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收藏与多元化文博事业

2000-06-14四川:杜定镐

收藏 2000年9期
关键词:珍品文博文物

四川:杜定镐

今天,中国文博系统如何改变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管理运作模式,直接影响到把中国建设成多元化文博事业强国、大国的进程;而民间收藏是否和国际接轨,是否有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宽松政策环境,有一个规范运作的拍卖市场,有一部按宪法宗旨制定的新的“文物保护法”,允许公民有权持有和处理作为公民个人财产的“文物艺术品”,将关系到民间收藏的存在和发展,更事关建设中国文博事业强国、大国的成败。

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收藏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其影响和作用,是当前国有文博系统所无法取代的,其表现如下:

一、民间收藏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

当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醉心于民间收藏时,当这个群体有望发展和壮大时,民间收藏启动就业新思路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蓄水池”作用功不可没。这里不需要国家的财力投入,也少了“暗箱操作”的烦恼,有的是千百万人的理念和希望:“恭禧发财”,催生着民族文化发展的光辉未来。

二、民间收藏是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希望。

祖先留给我们的文物艺术珍品是有数的,只有减少,不能增加。今天,我们能为后世、后人新增和留下多少国之瑰宝、艺术珍品?如果没有千百万人为文化艺术生活的充实而刻意追求,并为此去买卖、收藏、传承,也就不可能产生充满创新精神的、精益求精的艺术家。越来越壮大的民间收藏群体的需求及他们手中的藏品,也是国家精神文化、物质文明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不断激发起对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物质文明财富无尽的创新、充实、发展的需求,才会凝聚起强大的民族感情,并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心。

三、民间收藏是建设中国多元化文博事业强国、大国的基础。

要建设符合56个民族,12亿人口大国形象的多元化文博事业,没有全民参与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加之因科技、人力资源、传统观念等制约,民间收藏在当前文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作用尤显重要。民间收藏植根于华夏数千年厚实的文化土壤中,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内涵丰富多彩。已经并将会有无数独具品味、特色,体现56个民族情结的、多形式、多格局的“民间收藏博物馆”出现,成为国有文博事业充实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

四、民间收藏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今日之民间收藏,人们对古董珍玩、工艺美术品的收集,除了赏玩研究,更多了一份投资理念:希望回报,保值增值,规避风险。

如果千百年来沉寂在民间的,能展示民族智慧结晶的文化艺术珍品,重显异彩,也许,一件传世品就是一份创业的原始资本,能产生一个经营者,甚至一个企业家。

有人总是担心民间收藏者手中的文物珍品的去留。回顾历史,文物艺术珍品最不保险的时候是国家处于社会动乱、积贫积弱、愚昧无知、发展停滞不前的时期,而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多少企业或个人从国外购回曾经失去的国宝,其爱国义举也昭示了新时期中国民间收藏家所应具有的品质和价值取向。

五、民间收藏是有待“考古”的处女地。

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人或组织真正对民间收藏的发生、发展及内涵,以及民间收藏对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有过系统深入的研究。

华夏文明历史数千年,有多少文物艺术珍品散落民间。随着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民间收藏这块有待“考古”的处女地,会不断有新的发现,给人以惊喜。

千年之禧,民间收藏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文物市场的有限开放,数以百万计的百姓介入收藏大军;北京潘家园的早市,上海古玩街的繁华,天津民间收藏珍品展的盛况;大批古玩艺术城的出现,那人头攒动的火爆场面,让人由衷地体验了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期望。

中国“入关”近在咫尺,民间收藏也不应该成为改革开放的死角和禁区。民间收藏和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责编毅民

猜你喜欢

珍品文博文物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文物的栖息之地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文博扬帆起航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博学院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