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状与背景:贵州企业发展态势

2001-04-29

山花 2001年8期
关键词:发言者贵州企业

近日,贵州企业决策研究会在贵阳市商业银行举行了第十九次例会,与会者就贵州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各抒已见。贵州省省长石秀诗同志到会听取了企业家们的讨论,并作即席发言。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经贸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给贵州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会的不少企业就在这当中抢占先机,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但是,与会企业家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贵州的经济发展尚未走出令人振奋的态势,特别是在贵州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经营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还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国企三年解困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我省国有企业的亏损面之大,仍令人十分担忧。其他如合资企业、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步履维艰。

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这是我省企业经营的普遍现象。仅管经过企业自身及各有关部门的种种努力,有所改善,但基本状况没有彻底改变,还有的企业效益大幅度滑坡,有的行业由于待业内部竞争,盲目杀价,以至于产量增加,销售额上升,可利润却越来越低。

一位发言者说,这十多年来,贵州经济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周边省区相比,差距都在逐年拉大。奋斗了这么多年,我省的GTP还不到一千个亿。

一位从事贵州经济研究的专业人员这样描述贵州经济的状况:支柱不支、重点不重、特色不特。“支柱不支”是指原有的支柱产业“两烟一酒”由于受到市场的冲击,正面临危机,而后续支柱产业如制药、旅游、绿产等,又远未形成规模。“重点不重”是指被视为重点的企业要么效益下滑,要么其本身就不能给贵州经济提供足以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利税。也就是说,我省尚没有如同云南的“红塔”、四川的“长虹”那样的重点企业。“特色不特”是指贵州全省上下一直期望的“特色经济”并未形成。

入世在即,就目前我省许多企业的现状而言,要应付WTO带来的严峻挑战,那是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国企的经营机制还未能适应加入世贸参加国际竞争的客观形势要求。

问题在哪里?

有发言者认为,企业自身的问题本身就相当多,管理不善、投资失误、短期行为这类毛病屡见不鲜;由于历史及其他种种原因,我省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并未完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关键性的一步,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机制不活、负担过重,富余人员过多等。加之,目前有利于人材发展的环境尚未建立,人材外流的情况依然严重,以至于许多企业的科技人材,经营管理人材馈乏而富余劳力却呈现过剩。这已成为一些企业转换机制的障碍。

但客观地说,我省的宏观经济管理也存在问题。例如,在宏观研究和决策方面较多地注重供给,而没有认真研究需求。在指导工作上往往偏重于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增强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这体现了我们对政府职能的全面理解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不少企业家谈到,贵州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点是外部环境的严重制约。例如,流通领域的不规范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我省好几家大中型企业的主要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可就因为流通领域的不规范,使得这些企业常常受制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又如政策环境: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给企业的优惠政策并不显得更宽松,仅减免税费方面就比外省差得多。对国有企业而言,这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结构调整乃至改制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难关,对民营企业而言,这关系到原始积累的问题。我省在经济发展中的确制定了许多很好的政策,但正如有人提到那样,是“一流的政策、二流的贯彻、三流的落实”。

对此有关部门领导作了解释:省委省政府一直在要求各级、各部门解放思想,对省里制定的政策要认真落实。但具体到地区、县一级,又有个财政承受能力的问题。有的县财政本来就很紧张,难以承受过多的减免。从另一方面来看,其他省区在制定地方性优惠政策时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财政运作。因为,减免税收是国家政策,地方没有权力。就贵州的财政情况而言,要拿出资金去拼接不大可能。企业本来可以用好、用活政策,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契机,但许多企业又只考虑减免所得税,这是不现实的。

发展非国有经济,这是个老话题。贵州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太低,对资源配制的改善,新经济增长点的发育都成为一种制约。

企业,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在西部大开发这个大背景下,企业如何把自己的决策与研究同西部开发的前景联系起来,寻找更多的商机,这一点很重要。比如,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实施西电东送,工程重点是在云贵两省,云贵的重点又在贵州。贵州省提出建立电力开发为龙头的乌江干流沿岸资源开发试验区,争取国家把产业政策倾斜和地区政策倾斜结合起来,这是很有远见的。发言者谈到:主攻方向既已确立,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加快黔电送粤的步伐。西电东送,电价是关键。目前乌江水电开发公司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大大降低了洪家渡等在建项目的工程造价,为黔电送粤提供了价位优势。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加强网络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售后服务,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制定更宽容的政策,充分发挥我省水火相济的能源优势,以全面推动黔电送电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交通、通讯、环保,都很有发展前景,也就存在大量的商机,企业应该据此调整决策取向。例如,省有关部门就曾建议我省机械行业在环保成大套设备方面寻找一些项目,但至今还看不到一种发展的态势。

在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政策中,发展高科技,增强科技储备都被提到重要地位。贵州经济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绝不能单靠原有的产业基础。有发言者就此问题作了“发展高科技产业,同高科技发行传统产业”的专题发言。他介绍,正是这种理论理念,使他们抓住了机会,拓展经营范围,甚至着手建立贵州第一个高新技术的纳米材料基地。 针对我省传统产业占有绝对优势的实际情况,有同志认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统企业创新改造。改造传统产业,关键是注入竞争优势。通过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产品负加值,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政府还应当鼓励和引导个体和私营外资等经济成份,以独资或参股方式投入传统产业改造。形成多元化投资,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传统产业改造的新格局。

