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始于鼎盛时
2000-12-29孟景春
孟景春
如果把青年时期比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中年时期就可比喻为日照中天。不少中年人自认为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对于养生保健漠不关心。有人甚至说到老年时再养生保健亦不为晚。其实,此言差矣。
人到中年确是一生中的鼎盛时期。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人体已步人衰退的前期,只是自己尚未觉察而已。我国古代著名医籍《黄帝内经》曰:“男子五八(40岁)肾气衰、发堕齿槁。女子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同憔),发始堕。”又日:“人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这些论述指出了男、女开始衰退的年龄以及衰退的表现。现代老年医学的研究也证明,人到45岁就逐渐步入衰退时期。研究者还提出,女子抗衰老,36岁是关键。因为女性在这个年龄段体内雌激素的含量开始下降。而雌激素正是女性风采的支柱,一旦降低,肌肉的弹性、皮肤的光泽都要受到影响。美国保健专家约翰·莱斯博士则指出:男性年过40,易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如果在这个年龄段不加以注意,很可能享受不到奋斗的成果。由此看来,古今中外的医学家关于衰老始于中年的观点,是英雄所见略同的。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深谙其理,提出了“人到中年,再振根基”的论点。其意是人到中年时期,虽已渐趋衰老,但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再振奋身体的基础,藉以推迟衰老的到来。
中年朋友们只有高度重视自我保健,才能达到“再振根基”目的。现在,社会各界都对中年朋友,敲起了自我保健的警钟。有人撰文称:“中年朋友,请善待自己的身体”;有人撰文称:“健身莫待老年时”;还有人撰文称:“百姓健身,中青年哪里去了”;更有人撰文称:“英年早逝。是忽视自我保健的结果。”文章题目虽不同,但都对中年朋友提出了善意的忠告。这些忠告并不是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而是以调查研究的事实作为依据的。中国科学院曾对在职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职科学家平均死亡年龄为52.2岁,大大低于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不注意自我保健。
重视自我保健,正如将平时不用的余钱储蓄起来一样。日积月累。便能拥有健康这个人生第一财富。不重视自我保健,犹如一个败家子,只知消费,不知积蓄,到头来便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要想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成为一个有用的栋梁之材,就应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努力使自己体魄健全、精力充沛。古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健康就是人生的青山,有了这座山,就会长出一切。如果没有了健康,其他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德国学者叔本华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此话确实人木三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至于如何保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常;②注意营养合理,讲究膳食平衡;③善于调摄情志,保持心理平衡;④树立居安思危思想、重视疾病的预防;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望中年朋友在鼎盛时期自觉地进行自我保健,再造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