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庚胜:让文化生出无量之翅

2001-11-22郑雅心

中国民族 2001年8期
关键词:东巴纳西博士后

郑雅心

·哭倒众人的艺术节·

1999年10月16日,是纳西人百年未遇的大喜之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即将在纳西族聚集地——云南丽江古城体育场拉开帷幕。纳西族从全世界四面八方来到古城。然而,天公却不大做美,一大清早,古城上空就被乌云笼罩,雨水不断。

下午2点半,当主持人宣布艺术节正式开幕后,黑乎乎的乌云却突然闪出一个洞口,太阳从里面钻出来,像探照灯一样扫向露天体育场。会场上空的雨丝一下缩了回去,而会场四周的雨水却还在下着。会场一片唏嘘。

一幅长达180米,宽9米的巨型画卷《世纪图》,从狮子山顶直铺会场。《世纪图》“头”顶着一轮血红的太阳,“身”挟色彩鲜艳的众灵众怪,气势磅礴,华美惊俗。《世纪图》脚下左右两边各立一巨柱图腾,分别代表男性生殖器造型和女性生殖器造型。

4500平方米的体育场变成了古老的神话梦境,四面八方架起了高高的玉米架……チ⒃谕继谥中间的一颗巨大的白蛋,在雷鸣电闪中打开,在纳西人古老悠扬的东巴音乐中,蛋里面走出高山,溢出流水,跑出走兽,飞出飞禽,长出花草。最后,人类两个共同的祖先一男一女从里面徐徐步出。美妙的万物就这样诞生。

生命,创造,尊严,家园——这是大型团体舞蹈——“东巴魂”辐射出来的庄严光芒。

“东巴魂”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庄重之魂,它的主题和取材均来自于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东巴经比甲骨文还要古老,记载东巴经的东巴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经是一部充满灵魂、充满爱意、充满想象、充满神秘的生命史诗。

几百个青年学生扮演的各种动物,铺天盖地从狮子山上直奔会场。

会场一片沸腾。坐在主席台上的舞蹈家协会主席贾作光再也坐不住,在台上不由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东巴魂”舞最终以仙鹤送两位祖先回归人间的感人故事而告结束。

很多人哭倒在现场。

如此恢宏,如此独特,如此气势的大型表演让很多人目瞪口呆。

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对记者说:这次艺术节好得不能再好,我参加过全世界200多次艺术节,没有一次艺术节会像这次这样成功。

谁也没有想到小小的丽江会蕴藏出这样的伟大之作;谁也没有想到“东巴魂”舞蹈的总策划和脚本竟出自一位民俗学博士后之手;更没有人想到,这位学富五斗的书生为了此次艺术节的成功,竟曾和他的伙伴们歃血盟誓,亢情喝下自己的血酒,慷慨发誓。

他就是正在就读我国最著名的民俗学大师、民间文艺家钟敬文先生的纳西族博士后白庚胜。

·大魂感天·

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白庚胜把生死置之度外,誓死要把这次艺术节办成国际一流水准。他不仅是整个活动的总策划,还是整个大会主要组织者之一。开幕式那天,来了很多国内外重量级人物,包括国家领导人,美国大使,俄罗斯大使,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等各界名流。俄罗斯大使罗高寿原本有事来不了,白庚胜亲自跑到罗高寿家里把飞机票塞到他的手里,硬把他拉了去。

为了筹办这次大会,白庚胜呕心沥血一年多。艺术节结束后,他只拿到奖金300元,但他毫无怨言,由衷地感谢家乡人民对他的信任。

他为家乡和纳西族做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丽江小城十几年来发展的每一块砖瓦几乎都渗透着他的心血。

白庚胜虽然19岁那年就已离开家乡丽江,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和民族,每个节假日和周末几乎全部用来为家乡做事。丽江来的人只要求助于他,他就会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们。另外,他还多次协助电视台和导演拍摄宣传丽江的电视、电影等等,这些都花掉其大量的宝贵时间。

白庚胜是一位学著丰盛、富有创见的文化学者,曾师从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马学良先生攻读文化语言学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同时,在日本获得文化人类学博士后又师从钟敬文老先生攻读博士。在博士后两年半(其中半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间里,他竟出版了6部书,其中:3部专著,2部论文集(主编),1部译著。并发表了20余篇具有影响的论文,同时还进行一些国家重要课题的研究。

在此期间,白庚胜还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并身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导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客座教授、云南社科院客座教授。同时,他还任有42个国家学者参与的国际纳西学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长兼党组书记。

两年半来,白庚胜除主持了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活动并任总策划外,还策划建造了东巴万神园(现已营业)和东巴碑林,主持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讨论大会,主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第五次代表大会。

令人吃惊的学术成果和大量的行政活动及社会活动,给身体一向很好的白庚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使他每天必须工作13—14小时以上。长期的劳累使他患上严重的疾病,他原以为“艺术节”之后就会去见“上帝”。

“东巴魂”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然而,能够把握东巴魂、提炼东巴魂的人,一定是有着比东巴魂更大魂的人。这就是白庚胜的魂。他的魂就是爱心、良知、智慧和创造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昂扬的精神。

生命灵魂的创造使这次艺术节空前成功。白庚胜的魂、纳西人的魂似乎感动了上苍。富有戏剧性的是,当下午4点半(10月16日)宣布开幕式结束时,广场上空的云洞又合在一起,雨水又哗哗地在会场上空下了起来。

9千名演员可以为此作证!7万名观众也可以为此作证!

