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权衡

2001-04-29段惠敏

父母必读 2001年6期
关键词:儿子孩子

段惠敏

爱之天成

凡是做了父母的人,都会在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爱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面前打一个奔儿,先问自己一句:难道我只是一只母鸡吗?静下来一想,大概他指的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爱吧?如果连这种爱都没有,那他们就算不上是父母。天下的父母,自从见到这个有着一头茸茸毛发,一个皱皱巴巴的小脸蛋的小“怪人”的那一刻起,内心就会涌动起不可节制的爱意。只要有机会,做父母的都会滔滔不绝地倾诉,这孩子有多可爱:

他第一次被逗得发出咯咯的笑声时,可爱极了。我这个做父亲的真是心花怒放。

小家伙已经学爬了,但胳膊还不会使劲。趴在那里,小屁股撅得高高的,就那么一拱一拱的,真有意思。

为了表示友好,跟自己的小脚丫握手,还分左右脚,可爱极了。

孩子吃饱后甜甜地趴在你肩上熟睡的时候最可爱。站在你的腿上向你开心笑的时候也很可爱。

孩子之所以可爱,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所有缺点,统统不加掩饰。

你唱歌时,他是最好的听众。

你可以告诉他们任何事,他们决不会指责你、嘲笑你,也决不会泄露你的秘密。

他们不会跟你唠叨:你好像又长胖了点儿,你该理发了。

当你想将洗衣服、洗碗等事放在一边,只想逛街的时候,他肯定是你忠实的跟随者。

小孩儿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模仿老爷打太极拳,模仿电视上的小朋友跳舞时,七分神似,三分形似。

星期六回姥姥家,舅舅买了两条金鱼,一会儿听不到女儿的动静了,再一看,她正手抓着金鱼亲嘴呢。

孩子心地善良,当妈妈削水果皮时,她会说:“妈妈,小心点儿,别削着手。”

儿子摔倒了,你说:“数十下你肯定能起来。”他在你数到三下时就起来了。可爱吧?

他们总能够有新发现,使你想到要用他们的眼光看世界。

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从不掩饰。

即使是一个藏猫猫的游戏,他也会乐此不疲地玩了一遍又一遍,而且每次都咯咯地笑个不停。

你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养儿方知父母恩”。

你可能不会成为总理、富翁或作家,但他认为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谁也替代不了。

你就有理由买绒毛小动物了。

他们不仅不在乎脏乱的房间,好像还更喜欢似的。

他们觉得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时不时睡个小觉、笑一笑,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他们不需要贵重的礼物,一个盒子、一根丝带,就足够了。

……

当你问到这些父母爱孩子的理由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问你:爱孩子难道还需要理由吗?真的,新父母都能够清晰地感受这孩子的可爱,不需要任何理由: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种爱是无条件的,自觉自愿的。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也许是不需要理由的。那是永恒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

因为他能给我们家庭带来欢乐,他是我们一天工作后的慰藉。

给孩子爱有利于孩子快乐成长。

冰心的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些父母美好的自然之爱:“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

爱之地造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爱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复杂起来。大一些孩子的父母会这样告诉你在他们心目中,什么样的孩子才可爱:

聪明,对学习要有兴趣,但不死板,有欲望。

想像力丰富,爱思考,注意力集中,做事专注。

爱好广泛、知识面丰富。

有主见,有创造力的孩子。

品德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有正义感。

热情、善良,待人宽厚,善与人交往。

有礼貌、讲道理。

热爱生活、热爱集体。

胆大、自信,但不固执。

活泼、开朗。

爱干净、整齐。

真诚。

有自制能力。

生活规律,自理能力强,不依赖大人。

辨别是非,走正常孩子的路。

健康,有强健的体魄,喜爱运动等等。

父母的爱里开始包含条件和期望。看得出这期望,反射着来自社会的影响,体现着父母对孩子未来生活的担忧。应该说,这些条件和期望,还是缘于我们的爱,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样也许能够让他们未来生活得更好。同时,这期望也左右着我们对孩子的爱。著名作家泰戈尔的话,或许能引起我们深思:“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孩子。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地可爱呢?”

在我们的社会里,拥有这样一些品质的孩子的确讨人喜欢,这是我们希望实现的目标。但孩子的成长不会一蹴而就,在成长中,孩子表现出的那种种还没有达到社会规范的“顽劣”,会令很多家长心烦和头疼。这心烦和头疼是否就该淹没我们的爱?如果我们的爱被淹没了,是否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那些优秀品质呢?

