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劲”大师田兆麟
2000-06-13文/姚国钦
文/姚国钦
陈鑫公的文章上了2000年第一期《精武》杂志,是《精武》慧眼识英雄。标志着在新的世纪,拳学掀开了新的一页。
要读懂陈鑫公的书,必须读懂两个概念:一、“劲”与“精”;二、“拳”通“权”。
“劲”“精”如何计较,有人认为陈鑫公有意将劲字改成精,也有人说是笔误。但从陈鑫公的文化修养来看,不会是笔误,是有所指。
有句话说,要听懂音乐,必须要有懂音乐的耳朵。要计较“劲”与“精”必须先弄懂劲指什么,精指什么。我正式拜名师学太极拳三年后(1996年)才提出这个问题。
师傅说:劲与精只隔着一层纸,一捅就破。师傅出生于太极拳世家,父亲田兆麟,人称凌空劲大师,从学于杨健侯先师。
1936年出版的黄元秀的武术偶谈中写有“当年学习时,以拳尽力击杨健侯老先生之腹,老先生腹一鼓,绍先(田兆麟的字)跌出庭外,而老先生仍安坐椅上呼吸如常,若不知有所举动者。”
师傅还给我说了一件往事:50年代初,师爷(田兆麟)在上海外滩授拳时,有位姓占的大个子要求推手,他本人介绍在静安寺杀牛公司工作,平时二三百斤的小牛抱起来就走,练过少林,也练过推手。师爷就找个子最小的王师叔陪他,他一脸不高兴。但不过三圈,师叔用双采加拿穴使他双膝跪地。他输得不服气,意思这不像太极推手,一定要同师爷推手。师爷答应了他,一边用一只手同他盘,一边侧着头与边上的徒弟说话,他见师爷不防,就一个箭步进裆,准备用双按这一招,边上的徒弟们见了马上说:“师傅当心”。话没说完,只见师爷两眼向他一看,他顿时脸色一变,马上变灰,人像木鸡一样钉在那里。过了好一阵子才慢慢地向后退步。退一步,身子往下沉点,这样慢慢地退了六步,屁股才碰到地上。周围看的人都说:“还好,还好,吃的生活不厉害。”话刚说完,只见他两脚像有弹簧一样地弹起,一个倒翻向后摔出。两掌和胸口擦过地面,起来后一条条的血痕。此时脸色才恢复过来。这时候周围的人又都叫了起来:“这招好,打得好。”此时在王师叔边上有个和尚,拍了拍边上的人问:“你们就知道叫好,这一招好在哪里?”边上的人答不出,和尚哼哼笑了笑,做了一个〉亩作,手一旋,眼往前一看,走了。
师傅说:这就是陈鑫公所说的内精翻出。精由劲而来,比劲更深一层。杨健侯老先生留下的八段锦就是练劲的,要结合推手才能成“精”。有关练法,将征得师傅同意,以后另外论述,现就个人体会谈谈看法。
十字路口的红灯表示停车,黄灯表示注意;电饭锅上的红灯表示煮饭,黄灯表示保温。这里灯就好比劲,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劲,比如劲、┚ⅰ5带有听劲的劲就不叫劲了,陈鑫公叫“精”,就如同灯有了一定函意后叫指示灯,指示了一种状态,不单单是灯亮的原理了。至于“灯”什么时候亮,如何开关,拳论中论要“懂劲”,陈鑫公说:“心中自有权衡”。带有听劲的劲,师爷在世时称。“太极拳”又叫∪,处处有〔拍苁辗抛匀纭3脉喂叫精,“太极拳缠丝法也”,缠丝为精。劲如何练,各门各派自有一套,但如果能练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了,也就符合太极思想了。
电源加上灯加控制器,就可以指示状态和反映信息;力加上劲、加上听就是懂劲,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就是缠丝精,就可以阶级神明,这就是“劲”与“精”的区别,如观“精”字与“权”字的使用频率,就可甄别缠丝精论与缠丝劲论出于两个人的手笔。
劲为什么要“听”,而不用触摸,拳为什么要“权衡”而不用招法,颠倒一下能行吗?我看不行,陈鑫公不会同意。这里面又有文章可做哩。仔细辨辨“劲”与“精”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