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品牌致富之路
2000-06-14
苏州: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一直到列车在苏州站停稳的时候,我还在琢磨苏州本地的优秀品牌。但是我没能想起来。在我为自己对苏州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的时候,苏州大学苏南经济研究院的单强博士却告诉我:“苏州确实没有自己发展起来的全国性品牌。相对来说,只有一个‘好孩子的品牌略响一些,但那也是一个地方性品牌。”
怎么可能!?
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要知道,苏州是江南四小明珠中的首位,199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358亿,按照可比价格算,比1980年翻了三番。与直辖市、所有省级、副省级和地级城市一起来比,其排名是全国第7,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天津和深圳。如果说江阴是躲在幕后的行业巨头们支持经济,虽然没有知名的大众消费品牌,但有众多全国第一的中间产品行业作支撑。那么,连行业知名品牌的支持都没有的话,苏州又怎么能做到这样的发展?创出这样一个经济奇迹?
苏州一定有苏州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四大名旦”的衰落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的初期,苏州是有自己的品牌的。
这“四大名旦”的名字,江浙一带30岁以上年纪的人(包括记者在内)都会记得。它们是:长城电扇、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
“四大名旦”都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大地上的家用电器热和苏南模式热中成长起来的骄子。但是请注意,在这4个品牌所属的市场中,它们既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用市场分析的语言来说,它们既不是领导者,也不是挑战者,而只是位于行业较前列的一群跟随者,而且又都位于产业链终端产品这一环上。
很快,家电大战开始了。到90年代中期,家电行业开始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市场从广告、价格、服务几个方面开始了激烈的拼杀。而在那场厮杀中,“四大名旦”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到现在为止,四大名旦中香雪海冰箱与三星电子合资,孔雀电视与菲力浦合资,自身品牌影响力已经基本消失。春花吸尘器转向生产小家电,但吸尘器还有一定量的生产。而“长城电扇、电扇长城”的长城公司,甚至在很多苏州本地人的心目中,也都失去了踪影。
其实,我们不必为“四大名旦”感到惋惜。客观地说,产品市场总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技术创新—→高利润—→大量建设—→残酷竞争—→树立巨头企业市场地位,而家电市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几乎一步不拉地走完了这个过程。不是“四大名旦”,就会是别人,反正总有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失去市场开始时期的风采。
配角与主角的转换
失败,很多人、很多地区都经历过。但能从失败中悟出一点什么,并相应调整自己策略的却少之又少。苏州人的高明在这里开始体现了。做不成市场的主角,就不能做一个优秀的配角吗?
现在的苏州,虽然没有自己的全国品牌,但是在苏州的地面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世界级的品牌。如果你开着车在苏州地区这一范围内随意走走,不用半个小时就会有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标志掠过你的视野。ACER、NOKIA、APP、三星、日立、索尼、统一、爱默生……在苏州参观,你好像是在一个世界著名品牌的展览会上一样。
这些地面是苏州的开发区。
苏州的开发区是从90年代开始出现的。在苏州有7个大大小小的国家级开发区,而这些开发区群无疑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成功的。仅仅在苏州市就有两个国家级的开发区——苏州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在苏州的地图上,这两个位于东西两侧的开发区形状就像伸开的两个翅膀。而事实上,苏州市的发展规划上也明确地有“一体两翼”的部署。而这个“两翼”现在已经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支柱。
到苏州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城内是古朴的老城,其建筑都是陈旧而小巧的,具有强烈的园林色彩;而城外则大多是大型的厂房和高楼,色彩鲜明,透出强烈的现代感。正是所谓“出城五里,两个世界”。而这两个世界与一般所说的城乡差别正好反过来(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苏州城内有太多的文物需要保护)。