“爱”之树能常青吗?

董洪亮

时间久了,人的任何一种感觉都会变得迟钝起来。做父母的感觉也不例外。

新鲜的父母感觉,必定是充满着慈爱和关切之情,还应该包含着感受、了解、欣赏以及判断的理性成分。做父母的感觉一旦迟钝,这些成分就会变得十分的稀薄,甚至会带有相反的色彩。

做父母的感觉变得迟钝起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常常会忘记自己应该担任的父母角色,忘记要去感觉他们、了解他们,忘记与孩子进行及时的交流。你可能会感到疑惑,我们怎么可能会忘记自己的角色呢?平静下来,仔细地体会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确实可能会发生。

我可以举两个方面的证据。

有了孩子以后,我曾多次出差到外地。每每远离家庭,都会有一些别样的感觉。在家里的时候,常常会为很多的事情感到烦心,细想起来,对待孩子也同样没有太多的耐心和热情。可是一旦坐上远离家门的车子,来到遥远的异地他乡,心情就会忽然地旷达起来。这个时候是很容易想到孩子的,而且,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孩子的时候,心里往往会泛起一阵阵的宽容与慈爱。直觉告诉我,这样的心态是孩子成长最为可贵的温床。于是我就会感到奇怪,这样的心情与感受,在家里的时候怎么就很难得出现呢?我还在想,如果我们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里,都能饱含这种常新的感觉,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因为距离的原因,我们的感觉会重新变得新鲜起来,这样的经验不光我一个人有。在商场里,我常常看到很多出门在外准备回家的父母们,在精心地为家里的孩子挑选礼物。我就在想,他们一定正体会着与我一样的心情。

我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证据。

我不知道你的孩子现在几岁,是刚刚呱呱坠地,还是已开始蹒跚学步,甚至已上了幼儿园、小学或者是中学?我的孩子今年11岁,正在小学读四年级。孩子的个头眼看就要赶上妈妈了,因此,家里有关孩子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学习、做人、前途展开的。总之,我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将来,考虑得最多的,担心得最多的,也还是孩子的将来。这样的日子久了,偶尔就会生出一些倦乏的味道。

一次,同事将他将刚满3岁的孩子和一只小狗带到了办公室。小家伙撒开稚拙的小腿,在走廊里尽情地追逐着毛茸茸的小狗,那样子实在是可爱极了。我的同事独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全然没有介意孩子可爱的表现,而我却被这幅童真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

……

忽然,我觉得有些不安——当我尽力地试图回忆自己的孩子三四岁时候的模样时,竟已是模模糊糊,不甚了了。

我顿生许多感慨。

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的表现,不只是取决于孩子,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因为陪伴孩子的时间长久而变得迟钝了,或者,虽然和孩子呆在一起,但我们却完全地陷入了自我中心的感受,那么,即使孩子的表现十分的可爱,我们也不会产生新鲜的感觉,甚至还会生出莫名的厌烦和怒气。

对于父母来说,时时保持新鲜的感觉,恐怕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情。

再者,倘若我们不能用敏锐的感觉去感受孩子的每一天,去感受孩子的每一点变化,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孩子的成长就会是一片空白。这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没有丰富的有关孩子成长的经验,待孩子慢慢长大以后,我们就无法贴近孩子的心灵,就无法与孩子产生出共鸣。如果我们无法贴近孩子的心灵,那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岂不只能是一片苍白?

我们总是想到孩子的前途和将来,而对孩子每一天的生活却缺少足够的感受力。要知道,孩子成长的全部现实意义,不在于尚未发生的将来,而在于正在经历的眼前的每一天。感受现在,才有理由希望将来;感受现在,才算是真实的生活。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将来的原因而拉着孩子一路低头猛跑,孩子生活与成长的历程会变得多么的虚幻?孩子长到11岁的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十分用心地去感受孩子生活的每一天,感受孩子一天当中的每一件事情。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沮丧的事情啊!假如有可能重新做一次父母,我们能时时地保持那种真实而新鲜的感觉吗?

