小,新时期首先是要找准办学的坐标。4年前,学校就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再思考,眼光直奔2500多年前的孔子身上。

食古而化之。川大附小人的大脑里弥漫着春秋战国的硝烟,魏晋南北朝的散淡,唐诗的灿烂,宋词的意蕴,元曲的感伤,明清的没落,五四时期飘扬洒脱的思想……

川大附小认为,必须站在人的尊严、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上审视今天的教育,历史上可以借鉴的东西,都应挖掘出来!

历史的尘埃落定,更有价值的是人类的思想碰撞——文化。文化精神的缺位是浮躁、悲哀乃至危险的,吹糠见米的现实需求之外更需沙里淘金的长远追求。

有了历史纵深感,川大附小就更加明确了自身的目的和责任。

川大附小人跋涉在历史纵坐标上,定位自己的经度,探索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吸收传统教育优秀思想,在吸纳与思考中前进,从广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是川大附小定位办学方向的第一个基点。

教育作为文化的核心生产力,必须有全面开放的气度,才能有很大发展,余强的思想纵横捭阖,西方教育的成功在于它的真心包容,有文化和道德的竞争、改良机制。

广纳优秀教育思想,抢夺优秀教育人才,及时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充分挖掘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受教育者个性得到充分尊重……美国短短几百年能够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应思考和借鉴的很多。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好,制造业非常发达,启示川大附小思考:教育是否就是要培养社会的适应性人才?教育是为了社会的还是个性的完满?社会的完满和个人的完满之间是否不可调和?科学和人文的教育的整合应该如何进行?

在重知识系统传授和重个性张扬之间找到恰如其分的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和人文之间看清我们的方向,余强说,这是我们川大附小办学思考的核心。

“考四海以为隽,纬群龙之所经。”从美国到德国到前苏联,铭记川大的前世诤言,川大附小在方向感的基础上确立方位,在纵横四海之中确立了办学的坐标。

追求“现代儿童生活教育”个性

高级知识分子聚居:400多万册藏书,国内高校仅有的综合性博物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丰富的文艺活动:社区和所有场馆都免费向学校开放,就读的学生都享受川大教师子女同样待遇,教授免费到学校讲学,在网页上向世界推介附……

如果看不见川大这个独特的小社会是附小的营养价值极高的母乳、腾飞和起跳的平台、个性形成的重要内在因素,那么,川大附小的办学就是浅层次的!余强说。

眼光很远、很宽,但魂牵梦紫的还是自己的家。附小人是理性的、现实的。

从规范教育到特色教育,这前两阶段川大附小做得很成功。他们认为,学校现在要跃上第三个发展阶段——追求教育特色和个性化。学校目前几项特色教育项目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教育个性还有很大距离。他们要用个性化教育来全面提升学校层次。在促进人全面、均衡、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追求个性:小学段的个性化教育是基础性的、非完成性的:肤浅、蒙昧、浮躁和狂妄不是个性:学校个性要在教师和学生个性培养的基础上形成,是一个没有完结的过程,是独特的高水平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整体气质和特征——大讨论得出了相对全面、一致的认识。

三个层次建构学校文化个性。确立追求崇高、不断进取、实现生态性平衡的学校精神,开放、进取、和谐的育人境界:以不断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文化精神的传承,固化和延续文化个性追求:学校的物态资源形成总的倾向性归向,进行有机统一的文化包装——构建现代儿童的生活教育”,所有的建构都围绕学校教育个性来展开。

1999年,学校确立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提出了让每个儿童茁壮成长,让每个儿童尝试成功,让每个儿童健康成才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并能创造和享受文明生活的新生代”的办学目标,宽基础、多特色、多模式、优化发展的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的学校发展目标,5年内初步探索出个性化教育之路。

学校管理的“柔性—开明”个性

规范和情感同在,科学性和人文性、集体和个体有机融合,分析和研究集思广益,基本价值建立在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基、教师价值的个性化实现基础上。充分整合学校人、事、物、信息、思想情感——川大附小认识之二:管理个性是学校个性形成的基本保障。

校长决定学校沉浮的时期应当过去了

因人更替的学校的同期性震荡要减弱,校长立学决定学校沉浮的时期应当过去了,余强的眼中空灵澄静,必须让学校可持续发展!”

