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的新病因

2000-06-06■彭汉光

大众健康 2000年8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感染率小肠

■彭汉光

陈先生最近在医院做了一次全身体检,医生说他的十二指肠溃疡已经结痛疤,但胃部化检的结果发现他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陈先生十分紧张,这种感染细菌会不会再次造成十二指肠溃疡,继而导致胃癌呢?陈先生为此坐立不安。

方小姐的祖父最近因为胃癌在医院接受了手术。医生要他们全家都来抽个血检查一下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发现家里大大小小七个都曾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包括方小姐。她觉得自己蛮健康的,从没有胃痛,为什么也感染了这种细菌?她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和祖父一样患上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是近十年来消化系医学的重大发现,它使溃疡病的治疗有了重大进展。继而,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也延伸到它的胃癌和关系方面。

虽然近些年来胃癌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他仍然位居国人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三位,因此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引入关注?

为啥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拉上关系?

现在许多科学家的研究都证明,胃内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群居,会造成急性或慢性胃炎。胃炎通常在病人年轻时较厉害,而经过数十年后,胃的腺体逐渐消失或者被小肠的上皮细胞所取代,于是形成萎缩性胃炎,最后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有什么证据支持这样的说法?

从流行病学调查看,确实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地方,胃癌的发生率也较高。例如哥伦比亚及秘鲁地区,当地的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很高,胃癌的发生率也很高。反之,在许多西方国家,胃癌的发生率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当地居民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也偏低,特别是很少有小孩子感染此菌的。这些观察提示,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时间在儿童,甚至婴儿,则其就有足够的时间让胃粘膜由表层发炎导致小肠化生。进而成为萎缩性胃炎,最后变成胃癌。

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较晚,比如已届成年,电子演变成胃癌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因此就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形成胃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容易患胃癌?

近五年来,国际医学界的重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罹患胃癌的危险机会比正常人高出2.6~6倍之多。

当然,不论两者的相关性有多强,它并不表明两者必然存在着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幽门螺旋杆菌只是能够引起胃癌的一个因素,因为,如果只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个因素,并不一定出现胃癌。

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幽门螺旋村菌会造成胃癌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并未完全形成共识。举例来说,非洲地区约有90%以上的婴幼儿感染有幽门螺旋杆菌,但患非洲地区的胃癌发病率并不比其他地区高90%。

但也有人指出,非洲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而患胃癌必须达到的平均寿命为五十多岁,因此有可能他们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到形成胃癌之前就因为其他原因死亡了,自然没有办法检验其胃癌发生率高不高了。这种说法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支持。

哪种类型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茵有关?

胃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作小肠型;一种叫作弥漫型。

小肠型胃癌容易侵犯男性,发生癌变之前一般都有一个较长的癌前过程,通常预后较佳,病人存活较久。反之,弥漫型胃癌较少见,各种族的发生率基本相同,男性与女性的发生率也相近,通常预后不佳。

这两种类型的胃癌在临床上有如此大的差别,自然会令人联想到幽门螺旋杆菌与其中哪一种类型的胃癌更有关系。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的胃癌是小肠型胃癌,但最近有人认为两种类型的胃癌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有关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的调查结果如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台湾地区的成年人,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约为55%,胃癌病人的平均感染率则在50%~60%之间,可见两者差异不大,提示方面的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勉强将50%~60%的胃癌病人都归纳为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的话,至少还有4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关系。它提示我们,引起胃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外,另外还有五些未知的多种因素,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目前认为胃癌是怎样形成的?

近年来有关胃癌的研究发现,胃癌是一种由多重因素影响,而且是许多步骤一步步演化而成的。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只是致癌过程中,由正常胃粘膜演变为表层胃炎的角色之一,其他因素(例如盐腌食物、亚硝酸盐化合物等),则扮演着在不同步骤发挥作用的角色。至于无隙可击的胃癌的完整发病机理,仍有待更先进的多学科的研究来解答。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感染率小肠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尽快根除吗
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根除吗?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双气囊小肠镜:对肠道进行无死角检查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小肠深处来“探幽”