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有所得
2000-06-13
音乐周报 2000年19期
“闭上眼睛,眼前是一片蔚蓝中又泛着碧绿的河水流淌着,无论白天或黑夜。远处的岸边是小村,看得见古典雅致的房屋轮廊,看得见更远处模糊的山的外衣。这是一幅画,这是一篇散文,这是一首自由诗。我叹服了,我惊异于音乐的美丽……”这是学生在欣赏课上听完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后写下的一段清新流畅而又富于联想的听后感。在我的课上,我经常会鼓励学生动笔来“写”,我认为这和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一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参与教学的方式。我们知道,当学生听到音乐后,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触,甚至会被感动,如果教师们能及时地让他们用笔写出来,那种感触便会升华。在我的抽屉里,搜集了不少这样的听后感或音乐评论。它们或三言两语简洁明快,或洋洋洒洒独立成篇。它们有的是散文,有的是诗,有的干脆是一幅画。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成了我受不释手的宝贝。因为这是在那一刻学生们向音乐尚开的心扉。记得有一个学生在欣赏完外国民族民间音乐后写道;“印度音乐的神秘、非洲音乐的随心所欲和美洲音乐的颤人心弦都令我陶醉。使我想到小小的我宛若沧海一粟、世间徽尘,在蓝天白云、清风流水中,哪有什么理由忧伤悲叹。我真应乘着清风在天空飞翔、吟唱生命的旋律。”你瞧,音乐以他无穷的魅力感染了学生,触动了那颗颗年轻的心灵。同时,学生的文章又深深地打动了我,它激励着我把更多的知识、更好的音乐奉献给学生。愿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美好而又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