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拍跌到历史新低
2000-06-14晓笛
晓 笛
6月中旬的申城已进入了梅雨季节,但这一切似乎并没影响上海春拍组织者与参与者的热情。短短10余天里,上海13家拍卖公司先后举行了春拍,其中6月18日下午竟有4家同时举槌。虽然各家拍卖公司都使出浑身解数,结果却差强人意,不少拍卖公司成交跌入历史最低谷,成交价超过10万元的屈指可数。《解放日报》撰文指出“不见精品领衔,拍品鱼龙混杂”,其实上海的大拍走到今天的地步,是有原因的。
拍卖会过于集中,形成了买方市场现在上海有近50家拍卖行,其中从事艺术品拍卖的约有17家,今年春拍有13家集中在一个时段拍卖,推出万余件拍品。一个时段同一个地区的市场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事实上,近几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港台及东南亚藏家、文物经纪人实际购买力下降,参加拍卖不见好货、不到“火候”不轻易举牌。而国内的买家趋于成熟,参加拍卖多了理智。另外,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增长过快,艺术品拍卖过于频繁。十多天时间多家拍卖公司举行近30个专场的拍卖,买家分身乏术;而多了选择余地,买家会不见“鬼子”不挂弦。前几年,上海市拍卖协会就曾对各拍卖行春、秋两季的拍卖日期进行过协调,但决定拍卖日期的毕竟是企业自身,拍卖行为了充分利用各自的客源,把希望全寄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举行的拍卖会上。从1998年春拍至今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加入这一阵营,拍卖行把自己逼到了风口浪尖上,如此尴尬的局面只有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优胜劣汰。
精品佳作缺乏,拍品质量平平纵览此季沪上春拍,各拍卖行能领衔的作品几乎没有,成交价超过10万元的寥寥无几,这样的拍卖会自然不会掀起波澜。回想90年代中期,上海仅有三五家拍卖行举行艺术品拍卖,成交情况却好于现在,关键在于当时的拍卖会常有名家精品出现,令买家一掷千金。现在拍卖行越来越多,拍品质量却越来越低。其实上海不是没有艺术精品,而是现在北京的艺术品拍卖日趋成熟,买气集聚,价格明显高于上海,好的东西自然流向北京,买家同样奔向北京。今年春拍,虽然这么多拍卖行集中拍卖,但一些质量较高的拍品同样竞拍激烈。如上海国拍推出的李可染作于1963年的《万山红遍》由20万元起拍,经27轮角逐后以57万元的价位落槌。该专场成交率达70%,成为此季申城拍卖成交最好的一个专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质量是取胜的关键,即便拍槌声声,买家同样青睐精品佳作。
拍卖行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操作也欠规范上海此次13家加入春拍队伍,但都把重头戏放在中国书画上,拍品雷同。此次只有朵云轩、上海国拍、博达等有瓷玉器杂件,上海国拍、朵云轩有古籍善本,显然申城的艺术品拍卖特色不明显,且正在走前几年北京艺术品拍卖的老路。早几年,北京多家拍卖行集中从事艺术品拍卖,你方唱罢我登台,竞争白热化,最后两败俱伤。通过盘整,北京人明白了路不能再这样走下去了,于是不少拍卖行明智地退出春秋大拍,专事自己企业擅长的拍卖项目。而上海拍卖业却尚未认识到这一点,这可能与申城不少拍卖行或拍卖行的艺术品部是由私人承包,操作不规范有关。申城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七分当是“人祸”所致。
随着时间的消逝,春拍的槌声已远去,但春拍留给上海拍卖行的思考是沉重的,深远的。痛定思痛,认真研究市场,尊重市场规律,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经营思路,形成自己的特色,重振上海拍卖雄风成为上海拍卖业界的当务之急。从这一角度出发,今春沪上艺术品拍卖失利不失为一件好事。
(摘自《中国商报·拍卖收藏周刊》2000年7月1日)
责编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