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
2000-06-12
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为了改善天主教和犹太教之间的关系,他展开了无数的旅程,这些旅程加起来已足够从地球到月亮往返一次。
在教堂长大
保罗二世原名卡罗尔·沃伊蒂瓦,于1920年5月18日出生于距波兰克拉科夫西南30里的一个小镇,那里居住着6000名天主教徒和1500名犹太人。
年少时的卡罗尔学习成绩很好,并表现出对哲学的好奇心和天赋。当然,卡罗尔并不是个十足的书虫,相反他非常热爱体育,下课后经常与伙伴们去游泳、远足、滑冰等。正是这些造就了卡罗尔强壮的体魄,为他日后无数的行程打下基础。
8岁那年,卡罗尔的母亲和哥哥相继去世,只剩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整日沉浸在祈祷之中。卡罗尔的家就在圣·玛丽亚教堂的附近,他在教堂担任圣坛男童,从小被牧师和父亲教导要具有博爱的美德。随着20世纪30年代“反犹太人主义”盛行于波兰,犹太人受到极端的歧视,民族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整个地区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二战改变了命运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改变了卡罗尔的职业选择和命运。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波兰点燃。当时卡罗尔还是克拉科夫JAGIELLONIAN大学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战争使他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卡罗尔加入了克拉科夫的一个地下神学院,开始成为一名教士,护理那些在战争中被炸伤的大量群众。很快德国人占领了克拉科夫。
卡罗尔看着往日的朋友和熟人从身边消失,剧痛万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卡罗尔更加憎恨“反犹太人主义”,并从此改变了生命轨道。
走上宗教之路
二战终于结束了,但战争带来的痛苦卡罗尔无法忘却。“上帝让我亲眼目睹了悲惨的大屠杀,种族相残使世界失去了和平。正义的人们为和平浴血奋战,他们的精神指引我走上以牧师为职业的道路。我要继续他们的事业,为整个世界实现真正的和平而努力。”这就是卡罗尔经历了二战后的理想和追求,为此,他倾尽了一生的心血。
这位充满智慧和非凡魅力的牧师,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便掀起了宗教界的改革,创立泛基督教主义:任何教派与其他宗教之间具有普遍的联系。此外,他推动了他的教派为人权而斗争,当然不只是为天主教徒,而是为了所有人类。他反对一个“自言自语且被孤立的教派”。
卡罗尔在宗教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所以地位也迅速上升。1958年9月28日,卡罗尔成为主教,他开始展开自己为了推动世界和平的旅程。虽然有人劝告卡罗尔,犹太人对波兰人的憎恨远没有消失,但他第一次旅程便是从罗马到中东,并成功地返回。1964年3月3日,由于卡罗尔在宗教界的影响逐渐强大,他被安排到WAWEL大教堂担任主教。1978年10月22日,58岁的卡罗尔成为455年来第一个非意大利人的罗马教皇,也是1846年以来最年轻的一位教皇,这在梵帝冈引发了一场强烈的“地震”。
为和平而展开旅程
在成为罗马教皇的头20年里,为了改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关系,推动世界和平共处的进程,卡罗尔的行程长达670878英里,每到一处他便向人们宣传他的和平思想。他所到之处,都会引起轰动,人们争相目睹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宗教人物,并被他的行为和思想深深感动。他还参加了国外84个朝拜会,并亲自前往奥斯威辛,悼念那些在二战中被惨杀的亡灵,成为第一个访问纳粹死亡营的罗马教皇。此外,他与以色列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于1993年使梵帝冈接受了以色列。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同一目标:世界的和平。
保罗二世倾其一生为世界和平奔走呼号,使他成为备受各国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和平使者。保罗二世是有史以来任职最长的罗马教皇之一,1999年,已是79岁高龄的他患上了帕金森氏症。今年初,为了参加新千年在巴勒斯坦举行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朝拜圣会,年老体衰的他又一次展开旅程,期望在残余之年做出最后贡献。*((王宇华译自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