我不太敢多想。

举这两个例子,本意是要说明我们做父母的感觉确实会变得迟钝起来。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另一方面,我发现,这两个例子同时也能提供修补感觉,使我们的感觉之树常青的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学会在家庭里远距离地看孩子;第二种做法是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将来”,而要认真地看一看,我们和孩子是怎样度过“现在”的?

这是一位有11岁孩子的父爱的感人流露。他在文章结尾处提了两条很好的建议:第一种做法是学会在家庭里远距离地看孩子;第二种做法是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将来”,而要认真地享受“现在”。

可是,从你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起,当老师在家长会上给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排队,并把它们公布在黑板上的时候,你还能远距离地看孩子吗?当各种社会舆论把竞争描述得如此残酷的时候,你能不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吗?

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事心理学工作的徐琴美副教授曾经讲过这样一种现象:有不少入学前在父母心目中优秀甚至完美的“王子”或“公主”,入学后却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一个个被重贴标签。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评判也按这些标准重新估价了:以往的夸奖和宽容逐渐被批评和指责所取代,很少有父母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老师的评价会变成父母的评价,然后又成了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似乎只要进了学校这个更强调共性的系统,孩子就像穿上了统一的校服那样,被规格化了。做父母的宁愿相信老师的判断,而不愿相信自己几年来在孩子身上发现的种种闪光点。

家长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也许正如有的家长所说的:你自己觉得孩子好,但人家重点中学、大学不认可你有啥用?的确,只有让学校接受的孩子,才能接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这种家长态度的突然转变,甚至爱的动摇,却不但不能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促进孩子的成长,反而会成为亲子之间无穷烦恼和冲突的开端。

真的,我们心烦,我们唠叨,我们气愤,还不是因为我们爱他?但是我们的爱是否能够不以对立的方式来表达?记得一个朋友曾经讲起她和正要会考的儿子的对话。一天,焦虑的母亲又在提醒儿子要抓紧复习,历数着还有哪些书没看,哪些题得做,言语中难免有些责备。这时,儿子发话了:“你想不想让我过会考?我想不想过会考?那你别说了,咱们没有什么矛盾。”从这一刻起,朋友想通了,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那些源于社会的压力,是需要母子共同面对的,在他们之间再发生内耗,真的没有必要。感谢儿子!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以充满爱意的方式表达你的要求和希望,以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孩子的成长,也许,你和孩子的感受会是另外一个样!

爱的表达

其实,不管多大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爱的表达有多种形式。试着做这样一些事情:

爱你到永远

一个儿子已上高中的朋友说,她的儿子一直不是一个社会标准下的好学生,他只在一年级得过两次双百,最高级别只当到了小队副——由此他知道了什么是一官半职,中考刚过平均录取分数线,目前高考结果难以预料……但他绝对是个好儿子:正直、可靠,有分析头脑,会自我保护,能明辨是非。最重要的是,他会爱别人。我的朋友给自己提了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儿子考上了大学,那对他的爱没的说;若考不上大学,对他的爱就要打折扣吗?在近20年的生活历程中,儿子一直在用他的存在、他的行为不断地提醒你,他是可爱的。而且这些可爱之处不仅会赢得你的爱,而且能赢得他的社会立足。这位母亲相信,有爱的能力的人,就会有生存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里,社会对人的要求已经并且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仅仅以听话、懂事、成绩好等为标准衡量孩子,那可爱的孩子就太少了。当我们看到年迈的母亲搂着从监狱假释回家的儿子老泪纵横时,那母爱中渗透的对儿子回归社会的期盼强烈地冲击着我们;当我们听到父亲按着落榜而归的儿子双肩说“别怕”时,那父爱的坚定托起了一颗已经脆弱的心灵。

一个孩子呱呱落地时,我们对他的期望只有两个字:健康;当他一天天长大时,我们的期望便开始加码。渐渐地,我们发现孩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固然会有欣喜和愉悦,但也少不了曲折和磕绊。于是,对孩子的爱就成了一个磨砺的过程:敏感的爱变成了麻木的爱,娇嫩的爱变成了坚韧的爱,无条件的爱变成有条件的爱,又变成无条件的爱。爱,是一个圆。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对孩子的种种要求、期盼甚至抱怨,都是由爱而生的;我们不会因为要求还没有达到,期盼还没有实现就不爱我们的孩子,而会把爱和要求相区分。当你不以爱为要求孩子的砝码时,我们的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真正动力。

猜你喜欢

儿子孩子
打儿子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