1999年7月,刚被聘为川大附小校长的余强向教代会作了学校发展三年规划的报告,这是他到川大附小后写的第一篇管理文章。

教导主任肖顺情说,报告成文前先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讨论稿在教师和行政人员中间来回了几次。

报告得以一致通过。但学校还在做文章:把报告交给5个小组讨论、修改。

小组讨论意见提出:德育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内容;把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纳入规划:增加措施,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

余强还要不断完善。在三年规划上有他的许多圈点:第一页有理论支撑、哲学思想、环境学素质和信息素质;第二页上旁批了四全主人”全体、全面、全过程、全方位)、三有一意识”情感、养成、性格教育和民主法治意识)、针对性和时效性”……

粗略一算,14页报告上余强旁批了近三千字。这三千字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碰撞的三千朵灿烂的火花!

学校是领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团体,其中每个个体都有智慧,如果不整合是巨大的浪费,是犯罪',余强说,我不同意一个校长一所学校的看法,那是典型的人治思想,必须建立良性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不能弄成一个学校仅仅依靠某个人的状况!

教师都参与了学校的个性定位。在学校的三年规划的基础上,2001年,全校教师分项目起草、小组提升,最后群体整合,教代会集思广益,再由学校作为蓝皮书下发了五年规划及与之配套修改的《川大附小管理制度汇编》等。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学校领导和教师手,上都有学校的制度汇编,每个人都在上面修补作业。他们说,他们要初步形成川大附小的怯典。每个教师对学校都重要

重视人,对人好,领导和教师情感融洽,是值得耕耘的土壤。

校长经常和我谈心,问寒问暖,说每个教师对学校都重要,对教育、对学生都重要。

为教师想得周到,我刚来时学校发了一个剪贴表,一个教师备忘录,一个教育事故处理办法,这对新教师很有用。22岁,双学位毕业,书生气的黄圣有点滔滔不绝。

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川大附小是教育管理的疱丁。

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管理是为了每个人目标的实现:领导实践教育理想,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学生得到尽可能的健康快速成长。

人、财、物、事、信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不理清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抓不住管理的主线就容易陷入泥沼。科研、德育副校长李彤说:目标作导向,规范为基础,情感为纽带,合作为方法,主体多元、渠道多向,学校管理柔性、开明。

2000年上学期末学校搞了教师聘用制。现在实行满负荷优质优酬制度。今后将推出首席教师制。

2300多名学生,120多名教

职工,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一致,甚至也会有矛盾。关键看管理是不是公平、公正、合理,去年评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副校长段红说,民主加法制,整合了几千人不同的人生目标,形成了巨大合力,推动了学校整体前进。

我校的管理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校40年的肖顺情主任说,第一阶段强调常规管理,流程性明显,第二阶段引入科研,更加科学、稳定、规范和有序,现在是第三阶段,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大胆放权,教研组长有10%的人事权,对教师的选择、聘用或解聘都由教研组说了算。校长不在琐碎的事务上日理万机,而是看书、思考、调研,当思想型、策略型、研究型、运筹型校长。

余强说:管是为了不管,善于赋予每个人管理的权力是高明的领导。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自己管理自己。我们引进、实施了项目管理制度,责权利统一是基本的原则。

川大附小的管理班子是一個非常有特点的个性整合的班子:校长余强擅长理论思考,有系统的教育知识、较高的教育目标追求:后勤副校长黄葆钊擅长逻辑思维,管理工作缜密细致:副校长李彤严谨务实,擅长教育科研和德育:副校长段红谙熟教学……

