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到中年 再振根基

2001-04-29梅晓云

祝您健康 2001年7期
关键词:调神补药根基

梅晓云

中年再振根基,这是明代医家张景岳的独到见解。他在《景岳全书》中说:“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这一理论揭示了人到中年这一关键时期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年可谓人生的鼎盛时期,在家庭和社会中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从生理过程来说,中年也是机体各方面功能开始日渐衰退的时期。尽管有的人在外表上仍然精力充沛、身强力壮,但盛极而衰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地初见端倪。中医认为,人至40岁左右,五脏六腑由大盛开始走向衰退,导致肌肤松弛、面容憔悴、头发花白、容易疲劳等。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到中年,生长发育停止,新陈代谢速度缓慢,免疫功能减低,抗病能力下降,可出现内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失常及性机能低下等各种病变。

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自然寿命可望达到120~170岁。但是,真正能够活到百岁以上者依旧甚少。而中年不善调摄、导致寿命缩短,便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中年人生活负担最重,工作及家事繁多,心理压力又大,常常是起居少规律,饮食欠调理,从而加速了自身机能的衰退。中年在这兴盛与衰退的转折时期若能重整旗鼓,一方面注意减少客观因素对机体的克伐,另一方面重视身心的保健调摄,就一定能够强身祛病,再振根基,延缓自然衰老的进程。

中年人如何才能中兴复壮、再振根基呢?关键在于调神与养形。

调神,即调摄精神,此为养生之首务。而调神摄养之道,又在于恬淡清静与愉悦情志。中年时期,诸事纷扰,人际关系复杂,极易引起心理失衡,诱发身心疾病。故善调神者,一则应做到薄名利、寡私欲、戒浮躁,尽量使自己保持一种心境平和、宽广坦然的精神状态。二要做到乐观开朗,心情舒畅,愉悦而自得。古人云:“胸怀欢畅,则长寿可期;若忧愁过多,则使人易老。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气血、消食滞,胜于服食药耳。”现代医学也认为,愉快和乐观能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使新陈代谢旺盛,自身抵抗力增强,达到防病健身之目的。反之,忧郁、悲伤、恼怒等情绪可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能力减退,易于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心境平和,常怀乐意,既是健康的保证,也是长寿的根本。

养形,指保养形体。有形体才有生命活动,生命活动旺盛才能延年益寿。自古养形的方法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慎起居。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观点,人的生活起居要顺砬天时,随四时季节变化而进行调整。如春夏季应晚卧早起,秋日应早卧早起,冬天则应早卧晚起。凡逢大寒、大热、大风、大雨等气候,皆宜谨慎防护,万不可恃强而给病邪以可乘之机。②调饮食。中年饮食调养的重点是培补肾精。肾为先天之本,年过40岁以后肾精渐衰,故补肾填精为当务之急。可适当服食些血肉有情之品(即动物类食物,如得野生者更佳,如野鸡、野鸭、野兔、海鱼等),以图同气相求的作用。同时,也可配合一些补肾的药食两宜之品。如核桃,芝麻、花粉、蜂乳等,皆有延缓衰老的功效。著名医家孙思邈主张:40岁以后不可服泻药,须服补药。50岁以上四时勿缺补药。如此,才是延年养生之术。另外,饮酒也与人的寿命密切相关。适量饮酒,可陶冶性情,增进食欲,御寒提神。但过度嗜酒,则助热生湿,烂肠腐胃,耗伤肾精。③适劳逸。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中年事杂,往往力不从心,若再自恃身体尚可而过度劳累,便易耗散真气,变生疾病。不少英年早逝者,多因大疲过劳所致,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平日还应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④节房事。中年之人,肾精已亏,故不可纵情以促其愈亏。《寿世传真》云:“人至中年以后,阳气渐弱,觉阳事犹盛而常举,必慎而抑之,不可纵情过度。若不强制,则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

猜你喜欢

调神补药根基
针刺配合调神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邹伟运用调神针刺法结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
洗脚泡脚胜过吃补药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白补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致中和 扎稳根基再出发
文化引领 夯实幸福根基
开心是最好的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