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西族的成人礼

2001-11-22赵心愚

中国民族 2001年11期
关键词:礼俗纳西族成人礼

赵心愚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曾有过成人礼

成人礼又称“成丁礼”,是人生习俗中的一种礼俗。通过了成人礼仪式,便意味着受礼者在人生旅途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年阶段。目前有关研究者都认为:世界上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成人礼这种人生习俗,如汉族历史上的“冠礼”等等,只不过具体内容与形式不同罢了。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民族已渐渐淡化了这一礼俗。世界上目前也仍有不少民族保留“成人礼”,但其形式、内容及意义也已有了很大变化,有的完全以新形式替代。

纳西族的成人礼一般称作“穿裤礼”与“穿裙礼”,是我国进入二十世纪后仍保留下来的比较典型的传统民族成人礼俗。透视这一文化现象,可以让我们看到目前越来越引起大众兴趣与关注的纳西文化的一些重要侧面。

人与狗换寿

——关于“成人礼”的一个有趣传说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人口分布不同的地理环境,纳西族文化以中甸白地、宁蒗永宁和丽江坝区为代表分为几种类型,由此其成人礼在不同的地区也就有某些差异,保留的程度也明显不同。一般说来,社会发展水平与汉族地区大致相同的地区要保留得少一些,甚至已淡化,而另一些地区则保留相对多一些。在东部地区和西部中甸一些地方,纳西男、女孩在十三岁以前均着长衫(衣料原为麻布,新中国成立时有些地区已为棉布),这是纳西儿童的传统服装。男、女孩满十三岁后,就要安排行“穿裤礼”与“穿裙礼”(东部地区有的地方土司的孩子是九岁行此礼,如此差异可能是表示身份不同)。为何要在十三岁行成人礼?从各民族的成人礼来看,本应是与身体的发育程度有关,但纳西族民间对这一礼俗的形成却有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这是流传在永宁地区的一个神话故事:

“阿色笃神要给各种生物规定生命的年限,并且事先已把这件事告诉了人,要人在半夜里注意他的呼喊,可以得到长寿。到了这一夜,阿色笃首先喊了一千岁,只有雁鹅听到了,应了一声,得了一千岁。他又喊了一百岁,水鸭听到了,得到一百岁。六十岁的寿命被狗应了去。酣睡的人醒后只得了十三岁。人们感到十三岁寿命太短,就去找阿色笃神,与狗换寿,条件是人必须照顾狗的生活。因此,永宁纳西族的少年男女,到十三岁时要行‘穿裙礼与‘穿裤礼,象征新生命的开始。”正因为与狗换了寿,所以人要永远报答这个恩情,因此不但要在十三岁行成人礼,而且在仪式中还要对狗表示感谢。用古老的神话故事对成人礼的形成进行解释,使这一礼俗更为神圣,也使人感到礼不可违。而成人礼与古老的神话故事相联系,也说明这一礼俗产生的时间可能很早。

这则有趣的神话故事接下来的内容是:“对于狗,总是人吃什么,狗也多少分得一点。甚至在举行成人仪式那天,还要呼唤狗进屋,喂给一团饭和一块猪膘,并对狗说:‘人只能活十三岁,狗能活六十岁,我们换了寿,现在能长命百岁,我们很感谢你!”西部地区类似的神话故事中,与人换寿的为鸡,岁数也不一样。换寿对象不一样,说明纳西族不同文化类型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生活的不同特点。人与动物换寿或相似的神话传说其他民族也有。东部永宁地区神话中人对狗的看重,实际上反映了纳西族远古时代的狩猎生活和历史上喜猎的传统。

今天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与新年同时的“成人礼”

纳西族“穿裤礼”与“穿裙礼”都在正月初一举行。正月为岁首。之所以定在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早上举行,可能与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新生命开始”有关,也可能是为了更加隆重热烈,使受礼者终生难忘。但事实上,有关的准备工作早已在正月初一来到前开始。东部一些地方要事先请喇嘛、达巴占卜,以决定更衣的具体时间。按传统习惯,除夕晚上,要将本村的年满十三岁的男、女孩按性别分别安排到某一男孩或某一女孩家中团聚,孩子们在那里通宵唱歌玩耍。到鸡叫后,各家又领回自己的孩子举行仪式。举行成人礼仪式要请本村本家老人、长辈、拜年者甚至全村人吃饭,需提前通知,男客来时要带粮食,女客来时带鸡蛋,有的地方则带其它礼物赠送。

举行成人礼仪式时,先请东巴(东部地区则为达巴)在神龛上烧一炉香,献上酒茶,并诵经。更衣前,永宁、盐源左所一些地方的纳西人要先将衣物在门框上用力拍打数下,其意是拍掉脏东西,以求无灾无病、健康长寿。同时,由参加成人礼仪式的少年唤狗,并用猪膘肉和饭团、粑粑喂狗,并对狗说神话故事中的那几句话。更衣时,东部永宁等地的男孩站在正房(祖房)火塘前边的男柱附近(有的地方不分男女柱,中甸一些地方则站在床尾),右脚踏在粮袋上,左脚踏在猪膘上(象征财富),手上拿着刀、矛(象征勇敢威武)。穿裤子时,由下往上提,上身穿短襟衣服,并扎腰带。女孩更衣时,站在女柱附近(有的地方不分男女柱,中甸一些地方则站在床尾),也一脚踏粮袋,一脚踏猪膘,但手上拿的是纺轮与梭子(象征承担家务)。穿裙子时,由上往下套,上身着短衣,也扎腰带。男、女孩更衣后,发式也要变,男孩戴上帽子,女孩要装牦牛假发,带耳环、手镯等等。更衣前一些地方要请东巴说些吉利话。男孩更衣要请舅父或属相不相克的长辈帮助,女孩更衣则请母亲或属相好的妇女帮助。东部一些地区的纳西人在更衣后,还要祭祖,并拜长辈;长辈则送给礼物,说些祝福的话。这些程序之后,客人便坐下来边喝酒边唱古老的成人仪式歌(东部有的地方为达巴诵祝词),以示对受礼者的祝贺、祝福与希望。中甸一些地方的成人礼歌词大意是:

“上方金男儿,下方银男儿,金男配金刀,银男配银刀,男子多威武,配刀多欢乐。上方金女儿,下方银女儿,金女穿金裙,银女穿银裙,人世生活中,穿衣多快乐……”永宁地区的成人礼歌分《穿裤歌》与《穿裙歌》。《穿裤歌》的歌词大意是:“小树苗长成大树了,小孩子变成大人了,今天是一个吉祥的日子,×××穿裤子了。他像天上的雁鹅,能活千岁,他像海里的黄鸭,能活百岁,在家能犁地,出门能撵山,战场上英勇杀敌,百战百胜。今天×××左脚踩着猪膘肉,右脚踩着粮食堆,将来粮积如山,猪膘吃不完。刀子是你忠实的伙伴,帮助你驱除虎豹,赶走魔鬼。祝你更加勇敢,健壮。”《穿裙歌》与之大致相同,也都是祝福希望之词。仪式歌唱完或祝词诵完后,客人开始吃饭,成人礼仪式至此结束。

继统归宗、美德以及娱乐

——“成人礼”的社会功能

与《礼记》、《仪礼》等典籍记载的汉族贵族子弟成人礼比较,易服、加冠都是仪式中的程序,也都有祝词,但纳西族成人礼仪式并不繁琐复杂。如与南美洲火地岛土著居民奥纳人长达数月甚至l一2年时间考验的成丁礼相比,纳西族成人礼在节日里举行,不但程序简化,而且占用时间很短,表现形式也多为象征性的。这些特点,与纳西族文化和经济生活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的纳西族成人礼,不论形式与内容都有了变化和发展。有些学者将纳西族“穿裤礼”与“穿裙礼”视为古代成年礼仪式的“残余”,实际上这是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除对受礼者个人有着重大意义外,纳西族这一礼俗还有它的社会功能,这也是它能够存在和不断延续的重要原因。那么,它有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呢?

第一,有民族意识教育的功能。纳西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但是在西南边疆的开发中,纳西族却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千百年来一直能够自强不息地生存发展,这与其代代相传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关。而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了民族意识,产生了巨大的民族认同感与内聚力,这就使这一民族得以维系和生存发展。不少学者在说到这一问题时,多强调纳西族传统礼仪“祭天”的作用。“祭天”活动在纳西族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教育上所产生的作用确实非常大,它使纳西人明了自已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但文化传承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并非只依靠这一传统礼俗。纳西族的成人礼,实际上也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成人礼的意义中包含有继统归宗的意义;而继统归宗对于家庭与家族是重要的,同时也必然增进认同感,强化其民族意识,使受礼者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成为这一共同体的一员。而且,这一仪式的所有参与者也同样受到这一教育。

第二,有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功能。在举行成人礼仪式时,纳西族男孩手中要拿刀矛,据说过去也有拿弓箭的,这些武器象征勇敢、威武。纳西族女孩在仪式上手拿纺轮、梭子,这些纺织工具象征操持家务。在成人仪式歌中,也对受礼者提出希望。如祝愿男孩要能犁地、能撵山,英勇杀敌,勇敢健壮等等。仪式中的这些象征性表现形式及仪式歌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受礼者以及所有参与者进行了一次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之牢记不畏困难、勤劳勇敢的传统。据有关史志记载,历史上纳西族妇女吃苦耐劳,男子善战勇励。今天的纳西族继承了这些传统。这些优良品质之所以能代代相传,也与这种庄严隆重仪式上的教育有关。

第三,有社交娱乐的功能。纳西族居住在滇、川、藏毗邻地区,除丽江及其附近一些地方外,其它地方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纳西族社会比较封闭,因此,本民族内较大的社交娱乐活动只能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里开展。纳西族成人礼在正月初一举行,这一礼俗与节庆习俗基本上融为一体,但它的独特功能仍然存在。除夕晚上,为准备参加成人礼,各家年满十三岁的男、女孩要分别送到某一男孩或某一女孩家中去团聚,通宵欢歌笑语,直到天明。这样的团聚使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是这些准成人的一次难得的大型社交娱乐活动。在正月初一早上正式举行成人礼仪式时,有的地方要请全村人吃一顿饭,有的则请本村本家老人、长辈和拜年者吃饭。客人们欢聚一堂,吃饭时,边喝酒边相互问候,拜访亲友,畅叙友情亲情,聊天谈心,这为平时不易相聚的人们开展社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仪式之中气氛热烈,听客人们唱仪式歌、达巴诵祝词等,也使每一个参加仪式者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猜你喜欢

礼俗纳西族成人礼
明朝人的礼观念及其行为实践
传统门窗装饰元素在民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特别的成人礼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成人礼
七夕成人礼
“握手”曾是丧葬礼俗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千奇百怪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