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会成功 走近洪晃

2000-06-14

现代家庭 2000年11期
关键词:痞子陈凯歌文化

严 灯

洪晃个人档案

出生地:北京

1975-1978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

1974年12岁的洪晃赴美留学

1978-198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80-1984美国VassarCollege主修专业:国际政治

1984-1986美国KamskyAssociatesAssociate

1986-1996德国西德金属有限公司驻中国首代表

1996-2000/5标准国际管理有限公司股东

1996年参与组建美国文特出版公司,投资国内中文杂志

2000/5-至今中国互动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

洪晃女士具有近十五年国外工作经验,与美国、欧洲的实业和金融界的高层有着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并多次在他们对华投资进行策划执行等服务的成功中起到过重要作用。

洪晃,这个名字让人想起原始生态中的荒漠流水,无际而粗旷,在悠远蛮荒中孕育生命。能起这个名字的人非同凡响,能配这个名字的人也绝非一般。

在一个骄阳似火炎热异常的上午,我就像是一只爬行在热锅上的蚂蚁,举步艰难地前往北京东方国际大厦,只为了采访这位让我仰慕已久极具魅力的女人——洪晃。

坐在我面前的洪晃穿一件特朴素的米色长袖衫,留着一个娃娃头的发型,配上一张圆圆的娃娃脸,开怀大笑时就像孩子似的爱用手挠挠耳朵根,认真回答我的提问时就用左手托着下巴,一副深思的神态,但依然掩饰不住眉宇间孩童般顽皮的样子。让人难以相信她就是那位有着传奇经历年近四十岁现在已是中国互动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

名门之女:“大家闺秀”似的“小痞子”

洪晃出身名门。外祖父章士钊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母亲章含之也是位出色的女外交官,曾写下轰动一时的《我与乔冠华》一书。洪晃就是这本书中的“妞妞”。

出生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知识分子家庭,洪晃从小就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她说,别人不成功还可以说机会不好,但我不能。我没有任何不成功的理由。中国向来有“子继父业”的传统,妈妈一直希望我能从事外交工作,但是我让她失望了。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那是我受的教育不对路。洪晃自嘲自己是个“小痞子”。说到这,洪晃竟又露出孩童般的神情。

1974年,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之时,我国公派了一批小留学生赴美求学。洪晃就是其中的一名幸运儿。那一年,洪晃12岁。

洪晃说,是美国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没组织没纪律、随心所欲的那种孩子。我妈妈就放弃了让我做任何与官方有关的事的念头。

“痞子”的性格是游移不定、随性而为的。

洪晃总是不自觉地朝这个“痞子”的方向接近。比如,她毅然地辞去那个风光体面、高高在上的首代职位。再比如,她义无反顾地和名人(陈凯歌)离婚。洪晃说,如果事实证明我活得没有我家人那么成功,并不说明我活得不好,并不是说我糟蹋了这一辈子,并不说明我不值得。只要我活得还是比较自由自在的,一直在按自己的个性活,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就算对得起自己了。

不过,洪晃挺怕别人提到她是章含之的女儿,怕人觉得章含之“培养”出这样一个“痞子”女儿,但她发自内心地佩服母亲。她知道母亲从未给过她什么压力,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爱女。有时双方沟通出现什么问题,她母亲会通过洪晃的朋友来了解她的想法。洪晃的母亲一直希望她能生养一个孩子。但她最近告诉母亲,她决定不想要孩子了。母亲也只说了句“随便你”。

"网”状思维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洪晃中学毕业以后,考入美国久负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Varsser学院,学习国际政治专业,成为罗斯福夫人、凯瑟琳肯尼迪夫人的校友。洪晃不无得意地说:“七大女校各有性格,比如美国总统夫人希拉里读的那所学校,擅长培养特别专业特别能干的女强人。Varsser学院培养的人大都像我一样沾点艺术气质,比较独立也比较自由散漫。包括我后来回国进入文化圈子办起中文杂志,也是这个母校所赐。”

她知道自己不是那种目的心特别强的人,而是属于兴趣性特别强的类型,做事情比较情绪化。从最早做商务咨询开始,做得差不多了,又改做贸易,这是她做得最长的行业。做了八年后,又去做投资咨询。做了一阵子以后,又进入文化圈子办杂志,直到现在又转到网络。可是这些经历对她现在做网络很有用,她说这个社会的文化层次不应是单线的,而应该是网状交叉的。

