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百年不孤寂
2000-06-11
生于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卒于威玛的尼采,今年刚好逝世100周年。经过一个世纪时间考验,的确可以盖棺论定。
百年来,他的“超人哲学”启蒙后世甚巨,生在纷乱的19世纪,尼采提出属于时代的问题与质疑,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令人惊叹他的天才。他不仅给人类思维方式指点出一个新道路,对哲学、文学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也让独裁者,如墨索里尼、希特勒误用(滥用),拿来作为标榜“超人一等”或反犹太人的口实,这股“尼采”旋风六七十年代甚至刮到台湾,风靡无数年轻人。尼采如地下有知,恐怕也要惊讶他的哲学理念居然在他死后,如此轰轰烈烈,风光热闹一世纪,并有许多学者、专家为他讨论争议。
实际上,尼采所谓“超人哲学”并非“超人一等”,而是“超越自己”,包括出生的环境、个性上弱点、社会道德迷思。例如,他发现,普通人是“还活在不实际幻想中的人”,为了克服这一点,因此,生活的目的是“认清真象的实验过程”;同时,尼采一再杀风景,点破普遍存在社会及人性中的虚伪、不实与假道学现象,他鼓励人们和命运、环境、教育奋斗,自我批判,超越先天局限(父母、师长的模式),按照自己的意识塑造独立人格,重新“出生”即“认清自己”、“自我教育”、“作你自己”、“掌握自己”。这些理念,即使百年后以现代眼光来看,也一点都不落伍。
目前为止。研究尼采的学说、著作不计其数。现年55岁的柏林评论冢兼作家迪格·沙法朗斯基的新书《尼采的心路传记》,之所以轰动畅销,并荣获2000年度“尼采奖”,除了对哲学家本人及学说的专精(他不只研究尼采,近年并出版有关叔本华、海德格、黑格尔哲学专书),最关键的一点是,沙法朗斯基“旧瓶新装”,以21世纪的观点重新探讨尼采。他用语平易近人,克服尼采学说一向深涩难懂、灵光一闪即逝、不可捉摸的困难,舍弃堆砌专有名词,以善感、公正的笔触带领读者进入尼采的内心世界。所以一开始,作者便切入主题,“我们不是对尼采知道的已经够多了,研究尼采的书多至泛滥,为什么还要写这本书?事实上,连尼采都承认对自己了解不够多,我怎可能道尽尼采的一切?”沙法朗斯墓强调:“尼采也是人,尼采有的问题,你我都有,只不过他想得深刻,同时一生竭尽所能,全心全力勇敢地和最大的敌人——自己作战。”沙法朗斯基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困惑的尼采想看穿生命本质,以批判的角度,重新反省传统的认知与道德观,所以。必须超脱这些包袱,才能掌握自己的性格、命运。尼采身体力行,不断超越,攀登思想的“险峰峭壁”,愈来愈高处不胜寒,到最后,他发现自己就是主人,于是宣判“上帝已死”,在神和自我之间混淆不清,导致精神错乱。后人感叹:“想想看,为了护卫马儿们免于马车夫的长鞭而拚命抱紧马匹会有什么后果?”即,世界上许多事情,例如日常生活、文学、政治、艺术、科学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逻辑、游戏规则,认清掌握它们,将理想与现实融为一炉,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像音乐家理查·斯特劳斯和马勒,对尼采的理性也深深折服,但他们认为,尼采应该“将心灵唱出来”,用音乐方式表达或许更能超脱、升华?尼采本人的理想则是以诗的形式倾诉。
的确,如此复杂纷乱的千头万绪,恐怕哲学家本人也经常如坠五里雾中,更何况旁人,尼采也承认:“大部分哲学家太专注和自己的思想打交道。所以表达、书写能力通常比较差。”所幸,这一点尼采算是例外,他将思维有条有理地以文字交代清楚,指引后人一个方向,最后,尼采拥抱他的“马”(〈超人哲学〉),在尘世中消失,留给众生无限惊叹。
[摘自台湾〈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