现在已经很难搞清楚苏州的决策者们是不是因为苏南的乡镇企业遇上发展的困难才动了搞开发区的念头的,但是从时间的次序上看应该是可能的。苏南模式下的乡镇企业在80年代末遇上了挑战,而苏州最重要的开发区——苏州新区就是1990年搞起来的。在苏州经济发展的历史上,1978年到1989年出现过两个翻番,这都是因为乡镇企业大发展带来的。而第三个翻番是出现在1989年到1994年,而这次的翻番是因为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内及其配套企业在苏州经济中占到多大的比例?当地经济学界的人士用了一个“绝大部分”来形容。而记者在最早以县级财政搞起苏州第一个开发区的昆山采访时,一个沈姓乡镇企业厂长的叙述,也许会为这个“绝大部分”做一个注释。
沈厂长的生意经
沈厂长的企业原来是一个乡镇企业,现在由他个人进行承包。他的厂子现在做什么事呢?很简单,他为昆山开发区内一个叫做富士康的台湾企业做配套。富士康是做电脑接插件的,沈厂长说,这个厂的电脑接头可以占到全世界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30%以上。而沈厂长的厂专门为富士康做的是大的包装箱内做衬垫的薄膜。就是这么一个薄膜,沈厂长每天要用3吨的卡车为富士康送去3车,而他自己的工厂在养活了近百名工人外,每年的产值可以达到近千万,利润可以达到上百万。而像沈厂长这样在为富士康做配套的还有不知多少,有做纸箱的、有做塑料成型件的、有做包装袋的,甚至是在这个厂边上开小饮食店的……只要你想像一下一个巨头企业的产品上下游配套乃至吃喝拉撒睡有多少种需要,本地的苏州人就会办多少店铺和企业。不用说这些企业本身在苏州地区应交的税金了,只要想想那么多小企业的发展,你就可以知道苏州经济具有什么样的活力了。
而这样的企业在昆山开发区内有多少?上百个。像昆山这样的开发区在苏州有多少?十几个。
现在我们可以来想像一下开发区在苏州经济中的分量了。
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的余竞来副主任在为昆山等地的经验作总结的时候,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江苏省到苏州市,从上到下都有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善于做配角。当中央提出要搞上海浦东开发的时候,江苏省委马上就提出我们要做浦东的配角。而苏州的开发区,整个的就是有一种做配角的勇气。”
不怕做配角
再回过头来看,苏州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可以说就是在做一个大配角。是一个什么戏的配角呢?是一个上海经济、长江三角洲经济甚至到全球经济大戏的配角。苏州人首先是把自己的土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诚心诚意地把全球经济中的精英们请来看这一片热土,看这里方便的交通、良好的环境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而当这些企业进入苏州以后,无形之中,苏州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进驻之后,苏南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那些原来出路成问题的小企业,变成了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企业们可以轻易地在这里找到为他们配套的小企业,于是这些小企业也迅速进入了世界产业链,而且依附于大企业后,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环。这个时候,小企业本身原来存在的产权问题、产品出路问题都变得不再尖锐甚至是消失了。只要有发展,这些都是次要矛盾。
这是一步何等之妙的棋,但又是一步需要何等胸襟和气概的棋。当下完这一步棋以后人们发现:第一,从经济上,苏州成了主角。一个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好几个区域经济中心的地级市,怎么能不成为全国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第二,苏州在吸引外资上,也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当雪球滚到一定程度,只需要稍稍一推,它就会迅速变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就这样,苏州实现了无品牌发展的奇迹。
站在苏州大学刚刚竣工的21层新教学大楼顶层,记者俯瞰着毗邻的苏州新区。在一望无边的苏南平原上,开发区企业像巨龙一样一个一个紧密地排列着。在春天阳光的照耀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是那么有生机和活力。我不禁想到,在与世界巨头们共舞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以后,当他们的管理、经验、市场都被精明的苏州人学到手,而苏州人又在与他们的合作中积累了足够的资金以后,这里站起来的,也许直接就是世界级的巨人呢。□(摄影:郑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