心与心、思想与思想直至精神境界的高级对话——文化、心灵渗透在管理中,教师成为管理主体,共同建设学校,川大附小学校的管理正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某教师年龄大、教龄长,教学观念有点落后,知识目标看得过重。领导没有当头棒喝,而是和他一起分析学生发展需要,探讨教育价值,改革知识传授方法,探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建……

从来不居高临下,大家平等研究和探讨,这位教师说,这样的管理注入的是一泓清泉,慢慢滴进我的心田,洗涤我思想的尘垢,是润物细无声。

这位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学生更多的热爱,教学成果也更加明显,有了很高的教改积极性。

教师队伍的“综合—学习化”个性

思想重视,情感关注,建学习型组织,研究教学,优化结构,开展教育科研,为教师个性化实现下汤料、烧旺火——川大附小人称之为煮汤圆理论,意思是:整体提高,分层培养,先后成熟,形成风格和个性。名师要形成风格:骨干教师提升价值:一般教师促进发展——川大附小认识之三:教师队伍的个性化是个性化教育的最关键环节。

制度性学习型组织搭建个性平台

做好笔记、收好资料、广交朋友、玩好耍好。每一次教师外出培训,川大附小都这样说。

教师专业取向、学术权利与学校科研取向、行政权力需要进行很好的整合。余强说,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学校领导不但要考虑学生的个性成长,也要考虑教师的个性化实现。

川大附小认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获得完善的职业,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时,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要努力让教师在事业成就、人生实现中丰满个性。

为获得持续的先发优势,改善教师精神生活条件,川大附小首先筑起了教师发展的平台:建设制度性的学习型组织。成员是全校领导和教职工。

知识更替、增长以及信息传输速度都大大加快,应对的惟一办法就是学习、再学习。青年教师范璐说,学校尽可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平台和机会。

规范化、学术型教研组建设。建立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学校的学术刊物学习与研究》是教师发表学习成果的基础平台,一些年级组、教研组还自办刊物,建立了资料库和网页。

年级组、教研组整合性建设。建立名优教师对一般教师培养的导师制。80名35岁以下的教师组成青年教师协会。

学术论坛建设。平等对话、自由发言,学术面前无等级。最近的一次主题是走近儿童生活世界与体验新课改和对学校五年规划的解读。专家论坛请教授讲教师形象设计、教师职业心理等。

制定教师进修培训的管理办法,有名优、骨干、普通3套教师培养方案。学校每年要花5万多元教师培训费。2002年就有210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培训。

实施完善学校三级书库建设,充实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藏书,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学校给教师推荐了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一同成长系列丛书。教师购买教育书刊,学校每学期都给予补贴。

开展深度会谈式、案例分析式、实践体验式等学习型组织活动。学校与川大的艺术学院、生命科学院、环境学院建立长期联系。去年暑假,教师集中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一年内开办了11次专家讲座:上学期末教师们又交流了能进新课程、构建生活的课堂的阅读感受……

学习,成为了我成长的起点,最近成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的谷芳老师说,学习型组织为我们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春江水暖我先知。获得市级赛课一等奖的青年教师张泽林说:学习让我们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为我们的成长及时补充养分,提供了我们感知水温'的能力和先下水的勇气,乃至游泳冲浪的能力。

课堂教学开辟锤炼个性主战场

培养教师的个性、风格,目前主要还是在教学上,段红说,到中流击水,才能让教师们强壮起来。

蒲富煊到川大附小时还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代课教师。

上世纪90年代学校开设书法课,学校用人所长,让他教书法。他研究书法和古典文化很有收获,成了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科带头人,后又参加了川大汉语言文学研修班的学习,在四川音乐学院学器乐。他还组织学生参加中日文化交流,进修日语。他的不少书法作品被省级博物馆收藏,发表了几十篇论文。科研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的个性呈现出来:书法、篆刻、文学、音律他都有较高认识。近年来,他还给川大的研究生、留学生上书法课,参加编写了四川省中学生书法教材。

