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内部改革 争创一流企业
2001-01-13毕亚雄
摘要: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成立20年来,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许多方面走在同行业前列。然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葛洲坝电厂,职能和机构设置的“小而全、大而全”、劳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或不科学,都已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居安思危,唯有按照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才可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已将“创一流水电企业”作为深化内部改革的载体和阶段性目标。
关键词:改革;一流企业;葛洲坝电厂
1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1.1 “创一流”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有效载体
“创一流”的实质在于全面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管理组织,实现精兵简政,减人增效,达到全面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取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的目的:
(1)精兵简政 简政,可摈弃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病,可提高工作效率。但简政的前提是要有精兵,只有“兵”精,才能简“政”。“精兵”、“简政”,二者相辅相承。
(2)减人增效 “老企业”的出路也就在于分流、减人,拓展、增效,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减人的前提是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实行全员竞争上岗,达到人尽其能的目的;增效除了减人的那一块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外,更重要的是拓展、开源,开展“多种经营”。
(3)”两个文明”一起抓 “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同步提高是衡量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的标志。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有一种不断进取、勇于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一流水电企业的精髓,也是“创一流”成败之关键。
1.2 “创一流”是巩固改革成果、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的一个关键的阶段性目标
早在1993年,我们厂的“三个分离”实质上就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机电运行与检修分离、生产与生活分离、生产与后勤分离,促使多种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安置”和“分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开始,作为电力部科研试点示范工程的二江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工程。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尤其是三峡工程的顺利进展和“双筹”(梯级调度机构和三峡电厂的筹建)的开展,深化内部改革的任务愈加紧迫,作为阶段性目标,“创—流”的意义也就显得越来越现实而深远:
(1)“创一流”是适应“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的需要,是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水电企业内部改革的具体要求。
要达到一流水电厂的要求,按照部颁《电力行业一流水力发电厂考核标准》定员,1992年以前投产的电厂按0.4人/MW(含维修人员)进行考核,葛洲坝电厂定员是1086人;按照三建委稽查办对我厂的定员建议是1000人以内;若按国家电力公司对一流水电企业最新“意见”要求,我厂则要减到512人(主要包含发电生产运行和维护人员)。加快新机制、新体制建立与健全的步伐,努力培植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与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精兵简政,减人缩编,开渠分流已势在必行。
(2)“创一流”是进军“大三峡”的需要:未来的三峡电厂,必须要以一流的运行管理水平,科学、安全、高效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峡电厂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除了应考虑厂内机电设备外,还要考虑整个枢纽工程管理、流域梯级管理,以及电网管理等,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又要结合国情和当地实际。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除了有适应高新技术的能力外,更应有适应现代企业机制的思想观念。我们的管理水平应按照三峡总公司对三峡电厂用人机制,管理模式所提出的要求和葛洲坝电厂所确立的创一流的目标和任务,以抓素质教育入手,抓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力争在近期内达到国家一流企业的水准,为三峡工程的运行管理积累经验,储备和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3)“创一流”是谋求企业和职工长远利益的需要。全厂3000职工,近2000集体所有和临时合同工,以及大量的职工家属、子女的既得利益如何维持并不断提高。只有按照一流企业的要求去组建机构和培养人才,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建立稳定的分流渠道,协调发展好“发电”、“检修”、“后勤保障”和“三产多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人才优势,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才能达到目的。
1.3 “创一流”是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有利时机、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内部改革的战略步骤
