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传神的汉代百戏俑
2000-06-14西安:悟道人
西安:悟道人
今年6月10日,在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本刊专家咨询组呼林贵先生当场向会员评介了一藏友展示的东汉百戏俑,引起广大陶瓷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它始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代,两汉时期广泛发展。西汉之前主要在宫廷表演,东汉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百戏包括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及各种巨兽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以及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东海黄公”等。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娱人的技艺表演,如《列子·说符》中就记载了“跳丸剑”一类表演。战国时,各国的统治阶级让倡优(伴奏、歌舞和说唱表演人才)歌舞助兴,已成为一种时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仅把各国诸侯的钟鼓搬到咸阳宫中,而且把六国诸侯宫廷中善于歌舞的艺人当作战利品集中于咸阳,演出“角抵俳优之戏”。《史记·李斯列传》还记述了秦二世曾经在甘泉宫看角抵戏(即摔跤)的情形。199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园的东南角又发现了十余件如真人般大小的百戏陶俑,更证实了此时百戏已登上秦皇宫的大雅之堂。
两汉时期百戏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包括倒立、柔术、跳丸剑、耍坛、扛鼎、顶竿、走绳等杂技,杂舞和俳优歌舞等都极为兴盛。《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汉代的壁画、砖刻、石刻画像等对百戏也都有真实的反映。
隋唐时期百戏无论种类、技艺,均比以前有所发展、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它是上起宫廷,下至民间举行庆典、宴饮的助兴娱乐节目。《资治通鉴》中说,大业六年(610)正月十五日,诸蕃酋长云集洛阳,隋炀帝于端门街盛阵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一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白昏至日,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唐王朝也以百戏来举行国家重大庆典,或招待外宾。唐玄宗御门楼观燃灯,昼夜达一月之余。《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天下太平,百戏盛行。每鋜宴,便“大阵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百戏在民间也很盛行,当时的唐京城长安有专门的百戏班子收费演出。
此次展出的这组百戏俑,出土于临近西安的三原地区。雕塑简练粗犷,十分生动地再现了东汉时期百戏的场景(图1)。这组陶俑共24件,分别由泥质灰陶、红陶和黑陶组成,共塑造了32人,有乐队、乐舞、杂技、观众等。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伴奏乐队6人。其中女4人,黑陶、红陶各2人(图2),高6.2~9.2厘米;男2人,灰陶,高8.0~8.5厘米。因年代久远,彩粉已剥落,部分残缺,手持何种乐器难以判定,但从俑的神态看,正沉醉在乐曲演奏之中。
二、滑稽戏4人,灰陶,高5.6~8.0厘米,说唱到兴浓时,有作揖的,有低头憨笑的(图3)。
三、柔术1人,灰陶,高3.7厘米,双腿成跪姿,双手在身后交叉,头部向后扭转了180度,仔细观察,柔技之高真有点不可思议。
四、倒立3人,黑陶,高12.3厘米,图中下面的两个人背对背,头部后仰直体倒立,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弯曲相交成拱形,第三人头部后仰紧贴后背,双手分别握住下面2人相交的脚脖,屈体倒立,双腿微弯(图4)。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这组倒立俑,不仅动感很强,而且姿势十分优雅,可与当今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相媲美。
五、跳舞1人,红陶,高5.9厘米,体态轻柔,翩翩起舞,就像莫高窟中的飞天仙女一样。
六、驯兽1人(图5),红陶,高9.1厘米,此人怀抱一吉祥鸟,正前方有老虎,灰陶,高2.1厘米;公鸡,红陶,高2.9厘米;鸳鸯,灰陶,高1.7厘米。
七、观赏者16人。由3排排俑组成。大排俑,灰陶,高8.5厘米,前排5人,后排4人;中排俑,灰陶,高3.8厘米,5人(图6);小排俑,黑陶,3人。这些观众双手均放于胸前,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
另外,更令人称奇的是这组百戏俑中还有两只黑陶凤凰(图7)和两条用铅制作的龙。凤的底部各有一小圆孔,可能是插在百戏台前左右高竿上的。铅龙由于年代久远,仅存龙首。
总之,这组汇乐舞、杂技、滑稽戏、驯兽等于一炉,表演与观赏者成组出现的百戏群俑,情态生动,是一组难得的古俑珍品。 责编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