川大附小静悄悄地改造教师,提升他们的层次。有的教师善于理论思考,教学实践却不行,学校就努力帮助他把研究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有的教师实践能力强,但理论素质不高,就努力提升他的理论素质。让心理专业的教数学,历史专业的教语文。对此,教师开始不理解,这不是用人所短吗?后来他们终于明白了学校要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良苦用心。

川大附小认为,个性是在共性基础上的明显的高层次的个体优秀特征的综合表现。

张泽林,2000年川大历史系毕业。学校要求他把综合大学训练的能力和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来。因此张泽林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事语文教学,课堂上从不阐述空洞的理论,让学生自己全面认知、生成。

在做把呛爸、小鸟、鱼儿,在天空、在家里、在河里,游、看书、飞联成三句话的题时,天真烂漫的曾瑞琪同学就联成了鱼儿在家里看书”的句子,张老师不但没说他不对,而且鼓励他的诗一般的想像和创造,小心呵护他。

他注意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享受。比如把连线题家变成了鱼儿、种子等找家的游戏,学生在快乐体验中掌握了知识。

特级教师张利美在上《黄山奇石》一课时,搭设了一座書本知识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用收集的图片、图像资料剪辑成了一段黄山风光录像,让学生不仅欣赏了黄山风光中的云、松、泉,还着重感受了黄山石的有趣。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自由交流阅读感受,她则顺应学生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及节奏,在学生积极主动的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并小结出看图和朗读的最优化方法,在读写结合的课外拓展延伸中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凸显了课堂教学富于弹性的设计特点。

叶宝妮的科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规律:范璐严谨,课堂组织能力强:马凤初温文尔雅:李宏果富有激情:段校长追求教育的人格化:李校长人文化的科研管理:侯燕班级管理中注重法制教育:邹思恩的课堂大气、豪放……教师的风格和个性突出、鲜明。

相信每个教师都是一座富矿,川大附小探索互动式的教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资源,以典型引路,促进教师成长。

每节课都是群体智慧的整合,单兵作战已成历史。上课前都要反复讨论修改教案,课后大家又共同反思总结,一段时间下来,教师都有提高,感情也更融洽。

搏击风浪不是单独出发的小舢板,是群帆竞发,还有母舰护航。大家心理安全、稳定,你追我赶,心情十分愉快。教科室主任吕江红说。

教育科研作为个性形成主媒介

苦、累不是个性。教师形容枯槁至少说明某些教学环节是不成功的。奉献和收获同一,成就学生也要成就自己。这是川大附小的看法。

当代教师应当是生活得愉快、健康、充实的,亚健康要尽力消除。在工作和生活上尽量宽松,思想、学术自由,想教师所想,帮教师克服习得性和发展性障碍。

学校印发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不搞花架子赛课。领导常常和教师对话、研究。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吟人实现是最高层次的人生快乐,也是事业生机勃发的心理动力源。基础平台——学习型组织建设,主战场——教学锤炼,教师真正形成个性的主媒介——教育科研。因此,我们科研兴校先科研兴师,搞真科研'!教师的科研都建立在个人实际需求上,体现了个人的志趣和个性差异。李彤说。

川大附小认为,常规的刻板不利于教师个性化发展。教学形成风格,加上专业化研究才可以让教师在事业上各展所长,走个性化之路。

心理学本科毕业的呙永会老师班上一个孩子有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十分痛苦。呙老师就此着手进行《个体差异性儿童的个案研究》。3年里,他学习了《差异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等几十本专著:通过夸张表扬、正负强化、代币、脱敏等多种方法帮助这个孩子,并做了大量的随笔和记录:营造有爱心、不欺侮弱者的班级环境……孩子转变了。电视台报道后,外地不少自闭症孩子家长要求送孩子来班上读书。

