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五项教育工程 全面打造教育强区

2002-04-29陈傅东

人民教育 2002年6期
关键词:办学校长工程

陈傅东

东山区是广州市的老城区,素有文化之区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教育事业的良好地理优势和人文条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一批学校以其浓郁的校园文化、优良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的管理享誉岭南。

多年来,东山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调整了城区建设的战略思路:优先发展教育,实施“大文化发展战略”,走科教兴区之路,创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条件优良,综合服务优质,文化教育优越,居民素质优秀”的现代化精品城区。

1999年,东山区提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新体系。其具体做法是:大力推进“五项教育工程”,全面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

实施“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加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必须“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东山区委、区政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山区教育综合改造工程方案》,从2000年开始,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6.7亿元,系统解决增加优质高初中学位、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实施教育“综改工程”过程中,东山区进一步扩大了现有4所省一级中学的办学规模,优质高中学位由改造前的2585个增加到3960个,优质初中学位由改造前的3740个增加到4290个;撤并了4所小学,全面改造了18所小学、1所中学,增加学校用地21885平方米,增加校舍面积85300平方米,使原用地困难学校的面积都超过了2000平方米,办学环境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使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加速现代教育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手段的根本体现,也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依托和平台。“十五”期间,东山区政府计划投资1.5亿元人民币,用来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2001年3月,启动的第一、二期工程共投资8476万元,到2002年5月底,全区100%的学校拥有了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和校园网,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校校通”;校均拥有多媒体电教平台10座,平均6.4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第三期工程共投资3600万元,按计划在2002年底建设完工。“教育信息化工程”将大大促进东山区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成为东山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

实施“英语教育工程”加速学科教学向国际化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大形势,东山区构建了具有东山特色的“英语教育工程”。2001年11月,东山区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目前已经有56名外籍英语教师在东山区从事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工作,首批90名英语教学骨干教师接受了口语、听力专项培训,还有30名英语教师被选派到国外培训。从2002年开始,全区小学一年级正式开设英语课程。英语夏令营、英语广场、英语艺术、英语沙龙、英语角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英语课外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茶地开展。

实施“教育人才工程”铸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进教育强区的建设,关键在于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东山区把努力建设一支“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校长队伍放在首位,并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中小学副校长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依托全国著名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举办校长继续教育提高班,帮助校长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第三,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调整中学干部管理办法,按照事业单位不设行政级别的规定和人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教育局党委依据校长负责制的有关条例,组织对中学校长的考核、任免。

同时,采取措施加速东山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措施是:第一,继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不断提高东山区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实施“东教名师”工程,培养了一批在省、市有竞争力的学科骨干教师。目前东山区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近三年新补充的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1999年以来,有1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获国家级奖励的有40多人次。

实施“教育创新工程”提升东山教育的社会凝聚力

观念创新。首先,全面树立大教育观、终身教育观、网络教育观。在东山,教育的内涵已经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其次,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实现教学观念的“十个转变”:在教师角色上,实现由传统的授予型向引导型的转变;在学生角色上,实现从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建构、主动发展型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从知识、技能、智力型向全人格型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上,实现从注人与灌输型向探索与创新型的转变;在教学媒体上,实现从演示工具型向认知工具型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实现从班级群体型向班级群体、小组、个体相结合的互动型的转变;在教学反馈上,实现从评优劣型向过程激励型的转变;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实现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的转变,等等。

体制创新。积极探索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基础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以政府为主,社会文化教育、学前教育以社会力量为主的办学格局。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校长统一指挥、党支部保障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的校长负责制,扩大了校长办学的自主权,保障了教职工参与管理和改革的民主權利,调动了广大干部、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管理创新。第一,进一步健全了干部管理制度。形成学校干部“岗位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的动态管理制度。第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干部选拔与培养制度。积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努力锻造一支符合建设教育强区需要的教育干部队伍。第三,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引进制度。不拘一格引进中青年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人才、优秀科研人员。第四,完善教职工聘任制。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竞争上岗。第五,建立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每年安排专款,建立教育奖励基金,对教育管理、改革、科研、教学等方面获得阶段性成果的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3年来已有300名教师、校长受到奖励,有效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教学创新。东山区首先坚持与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的优势,加速教育建模和形成教学特色,推动教育的发展。目前,东山区的中、小、幼学校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办学模式,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办学格局。

其次,不断完善“教育局科研领导小组——区教研室——学校教研室——学校学科教研组”四级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管理网络,加强对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管理,逐步形成了“校校有课题,群体搞科研”的新局面和“以研促学,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的新风尚,积极推动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九五”期间,全区中小学承担的11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全部通过上级验收。

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东山区2000年启动了中学课程改革试验,2001年在小学开始了校本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2002年3月正式启动小学课程改革,确立了“以人为本,科研开路,整体改革,同步推进”的课程改革思路,组织了对地方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等15个课题的攻关研究。

目前,东山区的教育已经成为东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动力。2001年,东山区被授予广东省国防教育示范区,同一年被广东省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高中教育质量多年来名列广东省前茅;全区常住人口平均接受教育在14年以上、获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居民总数的28%,为东山区两个文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办学校长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