贵州企业要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认真关注高科技项目、高科技产业,要舍得投入,才会有较大的回报。

与沿海地区相比,贵州除了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和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之外,企业的内部管理也相对滞后。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市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与会者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寻求管理创新,在这方面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思想管理的创新,又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它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其核心是管理思想的创新。这是企业创新艺术的标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这当中,组织创新又是管理创新的重点,要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

把企业做大,打造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这是本次讨论会上谈得较多的话题。最直接的刺激自然来自“入世”,加入WTO。意味着我们要应对的竞争对手恐怕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散兵游勇是无力与集团对抗的,小舢板再多也无法与航空母舰对搞,这种担忧无可非议。我省许多待业基础并不差,完全可以组建大企业集团,例如: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烟草制药业等。目前,它们大多还处于分散的、各自为阵的经营状态。虽然有的企业已号称“贵州最大”或名列全国多少强之列,但要与外省的企业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应该打破地域界限,抛育“凤尾鸡头”之类的门第观念,突破条块分割,组建大企业集团。这样不仅可以集中技术、设备实力,还可以统一调配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真正投入到有知识产权、有专利因而有竞争力的高科技项目。

资产重组是组建大集团的一种方式,目标应该是通过重组,实现优势互补,组织资本运营,进入良性循环。如果把资产重组简单地当作解决破产问题的一种手段,那将会适得其反。会上也有发言者强调指出:发展大企业集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办法,但绝不是唯一的办法。他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仅仅靠大集团存在,而是都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充满生机。因此,我们在发展大企业集团的同时,还必须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予以应有的重视,对贵州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国为,贵州面临高失业率的威协。

几乎所有发言者都提到人材问题。认为培养、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员工的群体素质和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这是我省企业的紧迫任务。一位会员说,过去我们还只是为科技人材“孔雀东南飞”而担忧,现在,经营管理人材也在“孔雀东南飞”。企业经营管理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当然,这里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贵州尚未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材环境,没有及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材和企业管理人材。而今,贵州企业管理者中一大批骨干已近退休年龄,还没有适当的接班人。我们缺乏年轻的的能力的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一方面是培养不够,一方面是官本位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一次政府招考公务员,报名者似乎过于涌跃,这反映出人材流向的某种编差。

有发言者说,如果贵州要搞优惠政策,那我认为主要应该放在人材方面,如何能留住人材,如何才能吸引外地人材,应该制定出具有贵州特色的优惠政策。

关于发展非国有经济,不少发言者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够制定更多优惠政策,以便吸引更多资金。也有发言者谈到,非国有企业发展滞后恰是受了这种等待“天上掉馅饼”的依赖心理所制约。我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也许并非没有投资、没有政策,而是没有真正的好项目。一家非国有银行的代表说,他们这些年来本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神,用发展来解决以前留下的问题和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制定超常规发展计划,取得了较好成绩。他们不仅走出贵州,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发展,还着手争取上市,为贵州经济发展争取更多资金。

关于农业与绿色产业,与会者的共识是应该组建一批农产品加工与经营的龙头企业。贵州是一个农业占重要地位的省份,也是一个生物资源丰富的省。经验告诉我们,某些资源在自然生产的情况下显得很丰富,但一进入产业化,就“不经济”了。所以,农产品与绿产资源还有待我们去开发,培育。建立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有利益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将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链结起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我省生物资源的优势。

在认真听取与会企业家的讨论之后,省长石秀诗同志作了即席讲话。他说,今天发言的同志实际上代表着企业决策者们的心声,他感谢到会的省委省政府各部门领导当场向企业家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作了解释。然后谈了四个问题:

石省长认为,在座企业家们所提出的问题,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都能找到答案,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同样可以从中吸取营养。国有企业在贵州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大,因此,我们在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如何抓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这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石省长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企业要发展,当然,靠外部环境,但根本的总是还是要靠做内功。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们的税收政策等等。对内资、外资一律平等,过去和现在实行的优委政策,时间不会太长了。企业家们不应该期望再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第三,贵州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其一、这是现实的需要,因为,目前我们贵州好几个大型企业的一把手者是给企业作了很大贡献的,现在年龄偏大了,但又没有很合适的接班人。这就是我们过去对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材这个问题的认识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这些同志我们还要尽可能地挽留他们一两年,与此同时,加快培养人材。其二,贵州有个特点,文革期间来了一批很好的大学生,现在都在骨干的岗位上。这批人也到年龄了,我想,这批人还是不要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这批人的作用。不然,人材脱节的问题无法解决。

第四个问题,石省长认为,决策者的职能主要是决策,而企业的决策最主要就是投资决策。企业投资决策一旦失误,那就会全军覆没,因为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破产的不乏其例。石省长提醒大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并且瞬息万变,一定要注意收集信息,注意市场变化,特别是要很好地研究需求。大权在握,不要搞一言堂,就是董事长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你只有一票,还得董事会说了算。

石省长的即席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猜你喜欢

发言者贵州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今天天气不错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Keynote Spea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