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素质你好吗?

2000-06-13紫茵

音乐周报 2000年19期
关键词:唱法大奖赛考题

紫茵

这些日子本报编辑部电话很密。读者质询的主题大都围绕着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而焦点则集中在综合素质考核上。七嘴八舌,说三道四,大家的意见和看法竟然是那样的针锋相对,泾渭分明。

综合素质考核是否必要

赞成的说,很有必要。都什么年月了,光会张嘴唱哪行。现如今讲的就是素质教育,歌手当然不应例外。能够入选国家级的比赛,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修养应当达到一定程度;反对的说,国际声乐比赛都不搞综合素质考核,现场比的就是演唱的能力与水平,赛的就是艺术表现与个性魅力。何况所有进入决赛的歌手均已在4月23日通过笔试认定合格。

综合素质考核是否合情

许多人都认为,现场进行综合素质考核不近人情,对于歌手是一种损毁和摧残。他们能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冲进决赛,已为全国歌手中的佼佼者。能够站在这个台上演唱就不软,还要给他们额外附如压力,分散其精力,年轻人如何随得起。他们演唱时神采飞扬,表情生动,面对大屏幕就判若两人,神情紧张。很可能表现失常,不会就不会,会的也不会,出现不应出现却无法原谅的失误。丢人现眼,尴尬狼狈。

综合素质考核是否合理

对于大奖赛业余组团体决赛的考题,绝对肯定的几乎是零。当然也有人说,出题范围应当尽可能宽泛,否则怎能决出高下。考题难度还算适中,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学唱歌不知道我明戈,怎么说得过去。但,相当多人一致认为这些题出得过宽过偏,许多题和音乐艺术根本不搭边儿,且难度差别太大,似乎比的是运气。你让外省歌手回答关于地方性晚报的问题,其中有的在全国影响程度并没有那么高,他没听说过更没看过,如何答得出?所以,应当将综合素质考核改为艺术素质考核。和音乐多沾边儿,更为合情合理(大奖赛组委会欣然接受了群众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正。5月12~14日的业余组三种唱法个人单项决赛已实行艺术素质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什么内容

从高校专家学者,到市井草民百姓,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综合素质不应该考背功,仅仅以记忆资料性的知识论成败。高考还有个复杂的范围,而大奖赛的题包罗万象,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连死记硬背都没法儿找去。《清明上河图》、赵州桥等等的年代何必记得清楚?综合素质应该考的是歌手的智慧,检验测评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观点,提出一些带答辩性的问题,比如,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对声音表现力的见解;对本种唱法和他种唱法本质特征、作品风格把握的思考;自己在学习声乐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达到的效果等等。

以上的说法种种,颇有代表性。无论是赞扬激赏,还是尖锐批评,都表示出人们对大奖赛热情的关注和真诚的希望。大奖赛越办越好是每个人的心愿。

猜你喜欢

唱法大奖赛考题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红红在快乐的假期里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一道考题的多解
聚焦绝对值不等式热点考题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
浅谈民族唱法
1998富雷裘陶艺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