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慧眼 独辟蹊径 独特操作
2001-02-13范洪涛
范洪涛
独家新闻从来都是各家媒体孜孜以求的,因为,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各家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新闻的独家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独特或唯一的报道,它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是垄断性,即新闻的人无我有。
但是随着现代通讯技术手段的迅速更新,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导致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至少这个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就报纸而言,尽管目前各家报社都纷纷开通了新闻热线,以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新闻线索,但更多的时候各家报纸面对的依然是共同的信息。体现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纯粹的独家新闻趋于减少,与此相对应,越来越多的新闻贴上了“公共信息”的标签。
独家新闻的这种显著变化,并不意味着报纸无可作为,相反,它向所有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如何让公共信息出彩,即通过独特的策划和操作,尽可能地挖掘公共信息所孕含的新闻最大值。
公共信息的出彩大致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寻找独特的新闻内涵,另一个是后发制人。前者是针对与其他媒体同步采访而言,后者则是针对新闻采访滞后于其他媒体而言。
独家新闻的获得在客观上的确存在一个“运气”问题,走运的记者会因为偶然遇到一个重大突发事件或一个特别的新闻线索而“先发制人”,得以在新闻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但从根本上说,欲从公共信息中发现独特的新闻,最终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思维和新闻发现能力。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1999年4月《武汉晚报》的一条消息《俞丽拿临阵换“枪”显身手》就是从公共信息中挖掘出来的一则独家新闻。当时,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来武汉举办音乐会,在演奏《梁祝》时,乐曲刚一进入第二乐章,她的琴弦突然断了,凭着丰富的临场经验,俞丽拿迅速抢过乐队首席的小提琴,继续演奏下去。整个“插曲”只持续了两秒钟。严格地说,这是一次演出事故,但俞丽拿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使之化险为夷,处理得几乎没有破绽。有意思的还在于,她先后使用的两把小提琴的质量有天壤之别,但一般人却听不出有什么差别。这些事实形象地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技艺超群和成熟老练。记者围绕俞丽拿“临阵换‘枪”这一新闻事实及产生的反响展开采访,写出了一篇独家报道,也使得一个公共信息出了彩。事后了解到,当时其他媒体也有记者在音乐会现场,但他们私下里对这个“插曲”是当作趣闻来谈论的,却没有意识到断弦无疑是当晚音乐会中出现的最大、最显著的新闻。
新闻强调时效性,新闻也由此被喻为“易碎品”,从目前激烈的新闻竞争看,“易碎品”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各家报纸都更重视“抢”新闻。的确,就新闻报道而言,“先下手为强”是一个法宝,但这并不等于“后下手遭殃”。因为,新闻竞争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使得各家报纸或各位记者都难免发生“漏新闻”的过失,但漏掉新闻并不意味着在这个报道中无所作为,正确的做法是应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别人的报道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新的内涵、新的视点,另辟蹊径的结果是“人有我新”,从而取得后发制人的奇效。
也就是说,我们在强调要打好新闻的“第一枪”的同时,还必须明确新闻的第二次开发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并不是以第一取胜,而恰恰是在别人采访报道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乃至三度开发。比如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六百勇士伴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就是从别的媒体已报道过的“旧闻”中发现的新闻。
去年4月,武汉地区的多家报纸都刊发了“钟祥明代显陵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严格地说,武汉晚报漏掉了这条新闻。但在其他报纸的报道中,有一个信息引起了本报的注意,即闻名世界的北京明代十三陵在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名落孙山。那么,为什么偏居湖北钟祥一隅,并不为外人所知、且墓主实际上连一天皇帝都没做过的皇陵反而比北京十三陵更受联合国教科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青睐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迅速采访了有关方面专家,写出《显陵何以显得不一般》的分析性报道,从文化遗产的层面比较了显陵与十三陵的优劣,借权威人士之口指出显陵“因为原始,所以珍贵”,而十三陵失之于周围新建筑太多,商业气氛太浓,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美遭到破坏,并提醒有关方面对显陵的开发不可重蹈十三陵之覆辙,进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即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结果,这篇报道见报后很快形成了报道强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那么,如何通过对公共信息的独特操作来获得独家新闻呢?笔者以为应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用缜密的新闻思维去寻找和发现新的新闻事实。
要想使公共信息出彩,就要善于发现其中所孕含的独特的新闻事实,对其新闻价值有别具一格的判断,从而对新闻事实有独特的选择和表现。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发现新闻的本质,即找到和抓住最具新闻性的内容,二是要尽可能地设法避开别人可能要做文章的内容,防止人云亦云,力求高人一筹。
寻找和发现新的新闻事实的方法有很多,从新闻思维上讲,就是要善于把握思维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因为新闻的动态特征决定了记者思维活动的不断变化。针对某一个新闻信息,如果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十分灵活状态,能够自觉地展开多方位的联想,由此及彼,挖掘潜在的新闻,不仅剖析新闻事实的内核,而且把它放在历史与现实的信息系统中,来考察它与周围事物产生的联系和影响,就有可能使自己在新闻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比如,去年6月武汉地区有媒体报道,武汉市黄陂区二中一名高三女生在距高考还剩20天时因不堪重压,害怕落榜,在留下两封绝命书后服毒自杀。编辑部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多年来现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和缺憾的一种极端反映。因此,仅仅报道这一信息是不够的,很值得藉此对一系列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比如,这一偶然性的事件中是否包含了某种必然性?它暴露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哪些问题?带着一系列思考,记者深入到黄陂二中走访了老师、同学、家长,与他们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了分析性报道《逃避高考的绝命书》,引导社会重新认识高考,客观上起到了为考生减负、减压呼吁的作用。
第二,从认识论的高度去提升新闻所孕含的新闻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此事物的发生可能是彼事物的结果,而彼事物的结果又可能引起另一事物的发生。
据此,面对新闻事件和事实,新闻记者就要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去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宣布四校合并的当日,新闻头绪很多,合并大会盛况、师生反响、新的领导班子组成、校长展望、上级领导寄语、庆典演出等等,但武汉晚报记者采写了一条新闻特写《武汉大学真大啊!》,通过现场目击来说明武汉大学的地域之大———整个珞珈山麓全部一统为武汉大学;而且更表明一个观点,武汉大学之大还不仅仅在于地盘,而在于其意义之大。因为,透过四校合并这个新闻现象的背后,显现了其与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的内在联系,这篇特写深刻而透彻地诠释了武汉大学合并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人们解开心中的“疙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著名记者爱泼斯坦认为,独家新闻除了指独家材料之外,更主要的是靠独特的视野、视角和开掘,而不是靠垄断。这恰恰说明,对公共信息的独特操作就是要求记者尽可能地创新。这种创新除了新闻思考和策划上的独辟蹊径外,还包括不落俗套的新闻写作。因为,任何新闻思考和策划最终都要落实在新闻作品中,体现在新闻版面上。新闻写作上的独特操作可以是一个拍案叫绝的导语,也可以是一个韵味十足的结尾,还可以是一个醒目别致的标题。相信新闻同行们大多记得新华社记者郭玲春采写的消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的导语:“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350余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同样,长江日报记者梅明蕾采写的获中国新闻奖的消息的标题《武钢近7000人不再吃“钢铁饭”》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因为他们在写作上创新,使公共信息出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