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是重要的
2000-06-14秦朔
秦朔
“立乎其大,则其小者不可夺也。”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大河有水小河满”,在中国则是几乎人人皆知的一句口头禅。中国人长于宏观思维,概括总结提升拔高能力强,凡事均能大处着眼,喜欢谈大原则,大思路,大问题,大理论,气势宏伟,高屋建瓴。对于平凡小事,世俗小节这类等而下之的琐碎具体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兴趣是不大的。胡适当年讲,“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对“主义”的关注还是大大超过对“ 问题”的探索。
美国大学的研究生课堂,基本是讨论形式,老师只开个头,剩下的时间都是同学发言研讨。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思维特点明显有差别。美国同学喜欢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来谈对某个概念的认识,“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国学生则旁征博引,纵横联系,很有深度。听起来,美国学生的发言比较直观,单一,缺乏历史感。中国学生则比较丰富,但似乎跟自己的实际关系不是很大。美国学生对“微观机制”方面的事很在乎,关注点很小。有一次,一名福建泉州来的同学讲“中国干部的绩效评估”,美国同学的提问全都围绕实际操作细节展开,如“上级调查时,如果有别的员工说他经常迟到,而事实上他没有迟到,怎么办?”我们听得都累了,他们还兴趣盎然问题层出不穷。相比而言,中国同学更关心“理论问题”,如在某个领域又有什么新
小是重要的边看边想间。不仅留好安全出口,而且在室内大厅排队时,周围用绳子围一圈空间不去占用。迪斯尼两大精彩节目———魔术大游行和水畔激光表演,尽管围者甚众,也都事先留出空间和通道,谁都不能占用。五,排队结束准备出发前加强安全检查。游客上车后,工作人员一定逐个进行“安检”,确保带安全带后才放行。如果大意,此时出错,后面肯定大乱。
除了上面几条,还有一条基本保证,游客们本身讲究先来后到,插队现象绝少。大家的不方便和方便都是同等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什么是自由?没有人人共同遵循的规则,就没有个人的自由。规则是自由的前提。在一个公共空间,什么是好的规则?我想就是它能使得没有谁能有比别人更多的自由,即使他拥有更多的金钱,更高的位置,更大的名声。假如中国和美国是邻国写到这里,忽然又想起不久前去墨西哥边境小城蒂娃娜的一件小事。蒂娃娜紧邻美国,我们过去也不要签证。正在马路边等绿灯时,忽见一名墨西哥警察从我们身边走过,大摇大摆闯过红灯,那副神情,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领教过了。有这样的“表率”,自然跟上了一群“后来人”。没到美国前,觉得美国很了不起。刚到美国,觉得美国没什么了不起。呆一段时间,看得稍微深一点,细一些,觉得美国还是很了不起的。至少,在社会公共空间,人家讲的(规则)和做的(行为)基本一样,这就很了不起。不夸张地说,墨西哥蒂娃娜的市容远远赶不上中国很多地市乃至县城的水平。比之一线之隔的美国,以小见大,我们更生出许多感叹。那天我提了一个问题给朋友,假如中国和美国是邻国,中国会怎么样?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上,中国一直遥遥领先邻国,我们身边几乎没有大而强的国家。只有一个前苏联,我们学了多年,但远不如自己干的这些年。我们的答案惊人地一致,中国会干得很棒。因为中国
人的聪明,更因为中国人的自尊心。假如他们更早些看到世界,他们可能更快地从当年的“口号时代”“内斗时代”觉醒。中国像一头聪明却经常沉睡的狮子,它必须“睁眼向世界”才能看到自己的差距,从傲慢中醒来,愤而图其强。我曾经在《南风窗》写过一篇文章,《伟大,在于细节的积累》。在美国,从家家户户门前各不相同的精致绿化,到马路餐馆影院公园里的整齐秩序,我更觉得,小,是重要的。离开了“小”,“大”而无当,空洞。“大”在“小”中,化“大”为“小”,“小”中才能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