是白庚胜真的感动了上帝,还是一种自然的巧合?重要的是“东巴魂”感动了另一个上帝——人民。此次艺术节大获成功,全球17个国家、全国23个省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其影响极为深远。

艺术节后,白庚胜被家乡人民视为英雄。

·一生要写68本书·

1994年,白庚胜所在单位进行集体体检,一些人被列为癌症“嫌疑犯”,白庚胜也被列入其中,他被告知所剩时间不过半年。“我宁愿死在办公桌前,也不愿苟且偷生。”

他想起了25岁那年,一位即将要谢世的老东巴和长命老先生在深山峡谷中专们等他,并把23本古老的东巴经典籍——纳西族三大史诗《创世纪》《黑白战争》《鲁班鲁饶》的古抄本全部送给他的情景。白庚胜未负老东巴的重望,多年以后,创建了纳西学,并以大量论著将纳西学体系建设成形。然而,他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又想起了80年代后期在日本留学期间偶然接触到的色彩学。喜欢物理学的他很敏感地意识到了只是从物理学、美学、心理学角度去研究色彩的不足,认为还应作文化上的解释。

珍贵的发现带来新鲜的创意,他大胆地首创色彩文化学。虽然已经写了两本书,发表了十几篇文章,但其声音依然很弱,自己的理论体系需日臻成熟。

想到这里,白庚胜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这一生只有写出68本书,才能把这纳西学与色彩文化学完善起来。但是,生命已向他发出黄牌警告,老天似乎不再给他那么多的时间!

想到这里,他出了一身冷汗,连夜把半年之内最急于写成的文章列出一个目录,准备和死神抢时间。

白庚胜没有把此事告诉家里人,也不准备看病。那一段时间,他比往日工作得更加努力。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戏剧性的消息传来,医院检查身体的仪器有毛病,故而检查结果无效。原来是一场虚惊!白庚胜没有任何抱怨,此事给了他很大的提醒:生命很脆弱,随时都会断线。

到今天为止,40岁刚出头的白庚胜已经出版了24本学术著作。

·在血泪中诞生思想·

“钟老(钟敬文先生)今年已经99岁,但他仍然有着非常强的使命感和非常强的现实意识。我进到师范大学做博士后课题研究的第一天,他就强调学术不能远离现实,要关注现实,说我的使命就是要观察现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命运和出路,从理论上回答它,还要在实践中参与它。”

钟老的一席话让白庚胜备受鼓舞,使他更加自觉地去忠于实践。去年,白庚胜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决定。白庚胜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西部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在西部开发中是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认为必须积极投身于其中。

“人类要毁掉一种文化很容易,但要创建一种具有规模、并能长期生存下来、成为人们很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的文明却很困难。所以,我们对此首先要加以保护。当然,仅有保护还不行,还必须加以传承、转型、创新、开发。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处理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我们只重主流文化和反主流文化,而忽视了亚文化的存在。主流文化和反主流文化随着时间的不同变动性很大,但是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传承里,亚文化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这个亚文化包括有民俗文化、民间文化。”

于是,白庚胜挥笔写了一篇长达一万多字的文章《西部开发中的文化建设》。

由于见解独到,立意深刻,文章发表后,立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先后有35家媒体予以转载或派记者采访,并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关注。

“通过参与东巴艺术节和西部开发文化建设,我的博士后论文越来越成熟,实践给了我主题和素材,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我的理论是在西部开发和参与民族文化实践的血和泪中提升出来的。”

伟大的梦想往往是走向成功的最好的驱动力。记忆力好、知识面广、兴趣广泛、勤于思考和观察、忠于实践、厚积而薄发……这些都有助于解释白庚胜何以在两年的博士后期间获得如此惊人的学术成果和实践成就。

白庚胜说:“我的手过去是放牛的手、割草的手,后来当老师变成拿粉笔的手,再后来到了研究所变成了拿钢笔的手。今天,我要把这双手还给生活、还给社会,变做能操作文化的手,能让文化变成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手,化腐朽为神奇、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架设桥梁。”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白庚胜所做的一切。在白庚胜攻读博士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中国文联授予他“全国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国务院授予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猜你喜欢

东巴纳西博士后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安纳西
走失在纳西文字中
广西今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获资助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后发展现状分析
纳西鲁丁的微笑
纳西族东巴舞谱探究
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钟章队:重视博士后的培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