目前,正值国企改革三年解困的关键性的一年;电力体制改革力度在加大、步伐在加快,形势急转,远非我们所料。看来,像电力行业这类“阳光”企业都应早作准备,争取主动,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不管是机构改革,还是制度改革,包括人事制度、干部制度、分配制度、保险制度等改革,都会在不同范围内、不同程度上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然而,改革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下岗、失业。对电力行业而言,也不只是简单地组织机构调整,或减员分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更加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2 一流企业并不遥远
2.1 树立起信心,真抓实干
(1)我们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是实施“三个分离”(运行与检修分离、生产与生活分离、生产与后勤分离)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还是已形成的“三大系统(电站实时计算机监控系统、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同类企业均居领先地位;“三产多经”企业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整顿和重组,逐步规范,具备发展的基础条件;“进峡服务”单位经过多年艰苦的“二次创业”和不懈的努力,赢得了赞誉,赢得了“阵地”,为职工分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我们目前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参与和服务三峡工程建设,尤其是“双筹”的机遇为我们开辟了实实在在的分流渠道,三峡总公司电力生产模式和多种经营格局已初现端倪。国企改革尤其是电力系统和电力体制的改革力度也在加大、进程在加快。我们要抢抓住分流机遇,创建一流水电厂
2.2 加强职工综合素质的训练
(1)首先要加强学习。
(2)加强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教育。
(3)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
(4)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多一些积极主动性,多一些工作自觉性,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多一些集体荣誉感,自觉履行“主人翁”责任,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把全体干部职工凝聚到”创一流水电企业”上来。
3 创一流的措施及实施步骤
3.1 一流水电厂的基本要求
按照部颁标准:“一流水力发电厂”应该是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都达到一流标准的水力发电厂。必须具备水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各项必备条件;必须具备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考核标准;达到部颁“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若干规定”的要求;并且,按照减人增效的原则,人员效率达到部颁规定的要求等。
3.2 具体措施
(1)规划到位,计划落实。把中长期规划与近期(分步)实施计划紧密结合起来。
(2)渠道落实,资金到位。在现有的经营环境条件下,调整计划,保证必要的、有限的资金投入,并及时到位。
(3)责任落实,人员到位。各有关单位按照创一流规划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订相应细则,项目内容责任到人,并保证必要的人力投入。
(4)进度落实,质量到位。结合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将创一流工作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同时,突出重点或特殊内容。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必须保证合理的时间、进度安排和优良的质量,环环相扣,步步相依。
(5)制度落实,考核到位。为保证高标准、严要求,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必须制定或健全简单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并切实落实和严格执行。
(6)在工作中,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
在促进内部改革、在“创一流”进程中,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这三者间的利益矛盾,协凋好稳定、改革、发展这三者间的关系是关键。
国家、集体(企业)、个人(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做为企业法人(领导人),无一例外都必须兼顾好三者间的利益,对国家负责,要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企业负责:要让企业有发展后劲;对职工负责,要让职工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维持这三者利益协调发展和平衡。
同时,要处理好安全生产保障与直接经济效益的矛盾(直接投入与直接产出的矛盾);发电效益指标与设备可靠性指标的矛盾;企业和职工长远利益与眼前效益的矛盾。
还要处理好经济投入与劳动投入的关系。上上下下都要增强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对整改工程能自己干的不外包,能修旧利用的不换新,避免大手大脚造成新的浪费。
3.3 实施步骤
(1)为适应和满足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三峡建设,参与三峡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双筹”已经开始,要抓紧人才的培养、储备与输送。
(2)要按“精干一线,精简机关,减员增效,努力降低发电成本,归并社会职能,归并专业公司,加强多种经营”的总体思想,加大内部改革的力度、加快内部改革和创一流水电厂的步伐,继续搞好人员分流工作,努力探索和建立现代化的水电厂生产管理和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模式。这也是我们最近几年的工作重点。
(3)在健全的竞争激励机制和严格有效的制约机制下,逐步形成发电生产、辅助生产、后勤保障、生活服务几大“板块”。
(4)对照一流水电厂的标准要求,按照厂创一流工作小组的统一规划、部署,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同时,全面充实、完善,以提高整体达标、创一流水平。力争2001年,全面达到一流水电厂标准,并通过验收。
鉴于当前的形式和任务,以及现有的环境条件,每—项改革、每一项整改措施的落实都必然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每一点进步都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只有依靠广大职工,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形势,明确目标,顾全大局,放眼未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毕亚雄,葛洲坝水力发电厂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