课题研究让呙老师找到了个性发展的路径。

教体育的谷老师把形体教育引入小学的体育教学,体育与艺术结合,学生气质优雅,身心都得到良好发展。她申报了《少儿形姿训练对儿童学习心理的影响》课题,研究课在市里获一等奖,逐步从普通教师成为了市青年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还有些教师联合搞课题。如二年级语文教师共同研究阅读教学,抓住了教学的难点,贴近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获得市级课题二等奖。

现在,学校教师人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科研课题,确立事业发展个性。

川大附小还特别注意对教师队伍进行结构性改造。引进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从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引进新闻、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当教师:优化性别配置,注重引进男教师,尽可能男女搭配,保持对学生性心理影响的平衡……125名教师,2名特级教师,4个市级学科带头人,区学科带头人8人,区以上骨干教师占所有教师的52%。

不乏小学教师所需的活泼、感性,更有文化研究者的灵性、理性,强烈的责任意识、创新勇气和创新行为,还具有文化人的坦然、宁静和淡泊。川大附小教师整体素质处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

学生发展的“健康、活泼、多向”个性

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关注世界文化发展,充满人文关怀,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基。在成就一个完整、高尚的人的前提下再考虑个性的呈现——川大附小认识之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基是小学个性化教育的最终归宿。

催开迟放的花朵

老师,我想跟您说,我是爸爸妈妈离婚的罪魁祸首……《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中孩子的话让老师淌下了热泪。

这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内向,不大说话,成绩平平。

天冷了帮她搓手,叫她注意穿多一点,不要感冒,孩子觉得老师是她的好朋友,逐渐就愿意和老师交流了。想不到孩子心中还背负着这样沉重的想法。

老师去家访:孩子家住郊县,她爸想要儿子,看到生的是女孩,3天没到医院去看一次。后来父母离婚了,孩子就觉得是因为自己导致了父母的离婚,开始了心理自责。

老师找来孩子的父亲,商量怎样教育孩子。又给孩子很多展示的机会。这个孩子越来越爱说话,性格逐渐外向,现在心理上很健康、快乐,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

一年级语文教师侯燕班上有个孩子行为怪异:老是站着上课,有时无缘无故扇别人耳光,一下课就像小鸟一样飞出去,乱跑乱跳,慢犯他人,拿了别人东西还振振有词说是自己的。他对父母说心中不愉快,不想上学。有一次他的数学考了100分,侯燕就在班上隆重表扬他,请大家帮他找优点,他觉得老师和同学都是喜欢他的,就逐步地约束自己,还出现了帮助他人的行为,有一次他生病了还吵闹着要上学。他喜欢上学了。

二年级4班有个男生,个子瘦小,成绩不太好,习惯也差,经常穿得很脏。教师去家访才知道他的妈妈神经上有问题,只有爷爷奶奶在家。从此,教师更加关心他,常常提醒他把脸洗干净,有时直接帮他洗,发现他自己洗了脸上学就在班上表扬他,慢慢地他就注意卫生习惯了。老师还在学习上肯定他的一点一滴进步。他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浓情贮满心灵。师生平等地共同去建构人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特别是在对弱势学生的关怀上,川大附小的教师们绝不放弃任何一颗种子,广洒雨露,他们要不渝地催开哪怕是迟放的花朵。

在生活中成长

便民小吃店:欢迎光临,物美价廉,价格公道!食品丰富,快来吧!

休闲中心:在72行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四年级承担了休闲中心,这里有图书馆、照相馆、开心吧(红笔注明:还可以中奖呢!100%中奖)、水吧、网吧、按摩医院、陶吧、让YOU享受无穷DE乐趣!

