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地进入成人世界

2001-04-29

父母必读 2001年7期
关键词:公家谈论童话

洪 梅

五六岁之前的孩子,是不太关心“社会”问题的。不论你是谈论“坐公家车”的事情,还是谈论“正科级副科级”、“红灯区”的事情,他们都不太关心。

可是,七八岁之后,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孩子们不但能隐约模糊地理解这些对于他们来说还相当遥远的事情,而且还会显得特别有兴致,弄不太明白的地方,他们甚至还会要求你仔细地说个端详,并会竭尽模仿之能事。从此以后,我们就会感到烦恼,感到不知所措,就像这位母亲一样。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确实有些不同。孩子对事情的判断是不附加任何条件和背景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因此,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好人和坏人,只有黑和白。收了亲戚送的礼物,就是搞不正之风;坐过公家车回家,也是搞不正之风。据我的观察,孩子是不大可能有多少幽默感的。滑稽的事情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十分开心,但他们却很难理解幽默,因为滑稽是直截了当的,是直通通的,而幽默的意蕴却隐含在表象的背后,有很多附加的条件。“坐他一次公家车”,于我们,其实是一种“社会幽默”。孩子幽默不起来。他们是很较真的。他们判断问题的方式还停留在童话水平。但,孩子终究要长大。七八岁以后到十二三岁这段时间,是孩子的社会意识迅速萌芽的时期。所谓的社会化,就是儿童从他们那个纯粹的童话世界,来到成人的世界当中。因此,帮助孩子走出童话,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社会真实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知道成人世界里有些什么。

成人世界里充满着坚强与智慧,充满着善良与友爱,但成人世界也会有一些不光明的地方,甚至还有许多阴森可怖的东西。成人世界对孩子的“毒害”何止于“坐坐公家车”、“到亲戚家送送礼”呢?我就亲眼看到几个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在路上一边打闹,一边揭露“班上某某同学是某某同学的二奶”、“某某同学将来想出台”。在孩子面前把成人世界包藏起来是做不到的,而且这种刻意的包藏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

应该说,在孩子面前,不一定就只能讨论一些“正面的、明亮的、快乐的”事情。如果我们自己“对别人有什么不满意”,或者“对社会有什么看不惯”,不一定“都要避开孩子说”,让孩子在社会化的早期就对社会、对人生的各个侧面有些了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就会出现一些非常棘手的事情:如何在孩子面前谈论别人的不是,社会的不是?又如何表现自己带着阴影的一面呢?

我认为,在孩子面前谈论别人的不足、社会的阴暗面,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保持健康积极的态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宽容,更成熟,更能接受别人。

如果我们在家庭里总是用排斥别人的态度,用对社会充满厌倦和否定的情绪来交流,孩子就有可能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就可能在与别人的相互信任和沟通上产生困难,甚至会出现一些反社会的倾向。因此,我们不妨更多地采用这样的对话方式:

“隔壁张阿姨真是个热心肠,帮胡同里的人做了那么多事情——就是说话有点粗!”

“机械厂的李厂长在提拔干部的时候,收了人家那么多贿赂。现在终于受到惩罚了。”

“咱们这儿的治安情况真是不错,要有些地方还不太平。出门还得多加小心。”

父母在态度上充满信心、乐于接受社会,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在孩子的面前是不是可以暴露自己的不足呢?这个问题很有趣。有些父母遮遮掩掩,闪闪烁烁;有些父母相互“揭短”,不留情面;还有些父母明明做了错事,还拿着不是当理说。究竟应该如何做?

我觉得,一般性的问题可以很自然、很积极、很坦率地表现给孩子看。父母不必把成人的世界抽象出来,与孩子的世界隔离起来。我自己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级,已经十一岁了,我看他已经有些“世故”,对成人世界的东西,即使不说出来,也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理解。回头看看,孩子是如何“世故”起来的呢?这个过程好像也很自然,并不需要多少特别的教育,或者在家庭里面设立多少特别的禁忌。如果我们可以在孩子的面前谈论自己身高的不足、皮肤的欠缺,为什么不可以把精神方面的东西也一样暴露给孩子呢?只要在和孩子交流的同时,让他们知道应该是什么,而我们只是做到了什么,在现实和理想方面对孩子都有所交待,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定位,孩子的价值体系就不会混乱。走出童话不等于教孩子学坏。最重要的是要在孩子的心灵世界里,早早地拉起道德的准绳。

当然,孩子毕竟还小,他们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远离它们,虽说我们不可能给孩子们的童真世界留一片纯而又纯的天空,但每天从外面回来洗洗手、换换衣服却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责任编辑/段冬梅

猜你喜欢

公家谈论童话
小型物流公司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要维护正常良好的政商关系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当我们在谈论“数字新闻”及其研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谈论
当我们谈论VR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试论二十世纪前期滇东汉村公家与会牌的职能
“有我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