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新闻:腐朽文化的产物

2001-02-13潘文森

新闻记者 2001年3期
关键词:假新闻风波文化

潘文森

假新闻是各种弄虚作假中最恶劣的一种,因为它往往出自覆盖面广大又具有相当权威的大众传媒,欺骗性最大,流毒最广,影响最坏。

假新闻是最为新闻界和全社会所不齿的事,因为它是新闻党性原则所绝对不容许的,是新闻职业道德的一种沦丧,是千夫所指的新闻界的一种腐败,是腐朽文化在新闻媒体上的沉渣浮现。

如此令人深恶痛绝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恶魔?它怎样侵入我们的新闻肌体?

军事上有个俗语叫“兵不厌诈”。它是指在打仗时,为了取得胜利,可以采取撒谎、欺骗等手段迷惑敌人,包括造自己的谣;即使打仗要下战书的古代,在具体战役和战术中,也从来是“兵不厌诈”的,古人还因此把它归纳为智慧谋略的三十六计之一。然而在现实中,这“兵不厌诈”的真经却不断地被假和尚念歪,假新闻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种,而运用得最佳最绝的应首推去年发生的“私生女风波”的策划与炒作。据报道,这一风波的策划者就是被谢晋点评为“狂妄得不得了”的大腕影星×××,而“私生女”的对象就是她投拍的某古装电视剧中两位女主角,说她们是她20年前“私生”的。正当广大读者为这一“爆炸性新闻”津津乐道和广为传播时,《羊城晚报》率先给了它当头一棒: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事件曝光后,据说“×××仍在按照‘原定计划忙着辟谣”。可能是出于自己私生活的复杂,胡弄一下舆论,料想人们不知;或许是抱定“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论,经她这么一“私生”,其“私生女”也就成了准腕级明星。可惜,这场精心策划的“私生女风波”很快就露了馅:原来她是想借此炒作一下,提高她投拍的电视剧的知名度,免得投出的资金打了水漂。至于在自己脸上抹一点黑,被“娱记”们说什么是“遗臭万年出名”法,这无碍大局;至于是对神圣艺术的一种亵渎,是对先进文化的一种鄙夷和背叛,那更不管它了。

近些年来,类此的假新闻屡屡出现,在文化娱乐方面更是大行其道。你看:刚刚来了×××的“私生女”,又出现×××索要千万元广告;一会儿是×××已经结婚生了子,一会儿又是×××发生了婚变;“××电影制片厂经营不善被卖掉”余波未息,“××阿姨向希望小学捐赠‘盖中盖口服液”又惹风波……真是繁杂纷纭,目不暇接。其手法也多彩多姿:有的是当事者自己策划炒作,有的是“御用记者”受雇炮制,有的是无聊作者无事生非,有的则是“娱记”为迎合追星族的需求而制造“猛料”。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在当今一片打假声中,作为腐朽文化在新闻媒体的孳生物———假新闻早已被列入“狠打”之列,可这些假新闻却仍如李鬼抡斧,一路杀将过来。更奇怪的是,现在一些“娱记”似乎还把这“造假”当作一种经验津津乐道。看看下面一段文字就略知一二:

看到这篇文章(指×××宣布有两个私生女)时,正巧广州几家报纸的“娱记”们在一起参加一个活动,“传阅”后不由地相顾莞尔。其中一位记者与这篇文章的作者相识,说:“×××(指“娱记”)又在为×××(指那个会生私生女的影星)炒新闻了!”在众“娱记”的“逼供”之下,他透露了一些“御用记者”内幕情况。而另一位资深“娱记”则哈哈大笑说:“先造点谣,然后再让相关人士出来辟谣,这一招是我5年前用过的。现在我都不用了。”(据《羊城晚报》)

事情已经很清楚,我们的文化娱乐方面所以假新闻不断,原来都是这些“资深娱记”们造的孽。可是,单是这些“娱记”也翻不了大浪,他们毕竟还没有自己支配的版面;是最后把关的编辑或疏忽受骗,或宽容喜爱,或暗中配合,或明里参与,才使这些假新闻顺利登场。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现象,不知大家发现否:其他版面上如果出现了假新闻,一般都以灰溜溜的更正或检讨来结局,而在文化娱乐版上却不是这样。它们是以“假”来作“爆料”,就像上述那位“资深娱记”所作的那样,“先造点谣”———注意!这“谣”在他们那里不算假新闻,而只是一个“系列”报道的开篇。到这个“谣”传到一定的广度时,就由主将或“御用记者”出来解释,解释得吞吞吐吐,拐弯抹角,最后留点尾巴。再下来就假装愤怒出来“辟谣”,甚至扬言要打官司。有的还不肯就此罢休,就像两个疯子在扭打,一拉一扯,反复几来几往。看炒得差不多了,基本达到目的了,最后由当事者或者“娱记”出来收场,“系列”报道圆满结束。如此这般,“娱记”名利双收了,事主达到了目的,编辑的版面有了可读性,读者看到了故事也满足了。在这里你看到假新闻了吗?没看到,证明他们策划得很严密,炒作得很高明,让你难以识别。即使看到了,也以为这是他们“系列”报道中的正常程序,而且人家已在计划内“自查”了,还需要“打假”吗?人家已作为一个步骤“自纠”了,还需要“更正”吗?就这样,真与假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和谐的统一。原来如此!

最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一篇《一幅巨画的启示》的文章,介绍河南画家李伯安走遍千山万水,历时十个春秋,呕心沥血,默默劳作,不懈追求,终于创作出一幅反映中华民族风骨和精神,高2米、长121.5米的国画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当这幅巨作去年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人们为巨画的神气魅力所吸引,为画家杰出的艺术才能所折服,为画家英年早逝而惋惜,更为李伯安的品德和情操深深地打动。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这才是先进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更要义不容辞地确立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维护“正确、真实、客观、公正”这一无产阶级新闻的基本原则,不要当“御用记者”,出卖新闻工作者的良心,毁掉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总之,要不媚世俗,淡薄名利,鄙夷不良文化倾向,守住自己圣洁的“精神家园”。

当前,在市场的诱惑下,不少新闻工作者变得浮躁起来,不肯沉下去,不肯静下心来,不肯认真学习,他们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见利忘义,沽名钓誉,明明是劣作,却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将它捧为“精品”,欺世盗名。有句古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文化先驱所揭示的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艺术创作是这样,新闻报道也是这样,真正的新闻也绝不为邪恶所驱使!我们应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以此指导我们的新闻报道,为人民、为历史献出我们的真品。

猜你喜欢

假新闻风波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4 smart ways to spot fake news 判断假新闻的4种聪明方法
能分辨假新闻?多数人高估自己
谁远谁近?
意大利教高中生识别假新闻
孵蛋风波
改名风波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