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治疗需辨证
2001-04-29冯瑶
冯 瑶
随着“伟哥”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曾经令男人们讳疾忌医的“阳痿”一词,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那么,“阳痿”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阳痿就是阳虚,就必须补阳?笔者特地请教了江苏省中医院男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徐福松教授。徐教授认为,阳痿一词,自古就有此说。远古州,气候寒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低下,许多人往往以追求房中术为乐,古代遗传下来的所谓房事秘方以壮阳较多,其代表方如宋朝的“龟灵集”,此方一直是宫廷内部的御用壮阳方,这张方子主要以温热、壮阳、增加动力为主,由近40种中药组成,后传到民间,广为流传,久而久之老百姓就认为“阳痿”就是“阳虚”,也就是性功能障碍。因而男性只要涉及到房事方面的疾病,也就自然而然地与阳痿划上等号,就要补阳壮阳。
“那么,这种认识全面吗?”笔者问道。“有失偏颇。”徐教授认为,“阳痿”一词,长期以来是男子性功能障碍的代名词,但并不是阳“痿”者,就是阳虚,就得“壮”阳,中医强调还是应该辨证论治。从外部大环境讲,随着人类工业化的发展,地球趋暖,环境污染严重,大环境的改变使人体易伤阴;从人体小环境看,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高能量食品进食多,人体耗损大,吸烟、酗酒、吃辛辣、炙热食品、夜生活丰富、房事过多、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又使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人体耗阴;再者,医源性因素如性生活不如意者自用壮阳药,使原本阴虚的身体犹如火上浇油;身体疾病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病人,也是以阴虚火旺者居多,此类病人在治疗阳痿的同时还应治疗原发病。而从临床实际来看,阳痿病人阴虚证候型也比阳虚证候型多。阳虚患者,除性功能障碍外,有怕冷、口干、小便清、面色恍白、舌淡、脉细等症状,在治疗上应予补阳;而阴虚患者,除性功能障碍症状以外,伴有口干、出汗、心慌、失眠、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带数,此时,如再盲目补阳,就如缺水的禾苗,再遭遇热辣的太阳反而会使禾苗加速枯萎,正确的做法应是对阴虚患者进行适的地滋阴,“久旱逢甘霖”,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徐教授说,从临床上看,阳痿病人阴虚者以40~60岁较多,职业以脑力劳动者、管理者、经营者为多,他们周为职业的因素,烦恼多、应酬多、熬夜多,耗伤阴液,临床上除有性功能障碍症状外,还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心悸、头昏、头晕,在治疗上,应以滋阴为主,并兼顾到其他症状,如兼肝郁,应给予疏肝理气,兼湿热应清利湿热,血淤者应加活血之药,气虚者补气等。
阳痿病人除积极辨证治疗外,加强自我保健也很重要。饮食上应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甲鱼、黄鳝、高蛋白食品,忌食辛辣、炙炸之品;保持良好的心情,凡事想开些,不要过于伤神;生活要讲究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改掉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夫妻双方要互相体谅,在性生活方面妻子应多安慰、多鼓励丈夫,多做心理疏导,切勿埋怨而使其最终丧失信心,这样,经过内外因配合,定会使阳痿患者重新“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