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25个月小儿的游戏

2001-04-29韩棣华

父母必读 2001年6期
关键词:硬纸板绿灯红灯

韩棣华

学跳

目的:训练小儿跳跃的基本动作及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玩法:

⒈ 扶腋下跳

早在1岁以前就可以扶着小儿腋下让他学跳。此时期可复习巩固孩子跳跃的动作。妈妈面对小儿,双手扶着小儿腋下说:“宝宝跳呀跳,跳呀跳!”边说边向上提起他的身体做跳起的动作。(图1)

⒉ 拉手跳

妈妈和小儿对面站立,两手拉着小儿的双手说:“拉小手,跳一跳。拉得高,跳得高。”边说边向上提起做跳起的动作。(图2)

⒊ 扶椅跳

教小儿双手扶着椅子,自己蹬脚跳。妈妈在旁边指导,并念儿歌:“宝宝扶着椅,向上跳一跳。跳呀跳得好,跳呀跳得高!”以提高小儿学着自己跳的兴趣。(图3)

⒋ 独自跳

小儿学会扶跳后,可让他在床上自己独自跳,自跳自乐,并教他从被褥上跳下。因床上有被褥,比较安全,即使跌跤也不致受到伤害。但妈妈仍应在床边保护。(图4)

⒌ 模仿跳

模仿妈妈做跳的动作。在游戏前,先让小儿观察小鸟跳、小兔跳、青蛙跳,然后妈妈示范,边说边教小儿做各种动物跳的动作,让小儿跟在后面模仿跳的动作。(图5)

提示:训练小儿跳跃的动作时,先在原地扶跳,逐步按顺序训练独自跳,以后再学向前双脚跳。

红灯绿灯

目的:认识红色、绿色,遵守交通规则,按指令行动,培养小儿动作的控制能力。

玩法:游戏前,用硬纸板在上面剪两个圆洞,分别贴上红色和绿色的透明纸,代表红灯和绿灯。再准备一个手电筒。如果没有手电筒,也可用纸板剪成圆形,分别在正面贴上红纸表示红灯,反面贴上绿纸表示绿灯。下面是两种游戏的玩法。

⒈ 爸爸扮演警察,指挥交通,用手电筒揿在绿纸后(或举起绿纸板)表示绿灯亮,妈妈和小儿扮演行人,迅速在地上的横线之间通过。然后,爸爸再用电筒揿在红纸后(或举起红纸板)表示红灯信号,妈妈和小儿停止行走。(图1)

⒉ 用玩具小汽车进行交通游戏。妈妈出示“红灯”的信号时,要求小儿立即停止小汽车行驶;妈妈再出示“绿灯”信号时,小儿可开起小汽车前进并发出“嘀嘀”声。(图2)

提示:带小儿上街时,实地观察红灯、绿灯及路上行人和车辆行驶与红灯、绿灯信号的关系,以获得感性经验。

找照片

目的:感知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特征,以及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解语言,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家庭成员的称呼,并学会说。

玩法:事先在大纸盒内放入小儿及家庭各成员的照片数张。游戏时,对小儿说:“这个纸盒中有许多照片,请你找一张自己的照片出来。”小儿找对了,要及时鼓掌表示赞扬,以鼓励他对此游戏的积极性。若是找错了,可先取出包括小儿在内的2~3张照片,让他在少量的照片中选择。以后再逐步增加数量,扩大选择范围。当小儿学会了选择照片后,再教他学说自己的名字:“我叫×××”并教他从照片中找出爸爸、妈妈、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的照片。同时学会称呼他们。(图)

提示:提供小儿选择的照片要从少到多,选择家庭成员的照片要从最亲近的人逐步扩大,如先找出爸爸妈妈的,再找出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的,还可以进一步找出叔叔、伯伯、阿姨、姑妈等人的,并学着称呼他们。

做人脸

目的:培养小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像力以及启发最初的创造性思维,巩固对五官的认识。

玩法:事先准备圆形的绒布或硬纸板,再另用厚纸剪成眉毛、眼睛、鼻子、嘴和耳朵的形状。游戏时,先给小儿照镜子,同时问他:“宝宝的脸在哪里?”让小儿指出,然后妈妈再提问眉毛、眼睛、鼻子、嘴和耳朵在何处,边问边要求小儿指出,以巩固对五官的认识。再将绒布(或硬纸板)出示,对小儿说:“这像你的脸,请你将眼睛和眉毛放在脸上。有了眼睛宝宝才能看见;再放上鼻子就会闻到香味;放上嘴才能吃东西;放上耳朵就能听声音。”边说边让小儿自己动手去做。即使小儿放错了,也不要动手帮他去放,只能用语言来指导,也可以让他再照一次镜子,看看自己的脸,然后自己动手去改正。(图)

提示:

⒈ 游戏中的指导应以语言为主,可以向小儿示意:两只眼睛在上面,鼻子在中间,嘴在下面,两只耳朵在两边。使小儿在游戏中逐渐发展方位知觉。

⒉ 游戏的玩法可逐步加深。例如:放上不同的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可以改变所做的人脸模样,有笑脸、哭脸等不同形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可以加上不同的发型,来表示男、女、老、幼的不同脸型。

猜你喜欢

硬纸板绿灯红灯
硬纸板老鼠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站立的花
硬纸板变存钱罐
红灯笼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变堵“墙”
来玩拼图吧!
一路绿灯 一路关爱
红灯与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