25岁时,洪晃已是一家外资企业驻京代表,年薪高达七万美金。用她的话来说,在80年代中期那会儿,这种薪水都可以买大楼了,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又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拿着这种工资会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那时,在洪晃的心目中,一次轻松愉悦的朋友聚会远比这个在当时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的年薪更具吸引力。至今,洪晃仍然认为那时的生活很刻板很乏味。每天的生活就是被FOB,信用证,谈判,合同包围住,天天都要和别人喝夜酒、应酬,觉得自己已经快死掉了。洪晃清晰地记得一个周日,她要去谈判,在一个“大奔”的车后座,她突然间哭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生活已经过去了,挣一把一把的钱,坐着一个“大奔",大礼拜天什么“他妈的”屁事不干,去“他妈的”谈判去。说到这,洪晃的言谈举止流露出近乎男人般的果敢和豪爽。

也许是受了Varsser学院的影响,也许是洪晃天生的性格使然,1996年她辞去一家德国公司驻京首席代表的职位——此时她的年薪已是18万美金,与情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投资了美国文特出版公司,想为中国的文化做一点事情。

洪晃说,赚钱当然是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也跟钱没仇,但当我老了时,我希望我能告诉我的孙辈我曾经做过点令我自己感到自豪的事,而不是说这辈子就追求个百万亿万富翁。

我对赚钱的手段比对钱更感兴趣。她愿意努力去做。

活出性格让爱久远

洪晃是在1986年和陈凯歌走到一起的。当时洪晃正处于对她而言极为乏味的外企“首代”的生活模式中。认识陈凯歌等一批搞艺术的人,洪晃有一种被解放被解脱的感觉,因此经常在一起玩。

两个人结婚时,陈凯歌正处于拍《孩子王》的后期阶段,还没有真正像现在这样成名。他们离婚却是在《霸王别姬》康城得奖之后,正值陈凯歌大红大紫。

对于她和陈凯歌的婚姻,洪晃淡淡地说,其实离婚之前,他们已经分开了。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他看着我难受,我看着他也难受。既然这样那就别在一块儿过了。洪晃离婚的决定再一次得到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她说,我妈当时也觉得我俩不合适,所以她没有给我什么压力。而洪晃最难以接受的是,在中国许多人看来,跟一个名人离婚竟然是件不得了事。她说:“我离婚后,还有很多朋友看到陈凯歌做了点什么事,都会主动跟我打一个电话说,你看见了吗?凯歌怎么怎么了……我觉得特别荒谬。”

对于离婚本身,洪晃显得相当坦然,因为这个决定是她经过认真考虑后主动提出来的。她说这个决定也不是特别容易做,但大家的幸福毕竟是最重要的。她笑着说,我也怕别人的闲话,但我对自己说,你必须按自己的想法活。我是比较能豁出去的人。人总有一张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不爱记恨他人。走过来了就念一点别人的好。再说,两个人的婚姻的失败,是两个人对这份感情不够珍惜才出现的问题,两个人都有责任。

回顾过去,洪晃认为最难受的事情就是面对感情分手后的那段调整恢复时期,你必须面对这不是别人的错,而是你自己感情上的一次失败。

经历了红尘情爱后的洪晃,依然保留着女学生时代的纯真和年轻时代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浪漫。人到中年的她现在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洪晃现在的先生是一位法国人,比她大十二岁,就职于上海法国领事馆。她们相恋九年,结婚四年,双方爱情的高潮期已过去了,现在平稳安宁地过日子。洪晃由衷地说,他对我很重要。

洪晃觉得先生身上凝聚着的法国文化让她寻找到一种文化平衡。对此,她挺感激他的。她说:“他很有涵养,活得很安静。去他家,他可以坐在那里听音乐看书,把我放在一边。但我就不同。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喜欢热闹,见面就是Whatareyoudoing?Letsgoout!(你在干什么,我们出去吧。)我是中、美文化的结合,一个人在家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能响的东西全打开。认识他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折腾半天,涵养这个东西还是挺重要的。”

洪晃在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之后为自己找到了文化上的定位,结束了在中美文化之间飘荡的感觉。不过,洪晃和先生如今也是京沪两地劳燕分飞,为了团聚,两人时常要在空中飘飘荡荡,洪晃对此也很不安。她说,也许因为我父母是离过婚的,我也是离过婚的,所以我的家庭概念比较薄弱。我并没有把家庭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有时想重视它,可是做不到。

尽管为了事业忙得团团转的洪晃无暇照顾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性情率真的洪晃告诉我,她会做一手拿手的好饭菜,中、西餐都不在话下,她下一步的打算是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做烤箱里的食品。不过自从负责网站开始,洪晃忙得无法施展厨艺,她说几个月来她吃了三箱方便面,竟在短时间里长胖了六公斤。

古语说“四十而不惑”。走过年近四十岁的交叉口,洪晃认为现在的她才算是找准了最适合自己去走的一条路。她喜欢从事文化工作,她用网状思维来辨别人生的路该朝哪个方向延伸……

猜你喜欢

痞子陈凯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女儿歌
谁远谁近?
陈凯歌 大师下山了
《痞子英雄》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