我们的地址:小操场。

旁批:心动不如行动,价格合理!不要以为是走进了城市的街道,这些是川大附小校园内学生自己制作的世纪新城的一部分广告。

世纪新城就是川大附小,市民就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学生组织市政府、法院、税务局、旅游公司、饮食娱乐公司、商场等,按照真實的运作方式进行管理、交流。

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融入社会,社会搬进课堂,融道德教育、思品教育、知识综合教育、学生的实践体验于一体。

2000年的创新实践我能行、2001年的创新实践我真行、2002年的儿童与社会的诚信—秩序—文明的72行实践活动是川大附小的连续系列活动。

这也是川大附小科研总课题钩建现代儿童学习生活的实践与研究》的一项基础活动。学习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在儿童幼年时代就培养、发展和保护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给予儿童将来发展更大的可能性,为其良好个性形成打好基础,将来形成鲜明的个性。

前期的方案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在实践中形成。学生去成都市政府了解政府的组织和运作、在报刊社进行现场采访、走进法庭去学习……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历时近半年。

这项活动让学生体验了社会角色:当市长、局长、经理、导游、保安、厨师……

“市长”——六年级1班的吕骁博说,当市长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税务局长一向月皎同学则在对没有依法纳税的老板说出回去等处罚通知吧”后,觉得浑身充满了正义感”:巴比可”烧烤店的保安”——五年级2班的周航找到了新世纪我真行的感觉……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世纪新城顾间余强校长说,突出体验、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我们要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儿童教育的有效方法,进行东西方优秀教育成果的整合。

通过生活教育、生活体验,让学生近距离体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去求索作为类的人和作为个体的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王老师说,生活教育绝不是复制生活。目标之一应该教人懂得生活是可贵的,另一个目标是让学生能不断觉察到生活的美妙无穷。生活教育的意义还有待更多地挖掘。

从“工场模式”中解脱出来,学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方向选择。

学生徒步进校园,请家长不要送孩子到校门口,让孩子感受川大、了解川大、认识川大、做川大人:旅游川大及其周边社区、考察三环路看成都的变化:学校有意识地将科技节改造为儿童与科学,艺术节改造为儿童与艺术,体育节改造为儿童与健康……

降低技术性的成分,如数学人文化,语文逻辑化、科学化,体育教学艺术化,强调人文特征、育人特征,贴近儿童,尊重儿童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倾向性。

六年级7班有个孩子思维活跃,喜欢小动物,科学课老师就让他研究小动物,并帮他找资料,让他在全班汇报研究成果,还争取机会,让他当大型节目的主持人。该学生作文写得很美,二年级就能背诵《长恨歌》、《琵琶行》。该班的张老师对这个学生提出了哆读好文学作品的要求,还经常与她谈文学,促进她更好地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必须对每个孩子负责。尊重孩子的差异,既体现在对弱者的关怀,也体现在对强者的促进,对更多普通学生的提高上。川大附小的老师们说。

万紫千红才是春

经济人、科技人、文化人、艺术人……人的出生、人的发展、社会需求都是多样化的,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要尊重儿童成长的志趣,而不能扭曲个性。否则,创新和实践能力都将大打折扣。

川大附小认为,小学生的兴趣特长应建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稳定取向上,才能伸展、生长出个性化特点。

川大附小建立了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进行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年级课程建设,实现年级课程的更新、优化: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有机整合,实施学科生活化教学——把学生生活的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或改造,让教学材料全面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在尊重儿童生活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造,如让儿童在好奇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独立学习、在具体而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课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用儿童学习的自身的经验作教学材料,提供30多种活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相对集中和分层次教学……

社会反映川大附小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民主和法制意识,积极的继续学习的态度,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团结合作意识,面向世界的胸怀,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高尚的审美情操,热爱生活,改造生活质量的勇气。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至两项突出的兴趣、爱好,学生素质发展全面,性格活泼开朗,头脑灵活一2300名学生,2300朵鲜花,姹紫嫣红地装扮出川大附小盎然的春意。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